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谦专利>正文

小型连续挤压移动式蜂窝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990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小型连续挤压移动式蜂窝煤机是蜂窝煤成型机械。其结构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它采用了端面凸轮机构,组成了单立柱连续上挤压式。结构小巧、节省材料、在工作中能消除旧机成型的瞬时冲击噪音。由于在机器的底部安装有四个车轮,故整机不须固定安装、移动方便。本机尤其适于农村个体户使用。生产效率为每分钟30—50块。(*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蜂窝煤成型机。现有的蜂窝煤机,多数为四柱立式。其主要特征是冲压式的,由于冲压型耗用功率大(5.5-10KW)、且瞬间产生的压力在10吨以上。但是其中一部分力量被一根刚度较大的弹簧所吸收,电动机的无功损失较大。旧机以四根立柱作支架、加之与其匹配的其它零件一起,所占空间也较大。相应的原材料消耗也多。(一台旧机单机消耗2.5-1.5吨材料),由此看来旧机确属用料多、成本高的产品。此外,由于旧机总高度无法压缩,重心也就无法下移。在使用中,由于频繁的冲击负荷,使机器震动严重,噪声过大。故零件的使用寿命也被缩短噪声高达90-100分贝。环境污染严重。且旧机器皆为固定安装式。本技术的目的是降低旧机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噪音,节省机器制造的原材料及便于机器的转移。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该机构的下部装有一套蜗轮蜗杆(1),蜗轮蜗杆(1)与立轴(2)固定联接,立轴(2)、转盘齿轮(3)、导向架(8)固定联接,顶盘(20)是靠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端面凸轮(9)作上下动作、模筒(12)、(19)与转盘齿轮(3)固定联接。本技术的优点是生产过程中噪音大大降低,约在40分贝以下。整机尺寸也大为减小,节省了原材料。不须固定安装,能随意移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新型蜂窝煤机底部装有四个车轮(18)、一个拉把(17)以便于整机移动、动力由一台3-4.5KW电动机传递给一对蜗轮蜗杆(1),以顺时针方向作连续旋转。(取消了旧机的间歇机构)。通过立轴(2)与上部装配在一起的双孔或三孔转盘齿轮(3),以每分钟15-25转的工作速度旋转转盘齿轮(3)与料斗(5)下部的一个小齿轮(4)相啮合,使料斗(5)内的刮煤器(6)转动加料。两至三个顶杆(7)装在立轴(2)中间的导向架(8)上,顶杆(7)下部的滚轮(14)沿端面凸轮(9)的端面与上部转盘齿轮(3)同步旋转。顶杆(7)随转盘齿轮(3)转到端面凸轮(9)的最低点时,为加料位置,中间点时为挤压成型位置,最高点时为将蜂窝煤推出模筒位置。9-16根圆柱芯棒(16)固定在模筒(12)底部。模筒(12)(19)固定在转盘(3)上,在顶杆(7)与滚轮(14)间装一蝶形弹簧(15)。模筒内的顶盘(20)既是挤煤的上挤受力件也是顶杆(7)的导向件,模筒底部在一根φ5-8的钢丝弹簧(21)作用下,使顶杆(7)作完一次挤压过程后重新复位。转盘齿轮(3)与小齿轮(10)啮合速比为12,连杆(13)使主轴上端的一个压模板(11)盖住模筒(12)的上口,当上下挤压终了时压模板(11)重新回升起始点。转盘(3)上可以有两个或三个不同规格(φ102-125)的模筒(12)(19),每转一周有两次或三次上下挤压过程,因而每分钟能生产30-50块蜂窝煤。附图为结构原理图。零件的序号名称如下1、蜗轮蜗杆 8、导向架 15、蝶形弹簧2、立 轴 9、端面凸轮 16、圆柱芯棒3、转盘齿轮 10、齿 轮 17、车 把4、齿 轮 11、压模板 18、车轮5、料 斗 12、立 轴 19、模 筒6、刮煤器 13、连 杆 20、顶 盘7、顶 杆 14、滚 轮 21、弹 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连续挤压可移动式蜂窝煤机,它是由动力源、机架、顶杆机构和进出料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该机构的下部装有一套蜗轮蜗杆(1),蜗轮蜗杆(1)与立轴(2)固定联接,立轴(2)、转盘齿轮(3)、导向架(8)固定联接,顶盘(20)是靠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端面凸轮(9)作上下动作、模筒(12)、(19)与转盘齿轮(3)固定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连续挤压可移动式蜂窝煤机,它是由动力源、机架、顶杆机构和进出料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该机构的下部装有一套蜗轮蜗杆(1),蜗轮蜗杆(1)与立轴(2)固定联接,立轴(2)、转盘齿轮(3)、导向架(8)固定联接,顶盘(20)是靠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端面凸轮(9)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谦
申请(专利权)人:谢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