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搅料机构的制砖机布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0997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或加工成型制品的设备,制砖机,特别是一种具有搅料机构的制砖机布料机构,包括布料车和搅料机构,布料车具有料框,其结构要点为:搅料机构包括复数个搅拌轴和动力机构,各搅拌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转动件上,使转动件转动后,各搅拌轴转动形成柱体,且搅拌轴两端的转动件的分别支承在两侧的料框上,动力机构与转动件传动连接。制砖机布料机构的搅料机构的搅拌轴的两端固定于转动件上从而加强的搅拌轴的刚性,使搅拌轴在搅拌砖料时不易损坏,从而既能够实现快速布料,搅料机构又不易损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处理或加工成型制品的设备,制砖机,特别是一种具 有搅料机构的制砖机布料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制砖机的布料机构具有料斗和布料车,布料车具有料框。料斗内 的砖料倒入料框内,布料车移动将料框内的砖料填充入制砖模腔内,由于制砖 模腔是通过模板分割的复数个模腔,由于砖的厚度较小,模板之间的间距也较 小,填料深度大,而且砖料具有粘性,这样,当布料车将料框内的砖料推入砖 的模腔内时,由于模板之间的间距较小而导致砖料填充的速度较慢,甚至于在 模腔的模板之间堆积堵塞模腔的开口,使砖料难以均匀填实模腔,在模腔内形成空洞。申请人在此之前申请的一项中国专利,专利号200420024585.2,公 开了一种制砖机的布料机构,该布料机构具有搅料机构,搅料机构包括搅料杆 和转轴,搅料杆是沿转轴的轴向分布在转轴上,从而对料框内的砖料搅拌疏松, 实现快速落料,使砖料在模腔内填实。但是,这样的搅料机构的搅料杆由于是 沿转轴的轴向垂直分布在转轴上,其一端为固定,另一端悬伸,因此,搅料杆 的刚性较差,在搅拌时搅料杆经常会出现弯曲或断裂,从而影响砖料的填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实现快速布料,保证 成型砖质量,同时搅料机构的刚性又好,不易损坏的具有搅料机构的制砖机布 料机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具有搅料机构的制砖机布料机构,包括布料车和搅料机构,布料车具有料框,其结构要点为搅料机构包括复数个搅拌轴和动力机构,各搅拌轴的两端 分别固定在转动件上,使转动件转动后,各搅拌轴转动形成柱体,且搅拌轴两 端的转动件的分别支承在两侧的料框上,动力机构与转动件传动连接。这样,通过动力机构带动转动件转动,从而使转动件上固定的搅拌轴转动, 搅拌料框内的砖料,加速砖料的填充速度,实现快速落料,同时,由于,搅拌 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转动件上,从而加强了搅拌轴的刚性,使搅拌轴在搅拌砖 料时不易损坏。具有既能够实现快速布料,搅料机构又不易损坏的特点。本技术的结构可以具体为搅料机构具有2 8根搅拌轴。搅料机构的搅拌轴的数量可以根据制砖机的大小而定,具体可以选择2 8 根搅料轴,其中以4根为最佳。搅拌轴固定在转动件上,通过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搅拌轴转动,该转动件的 形状可以具体为转动件为一种圓盘形,各搅拌轴或者相互平行固定于圓盘的四周,或者为 空间交叉的固定于圓盘的四周。这样,当搅拌轴相互平行固定于圓盘的四周时,搅拌轴转动形成圓柱体; 当搅拌轴空间交叉的固定于圓盘的四周时,搅拌轴转动形成两端大中间小的圓 锥体。转动件为一种叉形,各搅拌轴或者相互平行固定于各支叉的端部,或者空间交叉的固定于各支叉的端部。叉形的转动件支叉的数量根据搅拌轴的数量来定,当具有四根搅拌轴时,为"十"字叉形,当具有六根搅拌轴时为字叉形,当具有八根搅拌轴时为"米"字叉形。当然,转动件还可以是其它的形状,如各种的多边形,异形等等。 搅拌轴或者为一种横截面为多边形的轴体,或者为一种角钢,且角钢的凹面朝向搅拌轴的旋转中心。这样搅拌轴采用这种多边形的轴和角钢,可以在搅拌时使搅拌轴与砖料的搅拌接触面较大,使搅拌轴的搅拌效果更好。综上所述,本技术较之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制砖机布料机构的搅 料机构的搅拌轴的两端固定于转动件上从而加强的搅拌轴的刚性,使搅拌轴在 搅拌砖料时不易损坏,从而既能够实现快速布料,搅料机构又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图1的局部仰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其中,l布料车 ll料框 2搅料机构 21搅拌轴 22动力机构 23 转动件。具体实施方式最佳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3,具有搅料机构的制砖机布料机构,包括布料车1和 搅料机构2,布料车1具有料框11,搅料机构2包括复数个搅拌轴21和动力机 构22,各搅拌轴2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转动件23上,使转动件23转动后,各 搅拌轴21转动形成柱体,且搅拌轴21两端的转动件23的分别支承在两侧的料 框ll上,动力机构22与转动件23传动连接。转动件23为"十"字叉形,具 有四根搅拌轴21,两端分别固定于支叉的端部并相互平行,从而搅拌轴21转 动形成圓柱体搅拌轴为横截面为多边形的轴体。参照图4,另外,各搅拌轴的两端还可以是空间交叉的固定于"十"字叉 形转动件23的支叉上。本技术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权利要求1.具有搅料机构的制砖机布料机构,包括布料车(1)和搅料机构(2),布料车(1)具有料框(11),其特征在于,搅料机构(2)包括复数个搅拌轴(21)和动力机构(22),各搅拌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转动件(23)上,使转动件(23)转动后,各搅拌轴转动形成柱体,且搅拌轴两端的转动件(23)的中心分别支承在两侧的料框(11)上,动力机构(22)与转动件(23)传动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搅料机构的制砖机布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搅料机构(2 )具有2 8根搅拌轴(2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搅料机构的制砖机布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转动件(23)为一种圓盘形,各搅拌轴(21)或者相互平行固定于圓盘 的四周,或者为空间的交叉固定于圓盘的四周。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搅料机构的制砖机布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转动件(23〗为一种叉形,各搅拌轴(21)或者相互平行固定于各支叉 的端部,或者空间的交叉固定于各支叉的端部。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搅料机构的制砖机布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搅拌轴(21 )或者为一种横截面为多边形的轴体,或者为一种角钢,且 角钢的凹面朝向搅拌轴的旋转中心。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处理或加工成型制品的设备,制砖机,特别是一种具有搅料机构的制砖机布料机构,包括布料车和搅料机构,布料车具有料框,其结构要点为搅料机构包括复数个搅拌轴和动力机构,各搅拌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转动件上,使转动件转动后,各搅拌轴转动形成柱体,且搅拌轴两端的转动件的分别支承在两侧的料框上,动力机构与转动件传动连接。制砖机布料机构的搅料机构的搅拌轴的两端固定于转动件上从而加强的搅拌轴的刚性,使搅拌轴在搅拌砖料时不易损坏,从而既能够实现快速布料,搅料机构又不易损坏。文档编号B28B13/00GK201067948SQ200720006308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9日专利技术者李良光, 琳 王 申请人: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搅料机构的制砖机布料机构,包括布料车(1)和搅料机构(2),布料车(1)具有料框(11),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2)包括复数个搅拌轴(21)和动力机构(22),各搅拌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转动件(23)上,使转动件(23)转动后,各搅拌轴转动形成柱体,且搅拌轴两端的转动件(23)的中心分别支承在两侧的料框(11)上,动力机构(22)与转动件(23)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光王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