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称六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768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称六杆机构,包括机架、四个动力杆、五个活动杆、一个移动副、四个转动副、六个活动副,其中机架、动力杆I、动力杆II、活动杆I、活动杆II、活动杆III和转动副I、转动副II、活动副I、活动副II、活动副III、活动副IV、移动副构成第一个六杆机构,机架、动力杆III、动力杆IV、活动杆IV、活动杆V、活动杆III和转动副III、转动副IV、活动副V、活动副VI、移动副构成第二个六杆机构。第一个六杆机构和第二个六杆机构以活动杆III、移动副为中心轴对称。该机构的特点是能够将四个动力杆的逆时针或顺时针的摆动转化为活动杆III的平行移动。本新型实用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对称型结构能够提高机构的稳定性和运动的流畅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六杆传动机构,属于机械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在机械设计领域中,机械的传动部分设计会遇到将摆动转换为平行移动的问题,一般是采用摇杆滑块四杆机构,这样的机构能够实现将摆动转换为平行移动,但是摇杆滑块四杆机构只能将ー处摆动转换为平行移动,不能实现将多处摆动集中转换为同一处平行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ー种将摆动转换为平行移动的机构,可以将多处摆动转化为同一处平行移动,实现机械设计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实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六杆机构包括机架、五个活动杆件及其对称部分、连接杆件的转动副与移动畐IJ。所述杆件中动カ杆1(1)、活动杆1(14)、活动杆111(3)、活动杆11(5)、动カ杆11(7)与机架(15)构成单侧的六杆机构,动カ杆1¥(12)、活动杆¥(13)、活动杆111(3)、活动杆IV(S)、动カ杆III (9)与机架(15)构成另外一侧六杆机构。杆件连接处移动副(4)为移动副,其他连接处均为转动副。所述的转动副中转动副I⑵、转动副II (6)、转动副III (10)、转动副IV(Il)为固定铰支,其他处均为自由转动副。所述机构的特征是机架(15)、动カ杆I (I)、动カ杆II (7)、活动杆I (14)、活动杆II (5)、活动杆III (3)、转动副I (2)、转动副II (6)、活动副1(16)、活动副11(17)、活动副111(18)、活动副IV(19)、移动副⑷构成第一个六杆机构,机架(15)、动カ杆III (9)、动カ杆IV(12)、活动杆1¥(8)、活动杆¥(13)、活动杆III (3)、活动副II(17)、活动副III (18)、活动副V(20)、活动副VI (21)、移动副⑷构成第二个六杆机构;第一个六杆机构和第二个六杆机构以活动杆III (3)、移动副(4)为中心轴对称;可以将动カ杆I⑴、动カ杆II (7)、动カ杆III (9)、动カ杆IV(12)中的任意一个或几个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摆动转化为活动杆III (3)的平行移动;几个动カ杆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时,动カ杆I(I)和动カ杆11(7)的摆动方向相同,动カ杆111(9)和动カ杆IV(12)的摆动方向相同,动カ杆I (I)和动カ杆IV(12)的摆动方向相反,动カ杆II (7)和动カ杆III (9)的摆动方向相反。本新型实用是ー种六杆机构,其优点和功效在于机构具有对称部分,提高了机构的稳定性和运动的流畅性。其中机构以活动杆III(3)为中心轴对称分布,杆件中动カ杆I (I)、活动杆I (14)、活动杆II (5)、动カ杆II (7)分别和动カ杆IV(12)、活动杆V(13)、活动杆IV(8)、动カ杆III (9)对称,各个转动副亦呈对称分布。附图说明图1是本新型实用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具体标号如下1-动カ杆I ;2-转动副I ;3-活动杆III ;4-移动副;5-活动杆II ;6--转动副II ;7-动カ杆II ;8-活动杆IV ;9-动カ杆 III;10——转动副III ;11——转动副IV ;12——动カ杆IV ;13——活动杆V ;14——活动杆I ;15——机架;16——活动副I ;17——活动副II ;18——活动副III ;19——活动副IV ;20——活动副V ;21——活动副VI。具体实施方式该机构中动カ杆件动カ杆I (I)、动カ杆II (7)、动カ杆III (9)和动カ杆IV(12)中任意一个动カ杆件和几个动カ杆件的摆动均可实现将摆动转换为活动杆111(3)的平行移动。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例1: 一个杆件的摆动当动カ杆II (7)绕转动副II (6)顺时针摆动ー个角度,于是活动副IV(19)受到カ的作用向右运动,同时带动活动杆II (5)做平面运动,而活动杆II (5)的平面运动使活动副111(18)受到カ的作用向右运动,同时带动活动杆111(3)向右平行移动。这样就实现了摆动到平行移动的转换。实例2 :四个杆件的摆动当四个杆件中动カ杆I (I)顺时针摆动ー个角度,动カ杆II (7)顺时针摆动ー个角度,动カ杆111(9)逆时针摆动ー个角度,动カ杆IV (12)逆时针摆动ー个角度,于是活动副I (16)、活动副IV(19)、活动副V(20)、活动副VI (21)分别受到动カ杆I (I)、动カ杆II (7)、动カ杆III (9)、动カ杆IV(12)力的作用均向右运动,同时分别带动活动杆I (14)、活动杆11(5)、活动杆1¥(8)、活动杆¥(13)做平面运动,而活动杆1(14)和活动杆V(13)使活动副11(17)受到カ的作用向右运动,活动杆11(5)和活动杆IV(8)使活动副111(18)受到カ的作用向右运动,这样活动杆111(3)受到两端力的共同作用向右平行移动。这样实现了多处摆动到同一处平行移动的转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称六杆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5)、活动杆I(14)、活动杆II(5)、活动杆III(3)、活动杆IV(8)、活动杆V(13)、动力杆I(1)、动力杆II(7)、动力杆III(9)、动力杆IV(12)、移动副(4)、转动副I(2)、转动副II(6)、转动副III(10)、转动副IV(11)、活动副I(16)、活动副II(17)、活动副III(18)、活动副IV(19)、活动副V(20)、活动副VI(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称六杆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5)、活动杆I (14)、活动杆II (5)、活动杆III (3)、活动杆IV (8)、活动杆V(13)、动力杆I (I)、动力杆II (7)、动力杆III (9)、动力杆IV(12)、移动副⑷、转动副I⑵、转动副II (6)、转动副III (10)、转动副IV(Il)、活动副I (16)、活动副II (17)、活动副III (18)、活动副IV(19)、活动副V(20)、活动副VI (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称六杆机构,其特征是机架(15)、动力杆1(1)、动力杆II (7)、活动杆I (14)、活动杆II (5)、活动杆III (3)、转动副I (2)、转动副II (6)、活动副I(16)、活动副II (17)、活动副III (18)、活动副IV(19)、移动副⑷构成第一个六杆机构,机架(15)、动力杆III (9)、动力杆IV(12)、活动杆1¥(8)、活动杆¥(13)、活动杆III (3)、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煊潘海兵米海川卢晓文张莹升杨凯兰兴付潘军璋王立冬陈鹏彭超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