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所述锂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用于间隔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包括:正极凝胶电解质层,一侧邻接正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具有高电位正极活性材料,正极凝胶电解质层的氧化电位在4.5V(vs?Li/Li+)以上;负极凝胶电解质层,一侧邻接负极极片而另一侧另接正极凝胶电解质层的另一侧,负极极片具有低电位负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凝胶电解质层的还原电位在0.2V(vs?Li/Li+)以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能提高凝胶电解质与正负极片的兼容性,能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循环寿命。【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由于具有长使用寿命以及很高的能量密度和工作电压,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消费电子类产品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这些电子产品小型化,智能化的发展,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锂离子电池工作电压是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由于传统碳酸酯类电解液较低的氧化分解电位(4V左右),以此组装而成的锂离子电池工作电压受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用于间隔在正极极片(1)和负极极片(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3)包括:正极凝胶电解质层(31),一侧邻接正极极片(1),所述正极极片(1)具有高电位正极活性材料,正极凝胶电解质层(31)的氧化电位在4.5V(vsLi/Li+)以上;负极凝胶电解质层(32),一侧邻接负极极片(2)而另一侧邻接正极凝胶电解质层(31)的另一侧,负极极片(2)具有低电位负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凝胶电解质层(32)的还原电位在0.2V(vs?Li/Li+)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霖,洪响,钟开富,王宝君,闫传苗,申兰耀,湛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