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圣启专利>正文

船式机械化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8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种苗的移栽机械,目的是在人力、畜力、或其它牵引力带动下,使秧苗自动分秧、夹秧、插秧往复进行,提高插秧成活率及插秧效率。主要技术方案是机架3上有主轴9和从动轴8和12,轴8上装配四个凸轮,凸轮通过动杆作用于上轴28、中轴4及滑杆23;轴12通过连杆6作用于下轴5,离合器10由于手控杆14控制,在各凸轮带动下,压秧杆34、分离秧片35、分秧器1以及秧夹30均有序地动作。(*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属于一种用于种苗的移栽机械,尤其是一种用于稻田的插秧机。在现有技术中,1989年1月18日在中国本技术专利公告中,公开了一种“人力插秧机”,主要结构是:倒“八”字形夹秧爪上部与秧夹架联结,下部插入一对滑槽中。秧夹架在弹性体的支撑下提起夹秧爪,并采用由弹性体和压秧板组成的弹性移秧装置将秧苗不断压向夹秧爪。其不足之处是:由于不能实现机械化插秧,所以效率偏低,不能实现大面积的普及。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船式机械化插秧机,以人力、畜力或其它牵引力带动下,使秧苗自动分秧、夹秧、插秧往复进行,提高插秧成活率以及插秧效率。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机架3上装配主轴9,以及通过齿轮相啮合的从动凸轮轴8和从动轴12,地轮29和用于控制的离合器10装配在主轴9两端,凸轮轴8上分别用螺栓装配开夹凸轮17和19、分秧凸轮20、圆锥凸轮24,分别与开夹动杆7和18、中轴4上的动杆21、上轴28上的动杆22配合。开夹动杆7和18分别与下轴5中的滑杆23配合,一对秧夹30中,一个固定在下轴5上,另一个固定在滑杆23上;中轴4上的动杆2与作用于秧斗25下部一侧的分秧器1和分离秧片35配合连接;上轴28中的拨杆27和压秧杆34分别与秧斗25中的装配的拨轮26和秧斗25中秧苗配合。从动轴12用曲柄11和连杆6连接下轴5。机架3和整个部件装配在外壳33-->内,刮泥封口条32呈倒“八”字形装配在外壳33下。秧斗25横向两侧装配一对相对转动的送秧辊31,辊31的半周面在秧斗25内,与秧苗纵向接触,辊31一端固定拨轮26,上下可调秧斗25一侧有一长通槽,秧斗25下端有出秧苗口。机架3纵向一侧装配一个与离合器10联结的手控杆14以及二个固定牵引管13。本技术的附图图面说明如下:图1是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图2是局部后侧视示意图。图3是外观示意图。以上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1-分秧器,2-动杆,3-机架,4-中轴,5-下轴,6-连杆,7-开夹动杆,8-凸轮轴,9-主轴,10-可控离合器,11-曲柄,12-从动轴,13-牵引管,14-离合器手控杆,15-动杆,16-分秧凸轮,17-开夹凸轮,18-开夹动杆,19-开夹凸轮,20-分秧凸轮,21-动杆,22-动杆,23-滑杆,24-圆锥凸轮,25-秧斗,26-拨轮,27-拨杆,28-上轴,29-地轮,30-秧夹,31-送秧辊,32-刮泥封口条,33-外壳,34-压秧杆,35-分离秧片。下面是本技术依附图作详细的说明:由角铁和管料经焊接组合成机架3,主轴9通过齿轮分别传动凸轮轴8和从动轴12,主轴9两端装配的离合器10通过手控杆14控制,主轴9两端装配的地轮29直接作用于稻田地面上,凸轮轴8上装配可调的开夹凸轮17和19,分秧凸轮20和圆锥凸轮24,分别与开夹动杆7和18、中轴4上的动杆21、上轴28上的动杆22配合。