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侧向分型强制脱模的机构方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6392 阅读:3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注塑模具侧向分型强制脱模的机构方案包括外套(1)、横销(2)、复位销(3)、内芯(4)、滑块(5)、弹簧(6)、分型油缸(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1)为钢制的、一端设有台阶的、中空的圆柱形管状部件,其柱面设有垂直通过轴线的圆形通孔;所述的横销(2)为钢制圆柱形杆状部件;所述的复位销(3)为钢制的圆柱状部件,其前端面形状与型芯(01)接触位置面相吻合,尾端柱面上设有与其轴线垂直的通孔;所述的内芯(4)为钢制的、尾端方形台阶与前端圆柱形组成的台阶状的部件,其前端面形状与塑件制品(05)的形状吻合,中心设有圆柱孔与复位销(3)滑动配合,尾部端面为与滑块(5)背面一致的斜面,柱面中前部设有长圆形通孔,长圆形通孔的长度为内芯(4)抽取行程L加上横销(2)直径;所述的滑块(5)为钢制的、在动模(04)上前后滑动的部件,其前端面与塑件制品(05)的型面吻合,在对应塑件制品(05)侧向分型位置处设有台阶通孔;所述的弹簧(6)为套在内芯(4)上的压缩弹簧;所述的分型油缸(7)为由缸体、活塞构成的液压伸缩元件,缸体固定于动模(04)外壁上,活塞端与滑块(5)尾部接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脱模机构,具体是指用于解决塑件制品侧面管状特征 口部强制脱模的一种注塑模具侧向分型强制脱模的机构方案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在注塑模具侧向分型中实现强制脱模,要求在侧向分型前先用斜 导柱或油缸驱动抽芯,给出塑件制品弹性变形所需的空间,然后再开始侧向分型。例如,抽芯动作采用油缸的注塑模具,参阅图6,要求开模前抽芯油缸06 先动作,抽出芯轴,之后通过行程开关发出信号,启动开模,定模03、动模04 分开,开模后,侧向分型油缸7再开始动作,强制分型脱模;这样一来,增加 了开模、脱模的时间,同时模具动作复杂,增加了不可靠因素;其次,该抽芯 动作的结构(无论是采用斜导柱或是采用油缸)都会使侧向分型的滑块体积增 加,导致模具外形增大,制造成本高。因此,现有技术的侧向分型强制脱模存 在机构复杂、脱模费时、不可靠、模具成本高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一套机构,将侧向强制 脱模过程分解为先抽芯后抽套的二个独立串行的动作段,通过一次性分段串行 动作完成侧向分型全过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侧向分型强制脱模的 机构方案,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侧向分型强制脱模存在机构复杂、脱模费时、 不可靠、模具成本高的不足,达到使注塑模具侧向分型强制脱模机构结构简单、 脱模快捷、运行可靠、降低成本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注塑模具侧向分型强制脱模的机构方案包括 外套、横销、复位销、内芯、滑块、弹簧、分型油缸,其中所述的外套为钢 制的、 一端设有台阶的、中空的圆柱形管状部件,其柱面设有垂直通过轴线的 圆形通孔;所述的横销为钢制圆柱形杆状部件;所述的复位销为钢制的圆柱状部件,其前端面形状与型芯接触位置面相吻合,尾端柱面上设有与其轴线垂直的通孔;所述的内芯为钢制的、尾端方形台阶与前端圆柱形组成的台阶状的部 件,其前端面形状与塑件制品的形状吻合,中心设有圆柱孔与复位销滑动配合, 尾部端面为与滑块背面一致的斜面,柱面中前部设有长圆形通孔,长圆形通孔 的长度为内芯抽取行程L加上横销直径;所述的滑块为钢制的、在动模上前后 滑动的部件,其前端面与塑件制品的型面吻合,在对应塑件制品侧向分型位置 处设有台阶通孔;所述的弹簧为套在内芯上的压縮弹簧;所述的分型油缸为由 缸体、活塞构成的液压伸缩元件,缸体固定于动模外壁上,活塞端与滑块尾部 接驳。组装(各构i牛相互位置及关系X-弹簧套入内芯,将外套台阶端压缩弹簧套入内芯,将复位销尾端插入内芯 的中心孔,用横销穿过外套的通孔、内芯的长圆形通孔、复位销的通孔,将上 述各部件串成一组件,其中横销与外套、复位销的通孔的配合为过渡配合,与 内芯的长圆形通孔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外套和复位销前 伸长度为L;将该组件从滑块的后端插入滑块的台阶通孔,用沉孔螺丝将其固定 在滑块上;滑块的型面朝向型芯,尾部通过挂扣与分型油缸的活塞端接驳。工作原理-模具在合模状态时,滑块的前端型面贴合型芯,此时,装在内芯中心孔内 前伸的复位销触到型芯后,经横销带动,前伸的外套压縮弹簧同步后縮L距离, 外套的台阶与滑块内通孔的台阶之间出现距离为L的空档,横销则由长圆形通 孔的前端位置滑移到后端,将外套的位置固定;注塑,冷却,开模从略;开模 后,分型油缸拉动滑块后退,脱模分两个阶段迸行第一阶段,即后退至L距离段,滑块带动内芯后退到塑件制品带环状凸筋 的管状特征口部之外位置,此时,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外套并经横销带动复 位销仍压在原位抵住塑件制品不动。第二阶段,即后退超过L距离段,此时,滑块内通孔的台阶牵引外套的台 阶拉动外套后退脱离塑件制品的环状凸筋外壁,塑件制品的环状凸筋局部产生 内缩弹性变形后脱出,从而实现侧向分型强制脱模,上述L距离即为内芯抽取 的行程,设计时,由塑件制品的环状凸筋的位置和管状特征的长度来决定。