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合金板材中元素分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222682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04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试合金板材中元素分布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在测试板材中取直径10~20mm的板材作为测试样品,除某一表面外其余用胶粘剂密封。再按体积比为1︰(0.003~0.01)将浓度为20~50%的强酸溶液和氯化汞在玻璃容器中混合,得测试用溶液。然后取10ml测试用溶液于第1烧杯,称量测试样品质量m0,放入第1烧杯用超声波震荡搅拌30~240s,取出用蒸馏水冲洗,烘干,称量烘干后的测试样品质量m1。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得烧杯中测试溶液中各元素的浓度,可得第一次腐蚀掉的厚度△H1和各元素的浓度;重复测试过程,直到测试样品被全部腐蚀,即得合金板材中元素分布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准确测试合金板材中元素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试合金板材中元素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是:步骤一、在待测试的板材中截取直径为10~20mm和厚度与板材相同的样品,除样品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外,其余表面采用胶粘剂进行密封,制得测试样品;步骤二、取浓度为20~50%强酸溶液于玻璃容器中,再向玻璃容器中加入强酸溶液体积0.3~1%的氯化汞,制得测试用溶液;步骤三、取10ml测试用溶液于第1烧杯中,称量和记录测试样品质量m0,将称量后的测试样品放入第1烧杯中,采用超声波震荡搅拌,震荡搅拌时间为30~240s,取出用蒸馏水冲洗,烘干;再称量和记录第1次腐蚀后的测试样品质量m1,根据第1次腐蚀前后测试样品的质量差△m1=?m0?m1,通过反应面积和待测试的板材密度计算出第1次腐蚀掉的厚度△H1;然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得第1烧杯中测试用溶液中各元素的浓度;步骤四、取10ml测试用溶液于第2烧杯中,将第1次腐蚀后的测试样品放入第2烧杯中,采用超声波震荡搅拌,震荡搅拌时间为30~240s,取出用蒸馏水冲洗,烘干;再称量和记录第2次腐蚀后的测试样品质量m2,根据第2次腐蚀前后测试样品的质量差△m2=?m1?m2,通过反应面积和待测试的板材密度计算出第2次腐蚀掉的厚度△H2;然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得第2烧杯中测试用溶液中的各元素的浓度;步骤五、重复步骤四所述的方法,进行第3次、……、第n?1次的测试;第n次的测试方法是:即取10ml测试用溶液于第n烧杯中,将第n?1次腐蚀后的测试样品放入第n烧杯中,采用超声波震荡搅拌,震荡搅拌时间为30~240s,测试样品被全部腐蚀,取出密封测试样品用环氧树脂AB胶用蒸馏水冲洗,烘干;再称量和记录第n次腐蚀后的密封测试样品用环氧树脂AB胶mn,根据第n次腐蚀前的测试样品和腐蚀后的密封测试样品环氧树脂AB胶的质量差△mn=mn?1?mn,通过反应面积和待测试的板材密度计算出第n次腐蚀掉的厚度△Hn;然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得第n烧杯中测试用溶液中各元素的浓度;步骤六、根据步骤三~步骤五依次得到所腐蚀掉的厚度△H1、△H2、……、△Hn,再根据第1烧杯、第2烧杯、……、第n烧杯中测试用溶液中各元素的浓度,得到测试样品沿厚度△H1、△H2、……、△Hn方向上所对应的各元素的分布情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远志赵超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