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加工生产线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8157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栗加工生产线,包括依次衔接的板栗脱壳装置、喷淋装置、第一输送轨道、负压气体置换及封口包装装置、第二输送轨道和含气调理杀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板栗加工生产线进行板栗加工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板栗加工生产线实用性更强、便于迁移,且能够将防褐变、固化、减菌化处理三个工序集中完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板栗加工生产线,包括依次衔接的板栗脱壳装置、喷淋装置、第一输送轨道、负压气体置换及封口包装装置、第二输送轨道和含气调理杀菌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板栗加工生产线进行板栗加工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板栗加工生产线实用性更强、便于迁移,且能够将防褐变、固化、减菌化处理三个工序集中完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板栗的加工、包装自动生产过程,涉及多个工序、多种装置协调配合运作。现有技术中的板栗加工、包装生产过程大多缺乏从整条生产线各配套技术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考虑,只是简单的将各种装置一个一个按照需求设置在对应位置并连接起来而建造,实用性不强,往往因为某个装置的细小问题导致整个生产线无法运作,增加故障发生率;且一旦涉及到生产线的迁移,所有装置需进行重新定位及调试,使用不便。板栗在加工过程中容易褐变,主要由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酶引起板栗中的酚类与单宁等成分氧化生成黑色聚合物,而导致板栗的颜色发生变化;板栗中的还原性糖与蛋白质也会发生美拉德反应使板栗褐变;抗坏血酸和金属离子也会引起板栗褐变;因此,在板栗加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措施防止板栗褐变,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将板栗置于预煮液中进行分级预煮的方式,预煮液的主要成分为柠檬酸、氯化钙和EDTA-Na ;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在护色液中浸泡的方式,护色液一般为含硫配方。不论是进行预煮还是浸泡,均需对板栗进行冲洗,由于板栗中淀粉含量较高,在加工中容易出现破碎现象,在后续步骤中还要对板栗进行固化处理,另外,为了提高灭菌的效果,还要对板栗进行减菌化处理,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实用性更强、便于迁移且能够将防褐变、固化、减菌化处理三个工序集中完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板栗加工生产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板栗加工生产线进行板栗加工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 一种板栗加工生产线,包括依次衔接的板栗脱壳装置、喷淋装置、第一输送轨道、负压气体置换及封口包装装置、第二输送轨道和含气调理杀菌装置, 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室、喷淋管道、烘干装置、第一储存罐、第二储存罐和第三储存罐,所述喷淋管道和烘干装置均设于所述喷淋室内部,所述第一储存罐、第二储存罐、第三储存罐和第四储存罐均设于喷淋室外部并分别通过输水管道与所述喷淋管道连通,所述喷淋管道上设有喷嘴,所述输水管道末端与所述喷淋管道连接的一端设有用于为所述输水管道供水的增压泵,所述喷淋室底部设有排液通道,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均与所述喷淋室连通。优选地,所述板栗脱壳装置和所述喷淋装置之间设有第三输送轨道。优选地,所述板栗脱壳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的传动机构、与传动机构连接的传动轴、脱壳机构;所述脱壳机构包括圆形筒体、锥形转子,所述锥形转子通过所述传动轴固定于所述圆形筒体的内腔中心,所述圆形筒体顶端设有进料口,底端设有出料□。优选地,所述负压气体置换及封口包装装置包括气体调配机构、抽气机构、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通过气路分别与所述气体调配机构和所述抽气机构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储存罐、第二储存罐、第三储存罐和第四储存罐均设有控温机构。