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钻孔机的气液阻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5748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玻璃钻孔机的气液阻尼装置,确切地讲是玻璃钻孔机下钻头进给和退出的气液阻尼装置,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在气缸12上卧式安装并联一液压油缸23,通过一连杆17将它们并联在一起,在液压油缸端头设一定位螺母18,当玻璃钻孔机上的电磁阀换向推动气缸活塞杆26带动连杆向前运动,当与定位螺母靠上后,拖动油缸活塞杆13向前运动,由油缸产生的阻尼作用,使下钻头的进给速度平稳,是目前与玻璃钻孔机配套的最理想的气液阻尼装置。(*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玻璃钻孔机的气液阻尼装置,属玻璃深加工机械,更确切地讲是玻璃钻孔机下钻头进给和退出的气液阻尼装置。目前,国内外制造的玻璃钻孔机,均以传统模式上下对钻,气动控制玻璃的自动压紧,下钻头的自动进给与自动回位,自动排出钻出的玻璃芯,其不足之处为下钻头自动进给系统的工作不稳定性,其主要因素是下钻头直接由气缸推动工作进给,由于气缸的制造精度,或整机的安装精度的影响,加之气体的可压缩性和压缩空气运动的不规则所产生的钻头突进现象,使加工薄壁大孔玻璃时产生破碎,影响质量,增加了加工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改进上述不足,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提供一种用气缸带动阻尼油缸,由油缸产生的阻尼作用,使钻头的进给匀速,平稳,获得快进、工进、与快退的加工程序的玻璃钻孔机的气液阻尼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实现的,它具有气缸12,气缸12内有气缸活塞25,气缸活塞25连接气缸活塞杆26,其特点是气缸12并联一油缸23,通过气缸活塞杆26设一连杆17,气缸活塞杆26端头与连杆17的一端相连,连杆17的另一端水平连接液压油缸活塞杆13,液压油缸活塞杆13的端头设一定位螺母18,连杆17的上端头连接齿条19,齿条19上啮合齿轮轴22,齿轮轴22啮合齿条筒21,齿条筒21上通过钻头夹固定下钻头20,油缸23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实现的,油缸23具有底座30、活塞24,活塞24推动油缸活塞杆13,其特点是活塞24上对称装有单向阀16,螺塞阻尼口15,底座30上设有蓄油器14,蓄油器14是通过设在上面的顶螺丝27、弹簧28调整预紧力的,蓄油器14的腔内油液是通过螺塞阻尼口15与油缸前腔的油连接在一起。当气液阻尼系统气缸12通过玻璃钻孔机上的行程开关控制电磁阀换向推动气缸活塞杆26带动连杆17同时向前运动,推动齿条19与齿轮轴22啮合运动,使下钻头20在齿条筒21的推动下快速向上运动,当连杆17与液压油缸23上的活塞杆13上的定位螺母18靠上后,拖动液压油缸活塞杆13同时向前运动,油缸前腔的油只能通过螺塞阻尼口15流入后腔,从而使下钻头获得稳定的工作进给速度。工作完毕,玻璃钻孔机上的行程开关控制电磁阀换向,气缸活塞杆25做反向运动,液压油缸单向阀16打开,通过气缸活塞杆25上的螺母29带动齿条19,通过齿轮轴22与齿条筒21使下钻头20快速退回,蓄油器14在顶螺丝29与弹簧28的作用下,随时补充油缸21的油液渗漏损失。本技术通过气缸上并联一液压油缸,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用气缸带动油缸,由油缸产生的阻尼作用,使下钻头的进给速度平稳,玻璃钻孔机下钻头配上这套气液阻尼装置,可达到理想的玻璃钻孔效果。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在玻璃钻孔机上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与下钻头装置配合结构展开示意图。附图图面说明1自动压紧机构;2机体;2操作手柄;4上钻头装置;5电气系统;6小工作台;7供水系统;8下钻头装置;9气动系统;10气液阻尼系统;11大型气动工作台;12气缸;13油缸活塞杆;14蓄油器;15螺塞阻尼口;16单向阀;17连杆;18定位螺母;19齿条;20下钻头;21齿条筒;22齿轮轴;23油缸;24油缸活塞;25气缸活塞;26气缸活塞杆;27顶螺丝;28弹簧;29螺母;30底座。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以附图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图1中下钻头装置8包括图2中的齿条19、下钻头20、齿条筒21、齿轮轴22,图1中的气液阻尼系统10除了图2中的下钻头装置8所包括的,余下的为气液阻尼系统10所包括的。