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芒果枝栽培灵芝和凤尾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5196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废弃芒果枝栽培灵芝和凤尾菇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操作复杂,成本较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废弃芒果枝栽培灵芝和凤尾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干燥、无霉变的废弃芒果枝切成10~20cm长,于生石灰水中浸泡;b、将辅料混合发酵,得到发酵培养料;c、将发酵培养料与菌种混合得到混合菌种料;d、挖栽培畦床;e、在栽培畦床内撒生石灰,铺一层稻草,再铺一层芒果枝,在芒果枝上撒混合菌种料,使混合菌种料填满芒果枝空隙,最后在上面铺稻草;f、根据菌种特性进行常规的发菌、出菇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栽培方法实现了废弃物再利用,开辟了食用菌栽培新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操作复杂,成本较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包括以下步骤:a、将干燥、无霉变的废弃芒果枝切成10~20cm长,于生石灰水中浸泡;b、将辅料混合发酵,得到发酵培养料;c、将发酵培养料与菌种混合得到混合菌种料;d、挖栽培畦床;e、在栽培畦床内撒生石灰,铺一层稻草,再铺一层芒果枝,在芒果枝上撒混合菌种料,使混合菌种料填满芒果枝空隙,最后在上面铺稻草;f、根据菌种特性进行常规的发菌、出菇管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栽培方法实现了废弃物再利用,开辟了食用菌栽培新资源。【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技术背景传统木腐食用菌栽培以阔叶树资源为主要栽培基质,但是我国森林覆盖率低、菇木林资源蓄积量偏少,现有菇木林资源分布不均衡,阔叶林资源少且林分质量不高,可利用的优良菇木树种比例偏低。随着袋料食用菌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造成对有限菇木资源过量消耗,菇林矛盾日益突出,在许多食用菌传统产区菇木林资源已呈负增长状态,甚至呈现阔叶林资源日益枯竭的趋势。另外,有些地区由于毁林开荒造田、毁林搞建设、营造经济林、过度采伐等也导致了菇木资源的严重消退,全国森林面积的18%为疏林地,这些都成为制约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加之近年来食用菌栽培原料的不断上涨,棉籽壳由3年前的800元/吨上涨到现在的2600元/吨,玉米芯由3年前400元/吨涨到现在的880元/吨,生产原料的极度上涨造成食用菌生产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不断压缩菇农的利润空间,使得食用菌投产比不断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因此,寻求食用菌栽培新资源,确保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现有的技术是采用发 酵和灭菌处理芒果枝叶来生产食用菌,由于芒果修枝量小,集中发酵和灭菌处理需要将果枝集中粉碎,操作复杂,需要专门的灭菌设备和燃料,增加了成本,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操作复杂,成本较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包括以下步骤:a、将干燥、无霉变的废弃芒果枝切成10-20cm长,于生石灰水中浸泡;b、将质量配比为玉米芯38-58%、棉籽壳10-30%、酒糟10-30%、麦麸10-20 %、蔗糖0.5%-I %、磷酸二氢钾0.5-1%、生石灰1%、石膏I %、发酵菌2%的辅料混合发酵,得到发酵培养料;C、将发酵培养料与菌种混合得到混合菌种料;d、选择地势平坦、郁闭度为70-90%的林园,在树行间挖深15-20cm,宽50-60cm的栽培畦床;e、在栽培日圭床内撒生石灰,先铺一层I-2cm厚的稻草,再铺一层10-15cm厚的芒果枝,然后在芒果枝上撒混合菌种料,最后在上面铺2-3cm厚的稻草;f.、根据菌种特性进行常规的发菌、出菇管理。其中,上述中,步骤a所述的干燥、无霉变,是指将完好的,没有被其它竞争性杂菌感染的芒果枝干燥至含水量为15-30%。其中,上述中,步骤a所述生石灰水的质量含量为3%-5%。其中,上述中,步骤a所述浸泡的时间为48-72小时。其中,上述中,步骤b所述辅料的质量配比优选为玉米芯50%、棉籽壳10%、酒糟20%、麦麸15%、蔗糖0.5%、磷酸二氢钾0.5%、生石灰1%、石膏I %、发酵菌2%。其中,上述中,步骤b所述的发酵菌为中药酵母菌、光大菌王发酵剂、EM菌剂中的一种;所述的发酵菌优选为中药酵母菌。