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砖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266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砖茶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焊接有一台板,台板上安装有四根立柱,立柱上部台阶导杆位置设有支撑板和上档板,上挡板由螺母固定在立柱顶端,支撑板与上挡板之间的立柱上装有压缩弹簧,上挡板中央装有丝杆,丝杆外端与手轮固接,模套放在支撑板上方,模套上部模孔内放入有间隙配合的上模板,上模板上放一撑套,模套下部孔内安放有间隙配合的下模板,台板中央设置一千斤顶,千斤顶顶端安装顶板与下模板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用能源,且压力可大可小,劳动强度大大减轻,砖茶成型品质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加工机械,特别涉及一种砖茶机。技术背景我国是一个生产和消费茶叶的大国,茶叶千百年来均是以条索状、叶片 状展现在人们面前。食用时,人们往往用手抓茶叶入杯泡茶给自己或客人, 这样既不卫生也不雅观。倾倒虽卫生但又拿捏不准份量也不方便。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近几年在市场上已出现一部分成型茶,如球、饼等形 状。它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卫生,且储藏时间长,很受品茶人的青睐。但由 于是通过蒸煮复水后手工包揉而成型,然后干燥成成品,蒸煮复水对茶叶影 响很大,而且手工包揉加工的工人劳动强度大,工效低,产量小,因而使型 茶成本价格大大增加,也就不能很好开拓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手工包揉成型的沱茶制作中 工人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形状不规范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消耗 能源的砖茶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在机架上焊接 有一台板,台板上安装有四根立柱,立柱上部台阶导杆位置设有支撑板和上 档板,上档板由螺母固定在立柱顶端,支撑板与上档板之间的立柱上装有压 縮弹簧,上挡板中央装有丝杆,丝杆外端与手轮固接,模套放在支撑板上方, 模套上部模孔内放入有间隙配合的上模板,上模板上放一撑套,模套下部孔 内安放有间隙配合的下模板,台板中央设置一千斤顶,千斤顶顶端安装顶板与支撑板相接触。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消耗 能源,且制荼压力可大可小,劳动强度大大减轻,砖茶成型品质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焊接有一台板2,台板2 上安装有四根立柱3,立柱上部台阶导杆位置有支撑板6和上档板11,上档 板11由螺母12固定在立柱3顶端,支撑板6与上档板11之间的立柱3上装 有压縮弹簧IO,台板2中间放一千斤顶3,千斤顶3顶端安装顶板5,上挡板 中央安装有带手轮的丝杆13,模套8放在支撑板6上方,模套8下部孔内安 放有间隙配合的下模板7,模套8上部模孔内放入有间隙配合的上模板9,上 模板9上放一撑套15。工作原理将模套8置入支撑板6后,在模孔内放下模板7到孔底并与 支撑板6接触,然后放入抄制好的茶叶,用手压紧,再放上上模板9压在茶 叶上,旋转手轮14从而带动丝杆13旋转向下,丝杆13下端抵住上模板往下 压紧茶叶,用手转动手轮14适当压紧茶叶后,即反旋转手轮14,使丝杆13 离开上模板9一定高度后,在上模板9上放上撑套15,用力摇动千斤顶4手 柄,使千斤顶4顶端顶住顶板5及支撑板6,使模套7中茶叶继续压紧至压力 达到预定量即可,5分钟后茶叶成型即放开千斤顶4,压縮弹簧10将支撑板6 回位,取下支撑板6及上模板9,即可得到成型的砖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砖茶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焊接有一台板,台板上安装有四根立柱,立柱上部台阶导杆位置设有支撑板和上档板,上档板由螺母固定在立柱顶端,支撑板与上档板之间的立柱上装有压缩弹簧,上挡板中央装有丝杆,丝杆外端与手轮固接,模套放在支撑板上方,模套上部模孔内放入有间隙配合的上模板,上模板上放一撑套,模套下部孔内安放有间隙配合的下模板,台板中央设置一千斤顶,千斤顶顶端安装顶板与下模板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砖茶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焊接有一台板,台板上安装有四根立柱,立柱上部台阶导杆位置设有支撑板和上档板,上档板由螺母固定在立柱顶端,支撑板与上档板之间的立柱上装有压缩弹簧,上挡板中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兴初尚本清熊瑛辛继红谢方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