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温度监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6133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温度监测电路,用以能够监测发光二极管阵列中任一发光二极管的温度,提高发光二极管温度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该监测电路包括压差获取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压差获取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的两端,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压差获取电路,用于获取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压降,并将所述压降与预设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获取电压差值并输出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差值以及所述参考电压对应的温度值,计算获得所述发光二极管当前的温度值并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温度监测电路,用以能够监测发光二极管阵列中任一发光二极管的温度,提高发光二极管温度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该监测电路包括压差获取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压差获取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的两端,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压差获取电路,用于获取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压降,并将所述压降与预设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获取电压差值并输出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差值以及所述参考电压对应的温度值,计算获得所述发光二极管当前的温度值并输出。【专利说明】一种发光二极管温度监测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阵列中的发光二极管温度监测电路。
技术介绍
在紫外线固化技术中,基于大功率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阵列的紫外线固化灯作为传统高压汞灯的换代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图1和图2给出两种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阵列组成的紫外固化灯。11和21分别是安装在底板上的不同类型的大功率紫外线发光二极管。其基本原理都是使用大功率紫外线发光二极管组成发光二极管阵列,从而得到大功率的紫外线输出。相对于高压汞灯,基于大功率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阵列的紫外固化灯具有诸多方面的优点,如发光面照射能量均匀、属于冷光源、散热系统简单、紫外线产生效率高、不产生红外线、适用于热敏感材料、工作寿命长(在2到5万个小时)、对环境友好、成本较低坐寸ο一般来说,基于大功率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阵列的紫外线固化灯所采用的紫外线发光二极管的数量较多,为了提高单位光功率的强度,紫外线发光二极管的排布也较密集,目前所采用的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都属于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单颗功率在IW (瓦特)到5W左右,发热量大,温升快,若不能及时检测发光二极管的温度并进行相应处理,可能导致发光二极管寿命降低甚至失效。目前普遍采用的嵌入温度传感器的方式,是通过检测发光二极管底板的温度间接获取发光二极管的温度,该方式不仅占用发光二极管的排布空间,而且只是一种间接测量的方式,无法及时准确反映发光二极管芯片内部真正的工作温度,在大功率的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阵列等应用领域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温度监测电路,用以能够监测发光二极管阵列中任一发光二极管的温度,提高发光二极管温度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种发光二极管温度监测电路,包括压差获取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压差获取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的两端,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压差获取电路,用于获取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压降,并将所述压降与预设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获取电压差值并输出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差值以及所述参考电压对应的温度值,计算获得所述发光二极管当前的温度值并输出。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压差获取电路获取发光二极管阵列中的任一发光二极管的压降,并将该压降与预设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获取电压差值并输出至与压差获取电路相连接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获取的电压差值以及参考电压对应的温度值,计算获得发光二极管当前的温度值并输出,从而能够通过直接监测发光二极管的压降获得其当前的温度,提高了对发光二极管温度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且由压差获取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的温度监测电路体积小且成本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阵列组成的紫外固化灯示意图;图2为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阵列组成的另一紫外固化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温度监测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温度检测具体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监测发光二极管阵列中任一发光二极管的温度,提高发光二极管温度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温度监测电路,用于发光二极管阵列中的任一发光二极管。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附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温度监测电路用于发光二极管阵列中任一发光二极管,主要包括压差获取电路301和控制电路302,压差获取电路301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303的两端,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302的输入端,其中,压差获取电路301用于获取发光二极管303的压降,并将该压降与预设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获取电压差值并输出至控制电路302 ;`控制电路302用于根据电压差值以及该参考电压对应的温度值,计算获得发光二极管303当前的温度值并输出。对于发光二极管,尤其是大功率发光二极管,随着工作温度的不断升高,一个较为显著的特性变化为发光二极管本身的压降(即前向工作电压)会随之线性下降。一般发光二极管产品手册中会给出温度-前向工作电压变化系数(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Forward Voltage),可表示为:Λ Tf/Λ Ir其中,Λ Tf表示电压变化量,Λ ?\表示温度变化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监测电路的设计思路为:利用发光二极管的这一特性,通过实时监测发光二极管的电压,并获取该发光二极管当前的电压相对应参考温度下电压的变化,确定该发光二极管当前的工作温度。 其中,如附图4所示,压差获取电路301具体包括发光二极管电压检测电路401、电压比较电路402和滤波放大器403。具体地,发光二极管电压检测电路401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303的两端,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电路402的输入端,用于获取并输出发光二极管303的压降;电压比较电路402的另一输入端连接预设的参考电压,输出端连接滤波放大器403的输入端,用于将发光二极管303的压降与预设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获取并输出电压差值;滤波放大器403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302的输入端相连接,用于对电压差值进行滤波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电压差值输出至控制电路302。例如,在发光二极管的温度-前向电压变化系数为-3.7mv/°C,且滤波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10倍时,经滤波放大器后,发光二极管每升高I°C,前向工作电压将有37mv的电压变化。较佳地,压差获取电路301还包括模数转换电路404,模数转换电路404的输入端与滤波放大器403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与控制电路302的输入端相连接,模数转换电路404用于对放大后的电压差值进行模数转换,获得转换后的数值并输出至控制电路302,该控制电路302还用于根据转换后的数值计算获得数字化后的电压差值,并根据该数字化后的电压差值以及参考电压对应的温度值,计算获得发光二极管303当前的温度值并输出。在一个具体实现中,发光二极管电压检测电路401为第一减法器,该第一减法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至发光二极管303的两端,用于获取发光二极管303的压降。例如,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第一减法器的同相输入端,阴极连接至第一减法器的反相输入端,则第一减法器输出发光二极管的压降(即前向工作电压)。在一个具体实现中,电压比较电路402包括第二减法器501和第一基准电压源502,第二减法器501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基准电压源502,另一输入端连接第一减法器的输出端,该第二减法器501的输出端连接滤波放大器403。其中,第一基准电压源502用于提供预设的参考电压;第二减法器501用于将第一基准电压源502提供的参考电压与发光二极管3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温度监测电路,用于发光二极管阵列中的任一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差获取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压差获取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的两端,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压差获取电路,用于获取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压降,并将所述压降与预设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获取电压差值并输出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差值以及所述参考电压对应的温度值,计算获得所述发光二极管当前的温度值并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建国陈峰刘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