优选地,所述排液通道下方设有废液排放装置,包括: 一个用于开关所述排液通道的阀门; 一个用于操控所述阀门的控制机构; 一个用于接收从所述排液通道排放的废液的容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板栗加工方法,利用上述板栗加工生产线对板栗进行加工,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板栗脱壳:将板栗通过板栗脱壳装置进行脱壳; b、防褐变处理:将步骤a所得板栗置于90-110°C酸性蒸汽中,所述酸性蒸汽的pH为1-6,处理时间为20-30min,随后将板栗置于55_65°C的热水中进行冲洗; C、固化处理:将步骤b所得板栗置于90-110°C碱性蒸汽中,所述碱性蒸汽的pH为7-12,处理时间为20-30min,随后将板栗置于55_65°C的热水中进行冲洗; d、减菌化处理:将步骤c所得板栗置于100-110°C的水蒸气中,处理时间为20-30min,随后将板栗进行烘干处理; e、包装、密封:将步骤d所得板栗进行气体置换包装、密封; f、灭菌:将步骤e所得板栗进行含气调理杀菌处理。优选地,在步骤a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对板栗进行筛选,并去除杂质。优选地,所述酸性蒸汽为无机酸或有机酸的蒸汽。优选地,所述碱性蒸汽为碳酸氢盐的水溶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板栗加工生产线系统解决了各工序的连接,采用输送轨道进行自动化输送及各装置的衔接,板栗加工生产线实用性更强,生产线迁移时定位方便;本专利技术的板栗加工生产线能够将防褐变、固化、减菌化处理三个工序集中完成从而提闻生广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板栗加工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板栗加工生产线的板栗脱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板栗加工生产线的负压气体置换及封口包装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板栗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图标说明: I板栗脱壳装置,11驱动机构, 12传动机构,13传动轴, 14脱壳机构,141圆形筒体, 142锥形转子,141a进料口, 141b出料口,21喷淋室, 22喷淋管道,23烘干装置, 231电热板,232循环风机, 24第一储存罐,25第二储存罐, 26第三储存罐,27第四储存罐, 28输水管道,29排液通道, 30增压泵,15第三输送轨道, 21a第四输送轨道,22a喷嘴, 24a第一控温机构,25a第二控温机构, 26a第三控温机构,27a第四控温机构, 3第一输送轨道,4负压气体置换及封口包装装置, 41气体调配机构,42抽气机构, 43充气机构,5第二输送轨道, 6含气调理杀菌装置,7废液排放装置, 71阀门,72控制机构, 73容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栗加工生产线,包括依次衔接的板栗脱壳装置、喷淋装置、第一输送轨道、负压气体置换及封口包装装置、第二输送轨道和含气调理杀菌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室、喷淋管道、烘干装置、第一储存罐、第二储存罐和第三储存罐,所述喷淋管道和烘干装置均设于所述喷淋室内部,所述第一储存罐、第二储存罐、第三储存罐和第四储存罐均设于喷淋室外部并分别通过输水管道与所述喷淋管道连通,所述喷淋管道上设有喷嘴,所述输水管道末端与所述喷淋管道连接的一端设有用于为所述输水管道供水的增压泵,所述喷淋室底部设有排液通道,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均与所述喷淋室连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板栗加工方法,利用上述板栗加工生产线对板栗进行加工,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01、板栗脱壳:将板栗通过板栗脱壳装置进行脱壳; 5102、防褐变处理:将步骤SlOl所得板栗置于90-110°C酸性蒸汽中,所述酸性蒸汽的pH为1-6,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栗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包括依次衔接的板栗脱壳装置、喷淋装置、第一输送轨道、负压气体置换及封口包装装置、第二输送轨道和含气调理杀菌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室、喷淋管道、烘干装置、第一储存罐、第二储存罐和第三储存罐,所述喷淋管道和烘干装置均设于所述喷淋室内部,所述第一储存罐、第二储存罐、第三储存罐和第四储存罐均设于喷淋室外部并分别通过输水管道与所述喷淋管道连通,所述喷淋管道上设有喷嘴,所述输水管道末端与所述喷淋管道连接的一端设有用于为所述输水管道供水的增压泵,所述喷淋室底部设有排液通道,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均与所述喷淋室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跃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别山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