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2771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包括压坡模具、分别设置在压坡模具两侧的输入传送带和输出传送带以及用于转移保持器的机械手总成,并且机械手总成包括安装于转动装置上,且用于将输入传送带上待压坡的保持器转移至压坡模具上的第一机械手总成,以及安装于转动装置上用于将完成压坡的保持器转移至输出传送带上的第二机械手总成。该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中机械手总成使得机械手转移保持器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由于第一机械手总成和第二机械手总成均安装在转动装置上,转动装置的安装成本和维护成本显著低于昂贵的滚珠丝杠机构,因而采用转动式的机械手总成可以有效降低机械手总成的安装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包括压坡模具、分别设置在压坡模具两侧的输入传送带和输出传送带以及用于转移保持器的机械手总成,并且机械手总成包括安装于转动装置上,且用于将输入传送带上待压坡的保持器转移至压坡模具上的第一机械手总成,以及安装于转动装置上用于将完成压坡的保持器转移至输出传送带上的第二机械手总成。该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中机械手总成使得机械手转移保持器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由于第一机械手总成和第二机械手总成均安装在转动装置上,转动装置的安装成本和维护成本显著低于昂贵的滚珠丝杠机构,因而采用转动式的机械手总成可以有效降低机械手总成的安装和维护成本。【专利说明】一种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
技术介绍
在圆锥、球面滚子轴承的保持器生产的过程中涉及一道对保持器压坡的生产工序,该工序的生产线中一般包括压坡模具,压坡模具的两侧为用于运输保持器的传送带,当保持器被运输到压坡模具附近位置时,需要机械手将待压坡的保持器夹取并放置到压坡模具上;当保持器在压坡模具上完成压坡之后,需要机械手总成将完成压坡工序的保持器取下并放置在传送带上,以使其流向下一工序。目前压坡工序中的机械手普遍采用左右移动式机械手总成来完成保持器的送料和抓取过程,这需要在压坡模具的一侧设置一条较长的移动轨道,移动轨道上设置有一个机械手总成,机械手总成在移动轨道上左右移动来实现对保持器的运送。但是左右移动式机械手总成需要游走于压坡模具两侧的传送带之间,其移动的行程较长,并且需要独自完成将保持器放置到压坡模具上和从压坡模具上移走保持器的工作,因而运送效率低,并且左右移动式机械手实用的移动滚珠丝杠成本昂贵,设备维护成本较高,并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其定位精度会降低,这就容易导致保持器送料不到位,最终出现保持器废品率增高,机械手总成和压坡模具损坏等问题。因此,如何能够提高机械手总成运送保持器的效率,并且降低机械手的安装和维护成本,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以便能够提高机械手运送保持器的效率,并且能够降低机械手的安装和维护的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包括压坡模具、分别设置在所述压坡模具两侧的输入传送带和输出传送带以及用于转移保持器的机械手总成,并且所述机械手总成包括安装于转动装置上,且用于将输入传送带上待压坡的保持器转移至压坡模具上的第一机械手总成,以及安装于转动装置上用于将完成压坡的保持器转移至输出传送带上的第二机械手总成。优选的,所述第一机械手总成和所述第二机械手总成安装于同一转动装置上,且所述第一机械手和所述第二机械手之间的夹角为所述输入传送带和所述输出传送带夹角的一半。优选的,所述输入传送带和所述输出传送带夹角为180°,所述第一机械手总成和所述第二机械手总成之间的夹角为90°。优选的,所述第一机械手总成安装在靠近所述输入传送带的转动装置上,所述第二机械手总成安装在靠近所述输出传送带的转动装置上。优选的,所述输入传送带和所述输出传送带夹角为180°,所述第一机械手和所述第二机械手相对安装于所述压坡模具的两侧。优选的,所述第一机械手总成和所述第二机械手总成结构相同,且具体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装置上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具有竖直方向上的安装杆;套设于所述安装杆上的上下气缸;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上下气缸上的机械臂;设置于所述机械臂另一端用于夹取保持器的夹爪。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为旋转气缸或步进电机。由于本专利技术中所提供的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中机械手总成包括第一机械手总成和第二机械手总成,并且第一机械手总成用于将输入传送带上待压坡的保持器转移至压坡模具上,第二机械手总成用于将完成压坡的保持器转移至输出传送带上,相比于目前左右移动式的机械手总成,不仅增加了机械手总成的数量,同时还进行了机械手总成的分工,这就使得机械手转移保持器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机械手总成和第二机械手总成均安装在转动装置上,通过转动装置带动机械手往复运动来实现转移保持器的目的,转动装置的安装成本和维护成本显著低于昂贵的滚珠丝杠机构,因而采用转动式的机械手总成可以有效降低机械手总成的安装和维护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另一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的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的主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图5中所示的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的主视示意图;图7为图5中所示的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另一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图7中所示的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的主视示意图。其中,I为压坡模具,2为输入传送带,3为输出传送带,4为保持器,5为第一机械手总成,6为第二机械手总成,7为安装架,8为安装杆,9为上下气缸,10为转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以便能够提高机械手运送保持器的效率,并且能够降低机械手的安装和维护的成本。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中,包括压坡模具1、分别设置在压坡模具I两侧的输入传送带2和输出传送带3以及用于转移保持器4的机械手总成,其中压坡模具I包括模具本体和用于对保持器4施加压力的冲压机构,输入传送带2主要用于将未压坡的保持器4从上道工序传送至压坡工序,输出传送带3主要用于将完成压坡的保持器4从压坡工序传送至下一工序,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的核心改进点在于,上述机械手总成包括第一机械手总成5和第二机械手总成6,其中第一机械手总成5和第二机械手总成6均安装在转动装置10上,并且可实现在水平面内的旋转,其中第一机械手总成5用于将输入传送带2上的待压坡的保持器4转移至压坡模具I上,第二机械手总成6用于将完成压坡的保持器4转移到输出传送带3上。由于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中机械手总成包括第一机械手总成5和第二机械手总成6,并且第一机械手总成5用于将输入传送带2上待压坡的保持器转移至压坡模具I上,第二机械手总成6用于将完成压坡的保持器4转移至输出传送带3上,相比于目前左右移动式的机械手总成,本实施例中的压坡工序生产线中不仅增加了机械手总成的数量,同时还进行了机械手总成的分工,这就使得机械手转移保持器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机械手总成5和第二机械手总成6均安装在转动装置10上,通过转动装置10带动机械手往复运动来实现转移保持器4的目的,转动装置10的安装成本和维护成本显著低于昂贵的滚珠丝杠机构,因而采用转动式的机械手总成可以有效降低机械手总成的安装和维护成本。其中上述实施例中的转动装置可以有多种选择,只要可以带动第一机械手总成5和第二机械手总成6在水平面内进行转动,并能进行精确定位即可,例如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保持器压坡工序生产线,包括压坡模具(1)、分别设置在所述压坡模具(1)两侧的输入传送带(2)和输出传送带(3)以及用于转移保持器(4)的机械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总成包括安装于转动装置(10)上,且用于将输入传送带(2)上待压坡的保持器(4)转移至压坡模具(1)上的第一机械手总成(5),以及安装于转动装置(10)上用于将完成压坡的保持器(4)转移至输出传送带(3)上的第二机械手总成(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培振郑广辉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市金帝保持器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