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小玲专利>正文

顶撞摆击式联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32495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联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杠杆摆动结构、以顶撞作为方式的机械联动器。产品由左压架、杆架、右销轮三个模块组成,包括滑轮、轮销、可调轮座、开口销、下定螺母、上定螺母、紧定螺母、垫圈、杠臂、铰销座、铰销等十四种零件,产品克服公知联动装置结构庞大、控制复杂、操作繁琐等缺陷,形成了一种具有结构精悍、用途广泛、适应性广等特点的机械摆击联动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多种设备群体作业场合,尤其是能够适应密集型精微机械作业的使用需要,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有实施简单、制造简易的优点,所形成产品结构美观大方,坚实耐用,市场空间广阔,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和经济附加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联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杠杆摆动结构、以顶撞作为方式的机械联动器。产品由左压架、杆架、右销轮三个模块组成,包括滑轮、轮销、可调轮座、开口销、下定螺母、上定螺母、紧定螺母、垫圈、杠臂、铰销座、铰销等十四种零件,产品克服公知联动装置结构庞大、控制复杂、操作繁琐等缺陷,形成了一种具有结构精悍、用途广泛、适应性广等特点的机械摆击联动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多种设备群体作业场合,尤其是能够适应密集型精微机械作业的使用需要,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实施简单、制造简易的优点,所形成产品结构美观大方,坚实耐用,市场空间广阔,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和经济附加价值。【专利说明】顶撞摆击式联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联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杠杆摆动结构、以顶撞作为方式的机械联动器。
技术介绍
联动器,是指一种在机械群作业中,当一个设备发生变化时,使另外一个或多个设备跟着发生变化的装置。目前公知的联动器,一般由计算机、继电器、电动机、冲压机床等多种装置联合组成,其中,计算机主要用于联动控制,继电器、电动机、冲压机床等主要为计算机发出的指令提供相应的物理动力。这样公知的联动器虽然可以实现机械联动的目的,但设备庞大,控制繁琐复杂,许多原本简单的联动变化,变得需要臃肿的装置,需要高精尖的设备,从而造成了物力和空间资源的浪费,影响到现有公知联动装置的使用功能,以及其适应范围和社会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公知联动器设备庞大、控制复杂、使用繁琐等缺陷,向公众提供一种独特的机械联动装置。该装置除了能够像公知联动设备一样,使相关联的设备发生联动变化之外,还可以大幅降低设备体积和造价,减少操作上的繁琐,以最简易的机械实现准确的联动效应,从而提高了联动装置的使用功能、适应范围和社会经济价值。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I)将产品分为左压架、杆架、右销轮三个模块来设计,其中,右销轮模块用于接受初始联动设备发送过来的联动信号和联动能量;杆架模块用于传递右销轮接受的联动信号,并用于改变联动能量的速度和力量;左压架模块用于将联动信号和联动能量传送给下一个联动设备; ⑵设计一可调轮座零件作为左压架模块的主体零件,实现该模块与被联动设备之间的距离调节功能; ⑶在左压架模块中,设计一滑座零件作为产品与被联动设备之间的接触介体,且使联动能量的输出具备垂直撞击和斜边倾压两种形式; ⑷设计一杠臂零件作为杆架模块的主体零件,使被传递的联动能量在该模块中得到速度和力量方面的改变; (5)设计一铰销零件,作为杠臂零件传递联动能量的支点; (6)设计一铰销座零件,使铰销零件能够在外部机架上得到固定; (7)在杠臂零件的一端,设置一滑轮座,以便安装连结右销轮模块; (8)在杠臂零件的另一端,设置一调节座,以便安装连结左压架模块; ⑶在右销轮模块中,设计一滑轮作为该模块的主体零件,以便该模块能够以顶撞和侧压两种方式接受外部传递过来的联动信号和联动能量。通过上述一系列技术方案的实施,本专利技术产品除了具有与公知联动器相同的优点之外,还可以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⑴结构精悍一一整个产品仅由左压架、杆架、右销轮三个模块组成,零件不超过十五个,即可将接受联动信号、传递联动能量、改变动力速度、改变动力力量、输送联动信号、输出联动力量等联动功能于一体,结构精焊。⑵用途广泛——产品除了可传递联动信号之外,还可以通过可调轮座的调节和铰销位置的调整,实现联动能量运动冲程、联动能量运动速度、联动能量发送频率等方面的控制,用途广泛。⑶适应性广——产品以其结构精简、控制冲程、控制速度、控制频率的精良特发,可广泛应用于多种设备群体作业场合,尤其是能够适应密集型精微机械作业的使用需要,适应性广。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实施简单、制造简易的优点,所形成产品结构美观大方,坚实耐用,市场空间广阔,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和经济附加价值。