开夹动杆7和18通过杠-->杆原理分别与下轴5中的滑杆23配合,使得处于常开的秧夹30在上来和下去时合夹,下轴5通过从动轴12的转动,在滑槽中作纵向往复运动,使秧夹30上下运动。中轴4上的动杆2在分秧凸轮20或者16作用下,使分秧器1和分离秧片35动作,使秧斗25下部的秧苗先分离开,再使下面秧苗撮拨下离开秧斗25下部,送给上来开了的秧夹30,秧斗25一侧开一个从上至下的槽,秧斗25下端有一个出秧口。上轴28中的拨杆27和压秧杆34在圆锥凸轮24作用下,分别间歇地拨动拨轮26和间歇地压密秧斗25中的秧苗,使秧苗总处于一定的稠密状态。壳体33下部为封闭型,以便漂浮于水面,呈倒“八”字形的刮泥封口条32装配在外壳32下,对应于秧夹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稻田里,本技术似船漂浮于水面,在人力或畜力或机械动力的牵引下,地轮29外圈扎入稻田转动前进,当需要插秧苗时,搬动离合器手控杆14,主轴9转动,在从动凸轮轴8和从动轴12作用下,上轴28、中轴4和下轴5动作,五个秧斗25内的秧苗在各自一对送辊31转动下,使秧苗连续不断地向下运动,压秧杆34又使秧苗压密,分离秧片35插入秧斗25内,分隔上下秧苗,使钳形分秧器1把秧斗25中下部的少量秧苗拨下,送给上来张开了的秧夹30,秧夹30夹持秧苗向下运动,并插入稻田里,再张开秧夹30向上运动,插入地里的秧苗在刮泥封口条32作用下,将泥埋住秧苗根部,至此完成压秧、分秧、夹秧、插秧、埋秧整个一套动作,其动作的快慢可通过调节各凸轮及曲柄,或者调节从动轴12和凸轮轴8上的传动齿轮,来达到调节秧苗株距,通过上下调秧斗25来控制所插秧撮枝数多少。随着地轮29的转动,整个插秧动作往复进行。-->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整个插秧过程实现了机械化,从而大大提高了插秧效率,相对人工插秧,工效提高50多倍,经样机试验后证明不漂秧、不断苗,提高了插秧质量及成活率,成活率达100%。2、本机重量约35公斤,搬运方便,使用轻便,拖动牵引可由机械、畜力、人力完成,在使用中稻田大小不限。3、本机可制作成系列产品,根据实际情况秧斗可在3~10个范围内装配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式机械化插秧机,包括机架3上装配主轴9,以及通过齿轮相啮合的从动凸轮轴8和从动轴12,地轮29和离合器10装配在主轴9两端,以及分秧器1和拨轮26,其特征是:凸轮轴8上装配有开夹凸轮17和19、分秧凸轮20、圆锥凸轮24,并分别与开夹动杆7和18中轴4上的动杆21,上轴28上的动杆22配合,开夹动杆7和18分别与下轴5中的滑杆25配合,中轴4上的动杆2与作用于秧斗25下部一侧的分秧器1和分离秧片35配合联接,上轴28中的拨杆27和压秧杆34分别与秧斗25中装配的拨轮26和秧斗25中的秧苗配合,拨轮26与送秧辊31联结,从动轴12用曲柄11和连杆6联接下轴5,外壳33下装配有刮泥封口条3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船式机械化插秧机,包括机架3上装配主轴9,以及通过齿轮相啮合的从动凸轮轴8和从动轴12,地轮29和离合器10装配在主轴9两端,以及分秧器1和拨轮26,其特征是:凸轮轴8上装配有开夹凸轮17和19、分秧凸轮20、圆锥凸轮24,并分别与开夹动杆7和18、中轴4上的动杆21、上轴28上的动杆22配合,开夹动杆7和18分别与下轴5中的滑杆25配合,中轴4上的动杆2与作用于秧斗25下部一侧的分秧器1和分离秧片35配合联接,上轴28中的拨杆27和压秧杆34分别与秧斗25中装配的拨轮26和秧斗25中的秧苗配合,拨轮26与送秧辊31联结,从动轴12用曲柄11和连杆6联接下轴5,外壳33下装配有刮泥封口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圣启戴虎
申请(专利权)人:戴圣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