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模具的等静压模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864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陶瓷模具的等静压模芯,其特征在于:将承压板(3)内嵌于主体腔(6)内并与其内边缘相接;固定并焊封缝隙;承压胶(5)覆盖承压板(3)和焊缝(2)。(*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陶瓷模具的等静压模芯,尤其是采用将承压板内嵌于主体腔内并与其上边缘相接、固定并焊封缝隙、承压胶覆盖承压面和焊缝的等静压模芯。陶瓷模具总成含模框、电磁座、模芯、推顶板、底座等部分,模芯由下模芯和上模芯组成。在飞速发展的陶瓷行业中,如何生产高质量的瓷砖,不仅是瓷砖生产的重要突破口,更是市场和消费者的迫切需要。这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压出密度均匀的瓷砖砖胚。于是,等静压模具应运而生。一直以来,陶瓷模具的等静压上模芯主要采取在整体钢板基础上钻孔、打通、封胶、灌油、封口等方法制造。但是,这种制造方法所制造出的等静压模芯,存在加工复杂、油孔曲折、油压传递慢和砖胚密度不理想等缺点,严重影响了瓷砖的质量。因而等静压模芯的生产加工技术成为陶瓷模具的关键技术。多年来,国内外许多陶瓷模具生产厂家都想尽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改进等静压模芯的生产加工技术,但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意大利最近有一项技术,是采用在上下两块钢板的基础上钻孔、挖沟、封胶、灌油、合体、封口等方法制造陶瓷模具等静压模芯。这种方法虽然克服了加工复杂、油孔曲折、油压传递慢和砖胚密度不理想等缺点,但却密度用于合体的密封胶价格很高,使得等静压模芯的制造成本与价格成倍增加,大大阻碍了这项技术的应用。中国专利号00207858.9公布的“一种瓷砖等静压模具”专利,由钢基体、油腔、弹性体等组成,对解决鼓包和脱胶有一定效果。这项专利如果采用优质密封胶,则与意大利技术一样会造成制造成本与价格成倍增加,如果采用一般的密封胶,则解决不了漏油问题。因此,陶瓷行业特别是瓷砖生产行业迫切需要简捷、廉价地解决陶瓷模具现存问题的生产加工方法及其产品。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陶瓷模具等静压模芯。通过改善等静压模芯的结构,解决陶瓷模具现存问题,进而制造出符合陶瓷生产发展要求的模具产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陶瓷模具等静压模芯的结构包括将承压板内嵌于主体腔内并与其内边缘相接,固定并焊封缝隙,承压胶覆盖承压板和焊缝。将承压板内嵌于主体腔内并与其上边缘相接,指的是将陶瓷模具的等静压模芯设计成主体和承压板两部分,主体部分挖空成凹形并在凹腔底形成纵横贯通沟和固定座,带有液压孔和联接孔的承压板内嵌于主体腔内并与主体腔的上边缘相接,主体腔用于存油;固定并焊封缝隙,指的是将内嵌于主体腔内的承压板通过联接孔或其它联接形式固定在主体腔内的固定座上,承压板与主体腔内上边缘相接的缝隙由焊接方式密封;承压胶覆盖承压板和焊缝,指的是整个承压面由承压胶面和承压面边缘共同组成,承压胶面覆盖除承压面边缘外的绝大部分承压面,包括覆整个承压板和焊缝,承压板上联接件的顶端必须被承压胶覆盖。为使本技术适合于应用,承压面边缘可以是主体的一部分,也可以由堆焊而加工形成;承压板固定在主体腔内的固定座上的方式,可以是螺纹联接、键联接、花键联接、销联接、焊联接、粘接;由于承压板上联接件的顶端必须被承压胶面覆盖,因而联接孔最好是沉孔;从承压面边缘到承压板,可以是斜面、阶梯面、曲面或粗糙面。为进一步使本技术适合于应用,固定座的数量为1个~5,000个;承压胶的厚度为0.001厘米~8厘米;承压板的厚度为0.1厘米~18厘米;承压面边缘的宽度为0.001厘米~15厘米。本技术是对陶瓷模具的等静压模芯的重大改进,本技术未涉及的其它的陶瓷模具等静压模芯生产加工方法,如压胶方法、充油方法等等,都属于已有方法,这里不需展开。本技术提供的结构将等静压模芯设计成主体和承压板两部分,解决了油孔曲折和油压传递慢的问题;将焊缝设计在承压面下,能够在几乎不增加或极少增加制造成本与价格的条件下解决漏油问题;同时,不会削弱等静压模芯已有的优点。