一种熟化火腿绞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33780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3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熟化火腿绞丝装置,包括筒形机壳、后端盖、推进螺杆和压盖,筒形机壳的靠近后端盖一侧上方设置有进料口,压盖上设置有出料口,推进螺杆的节距从进料端至出料端逐渐变小,筒形机壳内壁上均匀加工有轴向绞搓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螺旋推进机构与机壳上的绞搓槽相互配合对熟化火腿在输送过程中按肌纤维方向进行绞搓,制得的火腿丝肉质圆润、粗细均匀、口感好,不会损失营养成分,开创了熟化火腿丝的自动化机械加工时代,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成本低,且安全、卫生,为火腿产品的多元化、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熟化火腿绞丝装置,包括筒形机壳、后端盖、推进螺杆和压盖,筒形机壳的靠近后端盖一侧上方设置有进料口,压盖上设置有出料口,推进螺杆的节距从进料端至出料端逐渐变小,筒形机壳内壁上均匀加工有轴向绞搓槽。本专利技术利用螺旋推进机构与机壳上的绞搓槽相互配合对熟化火腿在输送过程中按肌纤维方向进行绞搓,制得的火腿丝肉质圆润、粗细均匀、口感好,不会损失营养成分,开创了熟化火腿丝的自动化机械加工时代,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成本低,且安全、卫生,为火腿产品的多元化、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专利说明】一种熟化火腿绞丝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熟化火腿绞丝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传统火腿的生产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火腿具有肉红似火、香味浓郁、味道独特鲜美等特色,加之营养丰富,一直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目前火腿消费以整只、块状、片状的生火腿为主,烹饪、食用不方便,不利于扩大火腿的消费量和消费人群,为此,我公司研制开发了一种食用方便、低盐、高蛋白、低亚硝的即食火腿金丝,即把火腿熟化并制成均匀丝状后装袋销售,消费者开袋即可食用,让火腿成为零食,打破了火腿只作为餐桌主食的传统,广受消费者喜爱。该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只有通过按照肌纤维方向绞搓形成的熟化火腿丝才具有优质的口感和观感,不能采用常规的切丝机制作火腿丝,而目前市场上又没有专用的熟化火腿制丝机械,具备类似制丝功能的食品加工机械也无法实现该制丝功能,所以目前的熟化火腿丝主要靠人工捶打搓揉制得,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严重制约了产品生产规模,不利于产品推广。因此,研制开发一种能实现熟化火腿制丝功能的专用绞丝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将熟化火腿按照肌纤维方向绞搓成丝状的熟化火腿绞丝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筒形机壳、后端盖、推进螺杆和压盖,筒形机壳的靠近后端盖一侧上方设置有进料口,压盖上设置有出料口,推进螺杆的节距从进料端至出料端逐渐变小,筒形机壳内壁上均匀加工有4条以上轴向绞搓槽,筒形机壳的出料端端部加工有用于安装轴套支架的环槽,压盖与筒形机壳的外壁为螺纹连接,轴套支架活动安装在环槽中后用压盖压紧固定,轴套固定安装在轴套支架的中心位置,用于支承推进螺杆的出料端芯轴。进一步的,所述绞搓槽的深度从进料端到出料端逐渐增大;绞搓槽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方形;所述绞搓槽的数量为8条。所述轴套支架包括I个支承环及I?3根径向连接轴套与支承环的支承杆。所述支承环的外沿上设置有限位突起,筒形机壳的出料端端部加工有与限位突起对应的限位槽。本专利技术利用螺旋推进机构与机壳上的绞搓槽相互配合对熟化火腿在输送过程中按肌纤维方向进行绞搓,制得的火腿丝肉质圆润、粗细均匀、口感好,不会损失营养成分,开创了熟化火腿丝的自动化机械加工时代,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成本低,且安全、卫生,为火腿产品的多元化、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轴套支架8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绞搓槽1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绞搓槽1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皮带轮,2-离合器,3-后端盖,4-进料口,5-筒形机壳,6-推进螺杆,7-压盖,8-轴套支架,9-轴套,10-出料口,11-绞搓槽,81-支承环,82-支承杆,83-限位突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筒形机壳5、后端盖3、推进螺杆6和压盖7,筒形机壳5的靠近后端盖3 —侧上方设置有进料口 4,压盖7上设置有出料口 10,推进螺杆6的节距从进料端至出料端逐渐变小,筒形机壳5内壁上均匀加工有4条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轴向绞搓槽11,绞搓槽11的深度从进料端到出料端逐渐增大,筒形机壳5的出料端端部加工有用于安装轴套支架8的环槽,压盖7与筒形机壳5的外壁为螺纹连接,轴套支架8活动安装在环槽中后用压盖7压紧固定,轴套9固定安装在轴套支架8的中心位置,用于支承推进螺杆6的出料端芯轴。轴套支架8包括I个支承环81及I根径向连接轴套9与支承环81的支承杆82,此时适合筒形机壳5的直径较小的情况,I根支承杆82即可满足连接强度,又不会堵塞出料口 10。支承环81的外沿上设置有限位突起83,筒形机壳5的出料端端部加工有与限位突起83对应的限位槽,确保设备运转时轴套支架8的稳定。实施例2 如图1、2、4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筒形机壳5、后端盖3、推进螺杆6和压盖7,筒形机壳5的靠近后端盖3 —侧上方设置有进料口 4,压盖7上设置有出料口 10,推进螺杆6的节距从进料端至出料端逐渐变小,筒形机壳5内壁上均匀加工有8条截面形状为方形的轴向绞搓槽11,绞搓槽11的深度从进料端到出料端逐渐增大,筒形机壳5的出料端端部加工有用于安装轴套支架8的环槽,压盖7与筒形机壳5的外壁为螺纹连接,轴套支架8活动安装在环槽中后用压盖7压紧固定,轴套9固定安装在轴套支架8的中心位置,用于支承推进螺杆6的出料端芯轴。轴套支架8包括I个支承环81及3根径向连接轴套9与支承环81的支承杆82,此时适合筒形机壳5的直径较大的情况,3根支承杆82即可满足连接强度,又不会堵塞出料口 10。支承环81的外沿上设置有限位突起83,筒形机壳5的出料端端部加工有与限位突起83对应的限位槽,确保设备运转时轴套支架8的稳定。使用时,先按图1所示组装好各零部件并将装置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带动皮带轮I转动,准备好待制丝的熟化火腿后,闭合离合器2,动力带动推进螺杆6顺时针转动,此时从进料口 4放入分段的熟化火腿条料,火腿在推进螺杆6的作用下开始向出料口 10运动,同时与筒形机壳5内壁上的绞搓槽11产生摩擦,摩擦时便会自动将条料外侧的火腿纤维丝剥下成丝,且由于推进螺杆6的节距从进料端至出料端逐渐变小,能实现整根火腿条料的彻底绞丝。【权利要求】1.一种熟化火腿绞丝装置,包括筒形机壳(5)、后端盖(3)、推进螺杆(6)和压盖(7),筒形机壳(5)的靠近后端盖(3) —侧上方设置有进料口(4),压盖(7)上设置有出料口(10),其特征在于:推进螺杆(6)的节距从进料端至出料端逐渐变小,筒形机壳(5)内壁上均匀加工有4条以上轴向绞搓槽(11),筒形机壳(5)的出料端端部加工有用于安装轴套支架(8)的环槽,压盖(7)与筒形机壳(5)的外壁为螺纹连接,轴套支架(8)活动安装在环槽中后用压盖(7)压紧固定,轴套(9)固定安装在轴套支架(8)的中心位置,用于支承推进螺杆(6)的出料端芯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熟化火腿绞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搓槽(11)的深度从进料端到出料端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熟化火腿绞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搓槽(11)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熟化火腿绞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搓槽(11)的截面形状为方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熟化火腿绞丝装置,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熟化火腿绞丝装置,包括筒形机壳(5)、后端盖(3)、推进螺杆(6)和压盖(7),筒形机壳(5)的靠近后端盖(3)一侧上方设置有进料口(4),压盖(7)上设置有出料口(10),其特征在于:推进螺杆(6)的节距从进料端至出料端逐渐变小,筒形机壳(5)内壁上均匀加工有4条以上轴向绞搓槽(11),筒形机壳(5)的出料端端部加工有用于安装轴套支架(8)的环槽,压盖(7)与筒形机壳(5)的外壁为螺纹连接,轴套支架(8)活动安装在环槽中后用压盖(7)压紧固定,轴套(9)固定安装在轴套支架(8)的中心位置,用于支承推进螺杆(6)的出料端芯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斌李太平王丽华陈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东恒经贸集团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