下面,结合一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产品组织结构示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左压架模块零件示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可调支座零件结构示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杆架模块零件示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杠臂零件结构示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铰销座零件结构局部剖示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铰销零件结构示例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右销轮模块零件示例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产品装配示例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产品应用示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作为一项产品制造的技术方案,通过相应组织结构的有机结合,可以使本方案得到具体实施。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产品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产品由左压架、杆架、右销轮三个模块组成,其中,左压架模块,由滑轮、轮销、可调轮座、开口销、下定螺母、上定螺母六种零件组成,杆架模块由紧定螺母、垫圈、杠臂、铰销座、铰销五种零件组成,右销轮模块,由开口销、滑轮、轮销三种零件组成。实施例中,每种零件都有其具体的形态,左压架模块所属各零件的形态如图2所/Jn ο图2中,按照标号顺序排列的零件依次是:滑轮零件(I)、轮销零件(2)、可调轮座零件(3)、开口销零件(4)、下定螺母零件(5)、上定螺母零件(6),每种零件的数量各I。在左压架模块中,结构比较特殊的为可调轮座零件(3),该零件结构如图3所示。图3中,可调轮座零件(3)结构包括座耳(7)、轮销孔(8)、座底(9)、座杆倒圆(10)、调节螺杆(11)、螺杆顶面(12)六个组成部分,其中,座耳(7)、轮销孔(8)的数量各2,其它组成部分的数量各I ;在成品零件中,轮销孔(8)位于座耳(7)的垂直中心线上,座底(9)、座杆倒圆(10)、调节螺杆(11)、螺杆顶面(12)四个组成部分自下而上依次串连排列。实施过程中,可调轮座零件(3)使用合金结构钢或优质碳素钢制造;制造所形成的成品零件,其最大长度值与其最大宽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1.1到1: 1.2之间;其最大长度值与其最大高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3.9到1:4.3之间。杆架模块所属各零件形态如图4所示。图4中,按照标号顺序排列的零件依次是:紧定螺母零件(13)、垫圈零件(14)、杠臂零件(15)、铰销座零件(16)、铰销零件(17),每种零件的数量各I。杆架模块中,结构比较特殊的有杠臂零件(15)、铰销座零件(16)和铰销零件(17)。杠臂零件(15)结构如图5所示。图5中,杠臂零件(15)结构包括滑轮座(18)、滑轮座耳(19)、轮销孔(20)、杠杆(21)、铰销孔(22)、调节座(23)、调节孔(24)、杠杆斜面(25)八个组成部分,其中,滑轮座耳(19)的数量为2,其它组成部分的数量各I ;在成品零件中,滑轮座(18)、调节座(23)分别位于杠杆(21)的两端,杠杆斜面(25)位于杠杆(21)与调节座(23)的顶面交接处,铰销孔(22 )位于杠杆(21)靠调节座(23 ) 一端的五分之二处,调节孔(24)位于调节座(23 )水平中心线上,且调节孔(24)轴心线与杠杆(21)水平中心线垂直相交。实施过程中,杠臂零件(15)使用合金结构钢制造;制造所形成的成品零件,其最大宽度值与其最大长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撞摆击式联动器,由左压架、杆架、右销轮三个模块组成,其特征是:⑴?所述的左压架模块,由滑轮、轮销、可调轮座、开口销、下定螺母、上定螺母六种零件组成,每种零件的数量各1;⑵?所述的杆架模块,由紧定螺母、垫圈、杠臂、铰销座、铰销五种零件组成,每种零件的数量各1;⑶?所述杆架模块中的杠臂零件,其结构包括滑轮座、滑轮座耳、轮销孔、杠杆、铰销孔、调节座、调节孔、杠杆斜面八个组成部分,其中,滑轮座耳的数量为2,其它组成部分的数量各1;在成品零件中,滑轮座、调节座分别位于杠杆的两端,杠杆斜面位于杠杆与调节座的顶面交接处,铰销孔位于杠杆靠调节座一端的五分之二处,调节孔位于调节座水平中心线上,且调节孔轴心线与杠杆水平中心线垂直相交;⑷?所述的右销轮模块,由开口销、滑轮、轮销三种零件组成,每种零件的数量各1;⑸?在成型产品中,所述杆架模块的铰销座零件,在同模块所属铰销零件的贯穿套嵌下,置于杠臂零件的一侧,且与置于杠臂零件另一侧的垫圈零件、紧定螺母零件相对应;⑹?在成型产品中,所述右销轮模块中的滑轮零件,通过同模块所属轮销零件的贯穿套嵌,固定在杆架模块所属杠臂零件的二个滑轮座耳之间,且该滑轮零件轴心线与杠臂零件轮销孔轴心线重合;⑺?在成型产品中,所述左压架模块中的滑轮零件,通过同模块所属轮销零件的贯穿套嵌,固定在同模块所属可调轮座零件上,且该滑轮零件轴心线与可调轮座零件轴心线相互垂直交叉;⑻?在成型产品中,所述左压架模块中的可调轮座零件,以套嵌方式贯穿固定在杆架模块杠臂零件中调节孔中,且在左压架模块下定螺母零件、上定螺母零件的相互紧定下,实现自身零件与杠臂零件之间的垂直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郑小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