本技术的产品易于制造,不需要增加新的设备和人员;在压胶过程中易于快速、彻底地排锡;在充油过程中能快速、彻底地排尽空气。因此,由本技术提供的结构所制造的等静压模芯以及由它组成的模具,能够简捷、廉价、彻底解决瓷砖砖胚在压制过程中密度不理想的问题,进而有力地推动瓷砖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和发展。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看附图附图.表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所示的结构包括承压面边缘(1),焊缝(2),承压板(3),液压孔(4),承压胶(5),主体腔(6),主体(7),承压胶面(8),联接螺纹(9),固定座(10)。本技术提供的陶瓷模具等静压模芯包括将承压板(3)内嵌于主体腔(6)内并与其内边缘相接,固定并焊封缝隙,承压胶(5)覆盖承压板(3)和焊缝(2)。将承压板(3)内嵌于主体腔(6)内并与其上边缘相接,指的是将陶瓷模具的等静压模芯设计成主体(7)和承压板(3)两部分,主体(7)部分挖空成凹形并在凹腔底形成纵横贯通沟和固定座(10),带有液压孔(4)和联接孔的承压板(3)内嵌于主体腔(6)内并与主体腔(6)的上边缘相接,主体腔(6)用于存油;固定并焊封缝隙,指的是将内嵌于主体腔(6)内的承压板(3)通过联接孔或其它联接形式固定在主体腔(6)内的固定座(10)上,承压板(3)与主体腔(6)内上边缘相接的缝隙由焊接方式密封;承压胶(5)覆盖承压板(3)和焊缝(2),指的是整个承压面由承压胶面(8)和承压面边缘(1)共同组成,承压胶面(8)覆盖除承压面边缘(1)外的绝大部分承压面,包括覆整个承压板(3)和焊缝(2),承压板(3)上联接件(10)的顶端必须被承压胶(5)覆盖。本技术属改进性质,其保护范围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变化形式。当然,凹腔底部的纵横贯通沟可以设计得尽可能宽大,存油的主体腔(6)内尽量采用圆弧形状这样利于油压快速传递;固定座(10)可以是圆柱形、方形、椭圆形或其它形状;主体腔(6)内填充的物质,除了油以外,还可以是水、空气或其它可流动性物质。等等,这些变化形式同样也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陶瓷模具的等静压模芯,其特征在于将承压板(3)内嵌于主体腔(6)内并与其内边缘相接;固定并焊封缝隙;承压胶(5)覆盖承压板(3)和焊缝(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模具的等静压模芯,其特征在于将陶瓷模具的等静压模芯设计成主体(7)和承压板(3)两部分,主体(7)部分挖空成凹形并在凹腔底形成纵横贯通沟和固定座(10),带有液压孔(4)和联接孔的承压板(3)内嵌于主体腔(6)内并与主体腔(6)的上边缘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模具的等静压模芯,其特征在于将内嵌于主体腔(6)内的承压板(3)通过联接孔或其它联接形式固定在主体腔(6)内的固定座(10)上,承压板(3)与主体腔(6)内上边缘相接的缝隙由焊接方式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模具的等静压模芯,其特征在于整个承压面由承压胶面(8)和承压面边缘(1)共同组成,承压胶面(8)覆盖除承压面边缘(1)外的绝大部分承压面,包括覆整个承压板(3)和焊缝(2),承压板(3)上联接件(10)的顶端被承压胶(5)覆盖。承压面边缘可以是主体的一部分,也可以由堆焊而加工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模具的等静压模芯,其特征在于承压面边缘(1)可以是主体的一部分,也可以由堆焊而加工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云龙罗志云曹宇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市新鹏程陶业有限公司曹宇徐云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