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模具侧向分型强制脱模的机构方案,将侧向强制 脱模过程,分解为二个独立的串行的动作段,分段、串行一次性完成,脱模顺 利流畅,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侧向分型强制脱模存在的机 构复杂、脱模费时、不可靠、模具成本高的不足,达到使注塑模具侧向分型强 制脱模机构结构简单、脱模快捷、运行可靠、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对于解 决塑件制品侧面管状特征口部强制脱模类的注塑模具,具有普适推广的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模具侧向分型强制脱模的机构方案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引出放大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模具侧向分型强制脱模的机构方案开模对态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向分型强制脱模第一阶段抽芯时态局部引出放大图; 图5是图3的侧向分型强制脱模第二阶段抽芯时态局部引出放大图; 图6是现有技术抽芯动作采用油缸的注塑模具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 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中外套l、横销2、复位销3、内芯4、滑块5、弹簧6、分型油缸7、 型芯Ol、型腔02、定模03、动模04、塑件制品05、抽芯油缸06。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图l、图2、图3、图4、图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侧向分型强制脱 模的机构方案包括外套l、横销2、复位销3、内芯4、滑块5、弹簧6、分型油 缸7,其中所述的外套1为钢制的、 一端设有台阶的、中空的圆柱形管状部件, 其柱面设有垂直通过轴线的圆形通孔;所述的横销2为钢制圆柱形杆状部件; 所述的复位销3为钢制的圆柱状部件,其前端面形状与型芯01接触位置面相吻 合,尾端柱面上设有与其轴线垂直的通孔;所述的内芯4为钢制的、尾端方形 台阶与前端圆柱形组成的台阶状的部件,其前端面形状与塑件制品05的形状吻 合,中心设有圆柱孔与复位销3滑动配合,尾部端面为与滑块5背面一致的斜 面,柱面中前部设有长圆形通孔,长圆形通孔的长度为内芯4抽取行程L加上 横销2直径;所述的滑块5为钢制的、在动模04上前后滑动的部件,其前端面与塑件制品05的型面吻合,在对应塑件制品05侧向分型位置处设有台阶通孔; 所述的弹簧6为套在内芯4上的压縮弹簧;所述的分型油缸7为由缸体、活塞 构成的液压伸縮元件,缸体固定于动模04外壁上,活塞端与滑块5尾部接驳。 组装(各构件相互位置及关系)弹簧6套入内芯4,将外套l台阶端压縮弹簧6套入内芯4,将复位销3尾 端插入内芯4的中心孔,用橫销2穿过外套1的通孔、内芯4的长圆形通孔、 复位销3的通孔,将上述各部件串成一组件,其中横销2与外套1、复位销3的 通孔的配合为过渡配合,与内芯4的长圆形通孔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在压缩弹 簧6的作用下,外套1和复位销3前伸长度为L;将该组件从滑块5的后端插入 滑块5的台阶通孔,用沉孔螺丝将其固定在滑块5上;滑块5的型面朝向型芯 01,尾部通过挂扣与分型油缸7的活塞端接驳。工作原理模具在合模状态时,滑块5的前端型面贴合型芯01,此时,装在内芯4中 心孔内前伸的复位销3触到型芯01后,经横销2带动,前伸的外套1压縮弹簧 6同步后縮L距离,外套1的台阶与滑块5内通孔的台阶之间出现距离为L的 空档,横销2则由长圆形通孔的前端位置滑移到后端,将外套1的位置固定; 注塑,冷却,开模从略;开模后,分型油缸7拉动滑块5后退,脱模分两个阶 段迸行第一阶段,即后退至L距离段,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注塑模具侧向分型强制脱模的机构方案包括外套(1)、横销(2)、复位销(3)、内芯(4)、滑块(5)、弹簧(6)、分型油缸(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1)为钢制的、一端设有台阶的、中空的圆柱形管状部件,其柱面设有垂直通过轴线的圆形通孔;所述的横销(2)为钢制圆柱形杆状部件;所述的复位销(3)为钢制的圆柱状部件,其前端面形状与型芯(01)接触位置面相吻合,尾端柱面上设有与其轴线垂直的通孔;所述的内芯(4)为钢制的、尾端方形台阶与前端圆柱形组成的台阶状的部件,其前端面形状与塑件制品(05)的形状吻合,中心设有圆柱孔与复位销(3)滑动配合,尾部端面为与滑块(5)背面一致的斜面,柱面中前部设有长圆形通孔,长圆形通孔的长度为内芯(4)抽取行程L加上横销(2)直径;所述的滑块(5)为钢制的、在动模(04)上前后滑动的部件,其前端面与塑件制品(05)的型面吻合,在对应塑件制品(05)侧向分型位置处设有台阶通孔;所述的弹簧(6)为套在内芯(4)上的压缩弹簧;所述的分型油缸(7)为由缸体、活塞构成的液压伸缩元件,缸体固定于动模(04)外壁上,活塞端与滑块(5)尾部接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明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