其中,上述中,步骤b所述发酵的操作步骤为:将辅料按配比混合后,调水至含水量为60-65%,将混合物料堆成底宽1.0-1.5m、高0.8-1.2m、长不限的条形料堆,用稻草覆盖进行好氧发酵,当料内温度达到55°C以上,维持发酵36-48小时后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里外对翻、上下对翻,当料堆内温度再次超过55°C以上,保持发酵3 6-48小时后进行第二次翻堆,第二次翻堆后,料堆内温度再次超过55°C以上,再保持发酵36-48小时进行第三次翻堆,接着再继续发酵48小时,得到发酵培养料。其中,上述中,步骤c所述发酵培养料与食用菌菌种的质量比为1:1。其中,上述中,步骤e所述生石灰的用量为0.2 -0.3kg/m2。其中,上述中,步骤e所述混合菌种料的重量为芒果枝重量的30-40%。其中,上述中,步骤e所述的稻草是用质量含量为3-5%的生石灰水浸泡48-72小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利用废弃的芒果枝为基料栽培灵芝和凤尾菇,可部分或完全替代棉籽壳和杂木屑进行食用菌栽培,操作简单,不需要灭菌设备和燃料,发菌快,生物转化率较高,可降低生产成本20-30%,实现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延长了芒果产业链,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a、将干燥、无霉变的废弃芒果枝切成10-20cm长,于质量含量为3%-5%生石灰水中浸泡48-72小时;b、将质量配比为玉米芯38-58%、棉籽壳10-30%、酒糟10-30%、麦麸10-20 %、蔗糖0.5%-I %、磷酸二氢钾0.5-1%、生石灰1%、石膏I %、发酵菌2%的辅料混合发酵,得到发酵培养料;C、将发酵培养料与食用菌菌种按质量比为1:1混合得到混合菌种料;d、选择地势平坦、郁闭度为70-90%的林园,在树行间挖深15-20cm,宽50-60cm的栽培畦床;e、在栽培日圭床内撒生石灰,先铺一层I-2cm厚的稻草,再铺一层10-15cm厚的芒果枝,然后在芒果枝上撒混合菌种料,最后在上面铺2-3cm厚的稻草;其中混合菌种料的重量为芒果枝重量的30-40% ;所述的稻草是用质量含量为3-5%的生石灰水浸泡24 -48h ;f、根据菌种特性进行常规的发菌、出菇管理。其中,上述中,步骤a所述的干燥、无霉变,是指将完好的,没有被其它竞争性杂菌感染的芒果枝干燥至含水量为15-30%。步骤a使用生石灰浸泡,作用是使芒果枝吸水软化并去除部分单宁。其中,上述中,步骤b所述辅料的质量配比优选为玉米芯50%、棉籽壳10%、酒糟20%、麦麸15%、蔗糖0.5%、磷酸二氢钾0.5%、生石灰1%、石膏I %、发酵菌2%。其中,上述中,步骤b所述的酒糟是生产啤酒和白酒的废料。其中,上述中,步骤b所述的发酵菌为中药酵母菌、光大菌王发酵剂、EM菌剂中的一种;所述的发酵菌优选为中药酵母菌。其中,上述中,步骤b所述发酵的操作步骤为:将辅料按配比混合后,调水至含水量为60-65%,将混合物料堆成底宽1.0-1.5m、高0.8-1.2m、长不限的条形料堆,用稻草覆盖进行好氧发酵,当料内温度达到55°C以上,维持发酵36-48小时后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里外对翻、上下对翻,当料堆内温度再次超过55°C以上,保持发酵36-48小时后进行第二次翻堆,第二次翻堆后,料堆内温度再次超过55°C以上,再保持发酵36-48小时进行第三次翻堆,接着再继续发酵48小时,得到发酵培养料。`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65%,如果含水量太高,会导致培养料被细菌、霉菌等杂菌严重污染,如果含水量太低不利于菌丝生长。将辅料混合物堆高会容易升温,但堆得太宽和太高不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翻堆。翻堆时,上面料往下翻,下面料往上翻,里面料往外翻,外面料往里翻,这样才能让料充分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废弃芒果枝栽培灵芝和凤尾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干燥、无霉变的废弃芒果枝切成10~20cm长,于生石灰水中浸泡;b、将质量配比为玉米芯38~58%、棉籽壳10~30%、酒糟10~30%、麦麸10~20%、蔗糖0.5%~1%、磷酸二氢钾0.5~1%、生石灰1%、石膏1%、发酵菌2%的辅料混合发酵,得到发酵培养料;c、将发酵培养料与菌种混合得到混合菌种料;d、选择地势平坦、郁闭度为70~90%的林园,在树行间挖深15~20cm、宽50~60cm的栽培畦床;e、在栽培畦床内撒生石灰,先铺一层1~2cm厚的稻草,再铺一层10~15cm厚的芒果枝,然后在芒果枝上撒混合菌种料,最后在上面铺2~3cm厚的稻草;f、根据菌种特性进行常规的发菌、出菇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兵杨梅柳成益唐平甲卡拉铁滕志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