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67839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9 03:54
一种设备侧连接器(10),安装于具备基底部件(12)和固定于该基底部件(12)的屏蔽壳(14)的设备(11)的屏蔽壳(14),并与电线侧连接器(50)连接,具备:第一端子(21);第一护盖(25),相对于基底部件(12)被固定位置,并且保持第一端子(21);第二端子(22),经由挠性导电部件(23)与第一端子(21)连接;以及第二护盖(33),保持第二端子(22),并且能够通过第一护盖(25)的卡合框(30)与第二护盖(33)的卡合凸部(40A)的卡合隔开预定的间隙(CL)与第一护盖(25)卡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一种设备侧连接器(10),安装于具备基底部件(12)和固定于该基底部件(12)的屏蔽壳(14)的设备(11)的屏蔽壳(14),并与电线侧连接器(50)连接,具备:第一端子(21);第一护盖(25),相对于基底部件(12)被固定位置,并且保持第一端子(21);第二端子(22),经由挠性导电部件(23)与第一端子(21)连接;以及第二护盖(33),保持第二端子(22),并且能够通过第一护盖(25)的卡合框(30)与第二护盖(33)的卡合凸部(40A)的卡合隔开预定的间隙(CL)与第一护盖(25)卡合。【专利说明】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一种连接器,能够防止连接器嵌合时尺寸精度的误差等导致的问题 (参照以下专利文献I)。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772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尺寸精度的误差等导致的问题并不仅限于在连接器嵌合时出现。具体来说, 例如,在车辆的逆变器等设备中,如图15所示,有的情况下,连接器I经由内部设备3固定 于基座部件2,并且覆盖内部设备3的屏蔽壳4也固定于基座部件2。在该情况下,以连接 器I导出到屏蔽壳4的筒状开口部5的方式将屏蔽壳4安装于基座部件2时,由于筒状开 口部5和连接器I的位置之间的尺寸精度的误差等,存在产生连接器I无法穿过筒状开口 部5等安装屏蔽壳4时产生的问题的危险。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上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防止壳体安装时 的问题。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I)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安装于具备基座部件和固定于该基座部件的 壳体的设备的上述壳体,安装于上述壳体并与对方侧连接器连接,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 端子;第一护盖,相对于上述基座部件被固定位置,并且保持上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经 由挠性导电部件与上述第一端子连接;以及第二护盖,保持上述第二端子,并且能够隔开预 定的间隙与上述第一护盖卡合。如果是壳体和连接器均相对于基座部件固定的结构,在壳体安装于连接器时,可 能会因尺寸精度的误差等在组装时产生问题。另一方面,根据本结构,虽然是壳体和第一护 盖均相对于基座部件被固定的结构,但第二护盖能够隔开预定的间隔与第一护盖卡合,因 此即使在安装壳体时在与连接器之间产生尺寸精度的误差等的情况下,第二护盖在预定的 间隙的范围内与第一护盖卡合,从而对应于间隙而容许第二护盖的错位,能够吸收壳体和 护盖的尺寸精度的误差。因此,能够防止壳体安装时因尺寸精度的误差等导致的问题。另外,被第二护盖保持的第二端子经由挠性导电部件与被第一护盖保持的第一端 子连接,因此即使在第二护盖的位置相对于第一护盖错位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二端子追 从第二护盖的错位,能够防止第二端子的位置导致的与连接器嵌合时的问题等。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具有下述结构。(2)上述预定的间隙通过设置于上述第一护盖以及上述第二护盖中的一方的卡合 凹部和设置于上述第一护盖以及上述第二护盖中的另一方的卡合凸部的卡合而产生。这样一来,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使第二护盖隔开预定的间隔与第一护盖卡合。(3)在上述第二护盖形成有锥形面,该锥形面在安装上述壳体时能够与上述壳体 抵接。这样一来,在安装壳体时,即使壳体的位置相对于连接器错位,在壳体抵接到锥形 面时,可以将第二护盖偏移到能够安装壳体的位置。