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压型零废液排放原子光谱或等离子体质谱进样系统,包括试样引入装置、雾化器和雾室,所述的试样引入装置主要由容器、与容器气密连接的容器盖、试样管和进样气管组成;所述的雾化器为具有内管和外管的双层结构,所述的内管为毛细管,在毛细管上套有一不锈钢管,该毛细管的一端伸出雾化器且气密地穿过试样引入装置中的容器盖伸入试样管内;所述雾化器喷口的内径为0.3~0.4mm,所述毛细管的外径为雾化器喷口内径的90~95%,所述毛细管靠近喷口一端的端头与喷口之间的距离为0.2~0.4mm;所述的雾室具有两个端口,其中一个端口与雾化器的外管气密性连接,另一个端口与原子光谱仪或等离子体质谱仪的进样端连接。【专利说明】气压型零废液排放原子光谱或等离子体质谱进样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样系统,具体涉及气压型零废液排放原子光谱或等离子体质谱进样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原子吸收光谱仪、等离子体质谱仪等分析仪器的进样系统主要包括试样引入装置、雾化器和雾室。但现有进样系统雾化器的雾化效率均不高,雾化效率通常在I?3%左右,因此雾化室除了开设有与雾器连接的端口以及与 ...
【技术保护点】
气压型零废液排放原子光谱或等离子体质谱进样系统,包括试样引入装置、雾化器和雾室(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样引入装置包括一容器(8)及与该容器(8)气密连接的容器盖(7),容器(8)内置有用于装样品溶液的试样管(10),进样气管(6)的一端气密地穿过容器盖(7)伸入容器(8)内,其另一端与进样气源(1)连接;所述的雾化器为具有内管和外管(15)的双层结构,外管(15)上连接有一载气管(11);所述的内管为毛细管(12),在毛细管(12)上套有一不锈钢管(13),该毛细管(12)的一端伸出雾化器且气密地穿过试样引入装置中的容器盖(7)伸入试样管(10)内;所述雾化器喷口(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必阳,邓秋芬,曾楚杰,冯金荣,朱平川,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