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满江专利>正文

人力夹式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07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人力夹式插秧机,操作侧B设在插秧机前进方向相反的一侧即插秧机的后面,操作者边插边前进。其底部是一个滚筒(7),滚筒两端各有一块挡板(9)。具有重量轻、牵引阻力小且前进时不向左、右两侧壅泥等优点。(*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力夹式插秧机,用于水田插秧。公知的人力夹式插秧机如图3所示,由机架(1)、秧夹架(2)、秧箱(3)和秧箱移动装置(4)等部分组成,其操作侧A设在插秧机前进方向的一侧即插秧机的前面。操作者采用后退式操作,即站在插秧机的前面操纵方向杆(5)、秧夹架(2)等机件,把秧苗插到插秧机后面的水田中,这种在前面往后面插的方式使得插秧机中与栽插动作有关的机件如方向杆(5)、秧夹架(2)、机架(1)等纵向尺寸较大机体较重。例如70年代改进定型的“广西65-2”型插秧机,整机重量达24公斤。这种插秧机因机体较重,所以采用船式承重结构即机架底部是一个类似船底的称为“船底”的构件(6)。这种承重结构虽然能减轻机体对水田的压强,但在插秧机前进时船底(6)在水田中移动滑行牵引阻力较大且会刮动浮泥向左、右两侧壅出,使插秧机掉头换行时不能紧靠前次栽插的秧行栽插,降低了水田的利用率。本技术的任务是:减小插秧机机体重量和牵引阻力并使之前进时不向左、右两侧壅泥。本技术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改变传统的后退式操作方式,采用前进式操作方式,将插秧机的操作件设在插秧机前进方向相反的一侧即插秧机的后面,这样可大大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力夹式插秧机,由机架、秧夹架、秧箱、秧箱移动装置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秧夹架的操作件(5)设在插秧机的后面,机架的底部有一个滚筒(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力夹式插秧机,由机架、秧夹架、秧箱、秧箱移动装置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秧夹架的操作件(5)设在插秧机的后面,机架的底部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满江
申请(专利权)人:唐满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