(4)上述第一端子被固定于保持架,该保持架相对于上述基座部件被固定位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防止连接器的壳体安装时的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电线侧连接器与安装于屏蔽壳的设备侧连接器相对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图2的电线侧连接器与安装于屏蔽壳的设备侧连接器嵌合的状态的纵向剖 视图。图4是表示设备的概略结构的图。图5是表示屏蔽壳、设备侧连接器以及保持架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第一护盖的主视图。图7是表示第一护盖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第二护盖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第二护盖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第二护盖的侧视图。图11是说明设备侧连接器向保持架的安装的侧视图。图12是表示设备侧连接器安装于保持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3是表示设备侧连接器安装于保持架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14是表示屏蔽壳安装于保持架上的设备侧连接器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5是说明屏蔽壳向设备的基座部件的安装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以下,参照图1?图14对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实施方式I的连接器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设备侧连接器10 (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一例)是设置于混合动力 机动车或电动机动车等车辆的逆变器装置的连接器,如图1所示,嵌合安装电线侧连接器 50(本专利技术的“对方侧连接器”的一例),其中电线侧连接器50安装于与马达(发电机)连 接的电线51的末端。在下文中,关于上下方向,以图2为基准,将图2中的连接器嵌合方向 作为前方进行说明。电线侧连接器50安装于与车辆的马达(发电机)等连接的电线51的末端,如图 2所示,构成为具备:与能够传送三相交流电的三条电线51的末端连接的三个端子配件52 ;保持端子配件52的电线侧护盖53 ;以及覆盖电线侧护盖53的屏蔽部57。端子配件52与在电线51的末端露出的导体部分连接。电线侧护盖53由覆盖电线51和端子配件52的连接部分的树脂模塑部54以及保 持三条电线51的间隔件55构成。树脂模塑部54具有供端子配件52的前端侧向内部突出的筒状嵌合部。在筒状嵌 合部的周围安装有密封用的橡胶环56。屏蔽部57具备:屏蔽上方侧的屏蔽罩58和屏蔽下方侧的屏蔽托架59。在屏蔽罩58设有插通筒部16,该插通筒部16供用于保持两连接器10、50的嵌合 状态的螺栓60插通。屏蔽托架59具备覆盖护盖24的前表面侧的板状屏蔽部和覆盖间隔件55的筒状 屏蔽部,板状屏蔽部螺钉紧固于屏蔽罩58而得以固定。设备侧连接器10如图4中概略所示,是安装于逆变器装置等设备11的屏蔽壳 14(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壳体”的一例)并从屏蔽壳14的内部导出到外部的连接器。设备11构成为具备:由金属板材构成的基座部件12 ;固定于基座部件12的上表 面的电路体等内部设备13 ;以及固定于基座部件12的屏蔽壳14。内部设备13通过螺栓等固定单元17A固定于基座部件12,在内部设备13的上部 固定有用于保持设备侧连接器10的保持架46。屏蔽壳14由铝或铝合金等构成的金属制成,通过螺栓等固定单元17B固定于基座 部件12,具备箱形的板状部15和用于将设备侧连接器10与外部连接的三个筒部16。板状部15以能够覆盖内部设备13的大小弯曲。各筒部16如图1所示,从板状部15呈圆筒形状突出。在三个筒部16 —体地连接的中心部贯通形成有供螺栓60插通的圆形的通孔18。 在筒部16的内侧配置有后述的护盖24的筒状收纳部36。另外,该屏蔽壳14在图1中仅图示了包括筒部16在内的预定宽度,其他部分(包 括固定于基座部件12的部分的其他部分)被省略了(以切除了其他部分的方式进行了图 示)。设备侧连接器10如图2所示构成为具备:具有导电性的连接部件20 ;以及保持连 接部件20的护盖24。连接部件20如图5所示具备:第一端子21,在护盖24的上部设置有两处、在下部 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野雅文上里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