图2中的连杆17采用扁型钢材制成,连杆17上下两端分别设一孔,上端留60mm长钻一Φ16mm的孔,下端留60mm长钻一Φ16mm的孔,气缸12采用LCZM50×85双作用气缸,油缸23自行设计,分别将气缸活塞杆26、油缸活塞杆13的端头带螺纹,将气缸、油缸通过连杆17卧式安装并联在一起,首先在气缸活塞杆上备一螺母,通过连杆17上下两端的孔将连杆安装在气缸活塞杆26、油缸活塞杆13上,油缸活塞杆13与连杆17下端孔吻合,可前后滑动,将螺母29拧在气缸活塞杆26上,再将定位螺母18拧在油缸活塞杆13上,定位螺母18在油缸活塞杆所拧的位置是根据下钻头的行程、气缸带动油缸的位置而定,恰是下钻头平稳下钻时气缸通过连杆接触到固定螺母时的位置。预螺丝27是调弹簧28的预紧力的,气缸带动油缸前进时,油缸前腔的油只能通过螺塞阻尼口15流入后腔,当下钻头退回时,油缸23后腔压力打开单向阀16,获得快速退回的功能,蓄油器14的油通过弹簧28随时补充油液的损失。连杆17的上端与齿条19相焊接,齿条19与齿轮轴22啮合,齿轮轴22啮合齿条筒21,齿条筒21通过钻头夹固定下钻头20,气液阻尼系统10与下钻头装置8安装完毕。结合图1简单叙述一下气液阻尼装置安装在玻璃钻孔机上的工作原理,首先搬动操作手柄,行程开关控制电磁阀换向,下钻头在气缸和油缸的推动下自动进给(进给量大小可根据加工玻璃厚度任意调整),工作完毕,由行程开关控制自动退回,上钻头由手动钻孔,钻通后松开手柄,由板簧将手柄拉回原始位置,钻出的玻芯落入接废盒中,气动控制排出,一个工作程序完成。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钻孔机的气液阻尼装置,它具有气缸(12),气缸(12)内有气缸活塞(25),气缸活塞(25)连接气缸活塞杆(26),其特征是气缸(12)并联一油缸(23),通过气缸活塞杆(26)设一连杆(17),气缸活塞杆(26)端头与连杆(17)的一端相连,连杆(17)的另一端水平连接液压油缸活塞杆(13),液压油缸活塞杆(13)的端头设一定位螺母(18),连杆(17)的上端头连接齿条(19)。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钻孔机的气液阻尼装置,其特征是气缸(12)、油缸(23)通过连杆(17)卧式安装并联在一起。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玻璃钻孔机的气液阻尼装置,其特征是油缸(23)具有底座(30)、活塞(24),活塞(24)推动油缸活塞杆(13),活塞(24)上对称装有单向阀(16),螺塞阻尼口(15),底座(30)上设有蓄油器(14),蓄油器(14)是通过设在上面的顶螺丝(27)、弹簧(28)调整预紧力的,蓄油器(14)的腔内油液是通过螺塞阻尼口(15)与油缸前腔的油连接在一起。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钻孔机的气液阻尼装置,其特征是连杆(1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一孔,通过连杆(17)上下两端的孔将连杆(17)安装在气缸活塞杆(26)、油缸活塞杆(13)上。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玻璃钻孔机的气液阻尼装置,其特征是油缸活塞杆(13)与连杆(17)下端孔吻合,可前后滑动。专利摘要玻璃钻孔机的气液阻尼装置,确切地讲是玻璃钻孔机下钻头进给和退出的气液阻尼装置,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在气缸12上卧式安装并联一液压油缸23,通过一连杆17将它们并联在一起,在液压油缸端头设一定位螺母18,当玻璃钻孔机上的电磁阀换向推动气缸活塞杆26带动连杆向前运动,当与定位螺母靠上后,拖动油缸活塞杆13向前运动,由油缸产生的阻尼作用,使下钻头的进给速度平稳,是目前与玻璃钻孔机配套的最理想的气液阻尼装置。文档编号B28D1/14GK2217498SQ95233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钻孔机的气液阻尼装置,它具有气缸(12),气缸(12)内有气缸活塞(25),气缸活塞(25)连接气缸活塞杆(26),其特征是气缸(12)并联一油缸(23),通过气缸活塞杆(26)设一连杆(17),气缸活塞杆(26)端头与连杆(17)的一端相连,连杆(17)的另一端水平连接液压油缸活塞杆(13),液压油缸活塞杆(13)的端头设一定位螺母(18),连杆(17)的上端头连接齿条(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英史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皮革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