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伟潮专利>正文

一种压砖机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842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压砖机的模具,包括上模芯和下模芯,上模芯、下模芯于模框内模合,其中模框上设有若干个排粉孔。压制砖坯时,粉料中的气体和气体带出的粉料通过排粉孔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压砖机的模具进行简单的技术改造,减少压制瓷砖时产生的砖坯分层、边裂等质量问题,缩短压制成型所需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压力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压砖机的模具
技术介绍
陶瓷砖普遍采用干粉压制的方式成型,所用压砖机的模具包括上模芯、下模芯、刚性模框及推顶板和底板,底板与压砖机底座相连,推顶板与压砖机的顶出机构连接,上模芯、下模芯及模框形成封闭的型腔,于型腔内填充粉料,实施压制成型,然后顶出机构的推顶板上顶,把成型的砖坯顶出。随着陶瓷产品的技术更新,现普遍使用超微粉技术成型,粉末细小,所含空气量大,在压制过程中超微粉之间的气体不易排出,而且模框与模芯之间的间隙细小,加大气体排出的难度。气体排出时又会带走粉料,排气时间越长带走的粉料就过多,使砖块出现分层、边裂等缺陷,造成产品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陶瓷砖分层、边裂现象的压砖机的模具。一种压砖机的模具,包括上模芯和下模芯,上模芯、下模芯于模框内模合,其中模框上设有若干个排粉孔。排粉孔与上模芯、下模芯的模合面相对,孔径大小为6~15mm,排粉孔之间的距离间隔为10~100mm。模框内壁与上模芯、下模芯之间设有侧板。侧板设有与上模芯、下模芯的模合面相对的导气槽,导气槽与模框上的排粉孔连通。导气槽的槽宽大小为0.2~0.6mm,导气槽的距离间隔为10~100mm。侧板于与模框接触的一侧设有连通各排粉孔和导气槽的连通槽。侧板于与砖坯接触的一侧设有脱模斜度和排气槽。脱模斜度的倾斜角为1°30′~2°,成型面上设有合金材料制成的耐磨壁。本技术对现有压砖机的模具进行简单的技术改造,减少压制瓷砖时产生的砖坯分层、边裂等质量问题,缩短压制成型所需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总图;图2是本技术的模框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模框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模框侧视图;图5是图4中A的放大图; 图6是本技术的侧板与砖坯接触一侧的平面视图;图7是图6中B-B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压砖机的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上模芯2和下模芯3,上模芯2、下模芯3于模框5内模合,模框5内周边上镶有侧板4,上模芯2通过上磁吸板1固定于压砖机的上动梁15,下模芯3通过下模磁吸座8固定于模具推顶板10,下模磁吸座8与模具底板12之间设有可调节模具总体高度的磁座垫板9。模框5通过支柱7固定于模具底板12,模具推顶板10上设有锁块13,锁块13与压砖机底板16上的拉杆14相连接。推顶板10与压砖机的顶出机构相连接,上模芯2、下模芯3、模框5及模框5周边的侧板4形成封闭的型腔,于型腔内填充粉料,实施压制成型,然后顶出机构的推顶板10上顶,把成型的砖坯顶出。为了避免模具被粉尘侵入,影响砖坯厚度不一,模具底板12上设有防尘罩11,防止粉尘进入推顶板10与底板12之间。如图2至5所示,模框5与上模芯2、下模芯3的模合面相对位置处设有气体和粉料排出的排粉孔51,排粉孔51的孔径大小为6~15mm,排粉孔51之间的距离间隔为10~100mm,根据压制的砖坯大小而适当调节。如图4和5所示,侧板4设有与上模芯2、下模芯3的模合面相对的导气槽41,导气槽41通过侧板4上的连通槽45与模框5上的排粉孔51连通,导气槽41的中心线与排粉孔51重合。压制砖坯时,型腔内粉料中的气体和气体带出的粉料通过导气槽41和排粉孔51排出型腔,从而减少了砖坯的分层或裂纹,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而粉料中的气体垂直从导气槽41和排粉孔51排出,又加快压制过程的完成,提高工作效率。如图6所示,导气槽41的槽宽大小为0.2~0.6mm,导气槽41的距离间隔为10~100mm。如图7所示,侧板4上设有脱模斜度42,倾斜角为1°30′~2°,这样减少了脱模时砖坯与侧板4之间的摩擦,使半成品砖坯能顺利脱离型腔。由于侧板4长期与粉料接触摩擦,容易磨损,为加强其耐磨性,延长模具使用时间,侧板4的成型面上镶有合金材料制成的耐磨壁43。侧板4与砖坯接触的一侧还设有排气槽44,提高模具的排气能力,减少侧板4与下模芯3的接触面积,防止下模芯3卡模。权利要求1.一种压砖机的模具,包括上模芯和下模芯,上模芯、下模芯于模框内模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上设有若干个排粉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砖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粉孔与上模芯、下模芯的模合面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砖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粉孔的孔径大小为6~15mm,排粉孔的距离间隔为10~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砖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内壁与上模芯、下模芯之间设有侧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压砖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设有与上模芯、下模芯的模合面相对的导气槽,导气槽与模框上的排粉孔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压砖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槽的槽宽大小为0.2~0.6mm,导气槽的距离间隔为10~100m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压砖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于与模框接触的一侧设有连通各排粉孔和导气槽的连通槽。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压砖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于与砖坯接触的一侧设有脱模斜度和排气槽。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压砖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斜度的倾斜角为1°30′~2°。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压砖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斜度的成型面上设有合金材料制成的耐磨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压砖机的模具,包括上模芯和下模芯,上模芯、下模芯于模框内模合,其中模框上设有若干个排粉孔。压制砖坯时,粉料中的气体和气体带出的粉料通过排粉孔排出,本技术对现有压砖机的模具进行简单的技术改造,减少压制瓷砖时产生的砖坯分层、边裂等质量问题,缩短压制成型所需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28B7/22GK2889674SQ20062005789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8日专利技术者刘伟潮 申请人:刘伟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砖机的模具,包括上模芯和下模芯,上模芯、下模芯于模框内模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上设有若干个排粉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潮
申请(专利权)人:刘伟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