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门联动机构和随车起重机,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油门联动机构包括操作杆、多路阀、发动机、位置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多路阀包括阀主体和主阀芯。阀主体上开设有通孔,主阀芯贯穿于通孔、且可相对阀主体轴向运动。主阀芯的一端与操作杆的一端铰接。位置检测单元设置于主阀芯的另一端。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主阀芯的位置信号,并将位置信号转化为传感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根据传感信号发送相应的电压信号给发动机、控制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用于向多路阀提供液压油。油门联动机构使操作者在操作操作杆的同时,能够联动控制发动机的转速,从而控制发动机供油的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而言,涉及油门联动机构和随车起重机。
技术介绍
目前,随车起重机地面操作机型,在随车起重机中占有主流地位。这种类型的随车起重机的操作方式是操作者站立在地面,靠双手进行吊机动作的操作,同时进行发动机油门控制实现速度快慢的控制。由于操作者既要操作吊机动作,又要控制油门,导致操作非常不便。特别是在同时进行多个吊机动作操作时,更是无法准确有效地控制。另外,由于油门大小和吊机动作之间的匹配都是依赖人为控制,每个操作者的认知水平和习惯都不相同,导致协调同步的程度很不一致,致使在很多操作过程中,能量损耗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门联动机构和随车起重机,其旨在解决现有的随车起重机中吊机操作和油门操作独立进行、协调困难、操作困难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门联动机构包括操作杆、多路阀和发动机,还包括位置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多路阀包括阀主体和主阀芯;所述阀主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主阀芯贯穿于所述通孔、且可相对所述阀主体轴向运动;所述主阀芯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位置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主阀芯的另一端;所述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主阀芯的位置信号,并将所述位置信号转化为传感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感信号发送相应的电压信号给所述发动机、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所述发动机用于向所述多路阀提供液压油。进一步地,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包括磁源元件和磁感元件;所述磁源元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主阀芯的另一端;所述磁感元件相对所述阀主体固定安装、且与所述磁源元件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油门联动机构还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固定安装于所述阀主体的外表面、且罩设于所述磁源元件;所述磁感元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内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油门联动机构还包括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固定安装于所述阀主体的外表面、且罩设于所述主阀芯连接所述操作杆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经过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盖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杆对应所述开口的位置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开口的内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油门联动机构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主阀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位置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主阀芯位于所述阀主体内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一环槽、第二环槽、第三环槽、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所述第一环槽、所述第二环槽和所述第三环槽依次间隔开设;所述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轴孔和所述第三轴孔均垂直所述主阀芯的轴线、且贯穿所述主阀芯;所述第一轴孔位于所述第一环槽相对所述第三环槽的另一侧、且于所述第一环槽连通;所述第二轴孔位于所述第二环槽的一侧、且于所述第二环槽连通;所述第二轴孔用于连接油泵;所述第三轴孔位于所述第三环槽相对所述第一环槽的另一侧、且于所述第三环槽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阀主体上开设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所述多路阀还包括流量控制阀芯;所述流量控制阀芯设置在所述阀主体上、且与所述第二环槽相对;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环槽相对;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环槽相对;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流量控制阀芯连通,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对应所述第一环槽与所述第二环槽之间的部分;所述第四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流量控制阀芯连通,所述第四通道的另一端对应所述第二环槽与所述第三环槽之间的部分;所述第五通道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一轴孔相对所述第一环槽的另一侧,所述第五通道的另一端对应所述第三轴孔相对所述第三环槽的另一侧;所述第六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五通道连通;所述第六通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油箱。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一种随车起重机包括上述油门联动机构。进一步地,随车起重机还包括油泵和油箱;所述油泵与所述多路阀连通,用于给所述多路阀输送液压油;所述油箱与所述多路阀连通,用于回收所述多路阀输出的液压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门联动机构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电控的方式实现操作杆与油门联动,结构简单、摈弃了传统的复杂的机械传动结构,减小了所需占用的空间,使操作者在操作操作杆的同时,能够联动控制发动机的转速,从而控制发动机供油的流量。相比现有的随车起重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随车起重机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上述油门联动机构,能够实现操作杆与油门的联动操作,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控制性能,而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油门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油门联动机构的原理框图。图3为图1中的主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多路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的油门联动机构在第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的油门联动机构在第二种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油门联动机构;110-操作杆;111-转轴;120-多路阀;121-阀主体;122-主阀芯;1211-第一油口;1212-第二油口;1213-第一通道;1214-第二通道;1215-第三通道;1216-第四通道;1217-第五通道;1218-第六通道;1221-第一环槽;1222-第二环槽;1223-第三环槽;1224-第一轴孔;1225-第二轴孔;1226-第三轴孔;123-流量控制阀芯;1231-弹簧座;1232-弹簧;1233-流量控制部;130-位置检测单元;131-磁源元件;132-磁感元件;140-第一端盖;150-第二端盖;160-连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门联动机构,包括操作杆、多路阀和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多路阀包括阀主体和主阀芯;所述阀主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主阀芯贯穿于所述通孔、且可相对所述阀主体轴向运动;所述主阀芯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位置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主阀芯的另一端;所述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主阀芯的位置信号,并将所述位置信号转化为传感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感信号发送相应的电压信号给所述发动机、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所述发动机用于向所述多路阀提供液压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门联动机构,包括操作杆、多路阀和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多路阀包括阀主体和主阀芯;所述阀主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主阀芯贯穿于所述通孔、且可相对所述阀主体轴向运动;所述主阀芯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位置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主阀芯的另一端;所述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主阀芯的位置信号,并将所述位置信号转化为传感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感信号发送相应的电压信号给所述发动机、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所述发动机用于向所述多路阀提供液压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门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包括磁源元件和磁感元件;所述磁源元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主阀芯的另一端;所述磁感元件相对所述阀主体固定安装、且与所述磁源元件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门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门联动机构还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固定安装于所述阀主体的外表面、且罩设于所述磁源元件;所述磁感元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内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门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门联动机构还包括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固定安装于所述阀主体的外表面、且罩设于所述主阀芯连接所述操作杆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经过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盖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门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对应所述开口的位置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开口的内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门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门联动机构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主阀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位置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门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顾明明,高金祥,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帕尔菲格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