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砖用压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1221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砖用压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模框,上模在模框的上方,下模在模框的下方,模框位置固定,上模、下模可相对模框上下移动,下模支撑于机架上,油缸下端固连上模梁,上模梁下面固连上模上端,上模下端部可活动进出于模框的模腔中,若干呈间隔设置的芯柱设于模框的模腔中,芯柱活动穿过下模顶板并露出于下膜顶板上面,芯柱座板处于模框的下方,芯柱下端固连芯柱座板上面,下膜活动穿过芯柱座板,芯柱座板的上、下至少一面连于弹性体的一端,弹性体另一端位置固定,弹性体至少为两个以上的偶数,对应的两个弹性体以下膜为中心呈对称设置。本例结构简单、脱膜容易、芯柱不会断裂和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墙体材料用压制模具,尤其是一种空 心砖和空心砌块坯材的压制模具。
技术介绍
我国耕地面积日益紧张,为保护耕地、降低能耗,建设部 提出了禁止烧结砖和实心砖,用新型免烧结空心砖代替使用二 千多年的烧结实心砖,这种空心砖或砌块的生产主要采用震压 式和静压式砖坯压制机,然这种静压式压制机工作时脱模困 难、芯柱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心砖用压制模具, 该空心砖用压制模具结构简单、脱膜容易、芯柱不会断裂和操 作方便。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 心砖用压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模框,上模在模框的上方, 下模在模框的下方,模框位置固定,上模、下模可相对模框上下移动,下模支撑于机架上,油缸下端固连上模梁,上模梁下 面固连上模上端,上模下端部可活动进出于模框的模腔中,若 干呈间隔设置的芯柱设于模框的模腔中,芯柱活动穿过下模顶板并露出于下膜顶板上面,芯柱座板处于模框的下方,芯柱下 端固连芯柱座板上面,下膜活动穿过芯柱座板,芯柱座板的上、 下至少一面连于弹性体的一端,弹性体另一端位置固定,弹性 体至少为两个以上的偶数,对应的两个弹性体以下膜为中心呈 对称设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芯柱座板的上面连于两个弹性体的下端,两个弹性体的上 端位置分别固定于模框中。芯柱座板的上面连于四个弹性体的下端,四个弹性体的上 端位置分别固定于模框中。芯柱座板的下面支撑连于两个弹性体的上端,两个弹性体 下端位置分别固定于机架上。芯柱座板的下面支撑连于四个弹性体的上端,四个弹性体 下端位置分别固定于机架上弹性体可为弹簧、气缸或油缸。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芯柱在压制时随上模下移,可提高 压制效率,减少芯柱摩擦和内部压应力,防止芯柱断裂;芯柱 和模框可产生相对移动,形成芯柱和模框两次脱模、减少下模脱模阻力,有利于提高机组工作速度,提高效率,降低功率消 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 一种空心砖用压制模具,包括上模7、下模1,和模框6,上模7在模框6的上方,下模1在模框6的下方, 模框6位置固定,上模7、下模1可相对模框6上下移动,下 模l支撑于机架上,油缸9下端固连上模梁8,上模梁8下面 固连上模7上端,上模7下端部可活动进出于模框6的模腔中, 若干呈间隔设置的芯柱5设于模框6的模腔中,芯柱活动穿过下模顶板并露出于下膜顶板上面,芯柱座板处于模框的下方, 芯柱下端固连芯柱座板4上面,下膜活动穿过芯柱座板,芯柱 座板的上、下至少一面连于弹性体的一端,弹性体3另一端位 置固定,弹性体至少为两个以上的偶数,对应的两个弹性体以 下膜为中心呈对称设置。芯柱座板的上面连于两个弹性体的下端,两个弹性体的上 端位置分别固定于模框中。芯柱座板的上面连于四个弹性体的下端,四个弹性体的上 端位置分别固定于模框中。芯柱座板的下面支撑连于两个弹性体的上端,两个弹性体 下端位置分别固定于机架上。芯柱座板的下面支撑连于四个弹性体的上端,四个弹性体 下端位置分别固定于机架上弹性体可为弹簧、气缸或油缸。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图l所示压制过程(此过程上模7下行和下膜1不动)油缸9上行,模框6内加入配制好的空心砖物料,油缸9 下行,带动上模梁8、上模7下行压縮物料,当压縮物料的同 时,上模推动芯柱5同时下移(物料不动,物料置于下模顶板 上面的模腔中)、芯柱座板4同时一起下移,弹性体受压縮或 拉伸(保持有回复力),以此保持芯柱内压力不致过载,同时 使弹性体产生的压力全部由物料承受,提高物料的密度。当上 模7压制到一定高度后,空心砖坯压制完成。这时,上模7 上行回位。脱模过程下模推动砖坯上行,砖坯先与模腔壁产生滑移,完成一次 脱模,这时下模、砖坯、芯柱和芯柱座板一起上行。当芯柱上 行到芯柱座板与模框相接时,芯柱上行动作到位。砖坯与芯柱 间产生滑移(弹性体的回复力存在),砖坯相对芯柱拔出,产 生二次脱模。下模继续上行将砖坯推出模框完成脱模。为下一 工作循环作准备。权利要求1. 一种空心砖用压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模框,上模在模框的上方,下模在模框的下方,模框位置固定,上模、下模可相对模框上下移动,下模支撑于机架上,油缸下端固连上模梁,上模梁下面固连上模上端,上模下端部可活动进出于模框的模腔中,其特征是若干呈间隔设置的芯柱设于模框的模腔中,芯柱活动穿过下模顶板并露出于下膜顶板上面,芯柱座板处于模框的下方,芯柱下端固连芯柱座板上面,下膜活动穿过芯柱座板,芯柱座板的上、下至少一面连于弹性体的一端,弹性体另一端位置固定,弹性体至少为两个以上的偶数,对应的两个弹性体以下膜为中心呈对称设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砖用压制模具,其特征是 芯柱座板的上面连于两个弹性体的下端,两个弹性体的上端位 置分别固定于模框中。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砖用压制模具,其特征是: 芯柱座板的上面连于四个弹性体的下端,四个弹性体的上端位 置分别固定于模框中。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砖用压制模具,其特征是: 芯柱座板的下面支撑连于两个弹性体的上端,两个弹性体下端 位置分别固定于机架上。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砖用压制模具,其特征是: 芯柱座板的下面支撑连于四个弹性体的上端,四个弹性体下端 位置分别固定于机架上。6.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4或5所述的空心砖用压制模 具,其特征是弹性体为弹簧。7.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4或5所述的空心砖用压制模 具,其特征是弹性体为气缸。8.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4或5所述的空心砖用压制模 具,其特征是弹性体为油缸。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砖用压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模框,上模在模框的上方,下模在模框的下方,模框位置固定,上模、下模可相对模框上下移动,下模支撑于机架上,油缸下端固连上模梁,上模梁下面固连上模上端,上模下端部可活动进出于模框的模腔中,若干呈间隔设置的芯柱设于模框的模腔中,芯柱活动穿过下模顶板并露出于下膜顶板上面,芯柱座板处于模框的下方,芯柱下端固连芯柱座板上面,下膜活动穿过芯柱座板,芯柱座板的上、下至少一面连于弹性体的一端,弹性体另一端位置固定,弹性体至少为两个以上的偶数,对应的两个弹性体以下膜为中心呈对称设置。本例结构简单、脱膜容易、芯柱不会断裂和操作方便。文档编号B28B3/26GK101450507SQ20071019107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徐嘉梁, 毛河山 申请人:昆山市升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心砖用压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模框,上模在模框的上方,下模在模框的下方,模框位置固定,上模、下模可相对模框上下移动,下模支撑于机架上,油缸下端固连上模梁,上模梁下面固连上模上端,上模下端部可活动进出于模框的模腔中,其特征是:若干呈间隔设置的芯柱设于模框的模腔中,芯柱活动穿过下模顶板并露出于下膜顶板上面,芯柱座板处于模框的下方,芯柱下端固连芯柱座板上面,下膜活动穿过芯柱座板,芯柱座板的上、下至少一面连于弹性体的一端,弹性体另一端位置固定,弹性体至少为两个以上的偶数,对应的两个弹性体以下膜为中心呈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嘉梁毛河山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升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