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砖模具,至少包括底座、中框、上模以及与上模匹配的下模,其中上模包括上模连接板、上模垫以及上模芯,下模包括下模芯、下模垫以及下模连接板,中框上分布有大小、形状均相同的压砖腔室,砖坯位于压砖腔室内,压砖腔室上下通透且呈矩阵分布,压砖腔室的侧壁均为模板,所述的模板上与砖坯接触的一面均设有耐磨层,耐磨层的长度与模板的长度相同,且耐磨层与模板的外表面共面。该压砖模具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其耐磨性强,使用寿命长,解决了传统的压砖模具需要经常更换模板的缺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砖模具,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高强度压机上的耐磨模具。技术背景随着人们越来越倡导环保建筑,因此环保砖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目前的环保砖大多以粉煤灰、煤矸石、炉渣、冶炼渣和各种尾矿渣作主要原料,采用压砖机进行高压压制而成。采用环保砖既能避免了烧结过程中带来的高能量消耗,同时还可以对各种工业废渣进行二次利用。但是随着环保砖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因此对环保砖生产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压砖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倘若使用大功率压机来生产环保砖的话,由于压机的压力大,压机速度块,因此会对压砖模具造成很大的磨损,压砖模具的使用寿命收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限制了高强度压机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砖模具,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其耐磨性强,使用寿命长,解决了传统的压砖模具需要经常更换模板的缺点。实现本技术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砖模具,至少包括底座、中框、上模以及与上模匹配的下模,其中上模包括上模连接板、上模垫以及上模芯,下模包括下模芯、下模垫以及下模连接板,中框上分布有大小、形状均相同的压砖腔室,砖坯位于压砖腔室内,压砖腔室上下通透且呈矩阵分布,压砖腔室的侧壁均为模板,所述的模板上与砖坯接触的一面均设有耐磨层,耐磨层的长度与模板的长度相同,且耐磨层与模板的外表面共面。耐磨层镶嵌固定于模板上,耐磨层的厚度为4毫米。耐磨层的顶边和底边均呈阶梯状,模板上与顶边和底边对应的部位均设有凹槽,顶边和底边均位于凹槽内,耐磨层和模板之间设有黏胶。耐磨层位于模板的上部,其高度为60毫米。压砖腔室呈长方体状。模板由长模板和短模板组成,长模板和短模板之间相互垂直。压砖腔室设有48个,呈3*16矩阵分布。耐磨层的材质为耐磨强度为89的钨合金。本技术提供的压砖模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模板上与砖坯相接触的一面上均设有耐磨层,耐磨层位于模板的上部且通过镶嵌固定于模板上,因此当压机在压砖时,砖坯与耐磨层接触,不会对模板造成很大的损害,从而增加了模板的使用寿命,进而缩减了生产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提供的压砖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中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模板的剖视结构图;图中1-上模连接板,2-上模垫,3-上模芯,4-中框,5-长模板,6-短模板,7-砖还,8-耐磨层,9-下模芯,10-下模垫,11-下模连接板,12-底板,13-立柱,14-下支撑脚,15-压砖腔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具体的说明。本技术提供的压砖模具的整体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底座、中框4、上模以及与上模匹配的下模,上模安装于压机的压杆上,下模安装于底座上。底座包括底板12、立柱13、下支撑脚14、左右封板以及前后垫板,下支撑脚14和立柱13均固定于底板12上,下模中的下模连接板11通过立柱13和下支撑脚14固定于底板12上方,左右封板和前后垫板围绕在底座的左右两侧以及前后两面。上模包括上模连接板I、上模垫2以及上模芯3,下模包括下模芯9、下模垫10以及下模连接板11。中框4位于下模上,其结构如图2所示,中 框4上分布有大小、形状均相同的压砖腔室15,砖坯7位于压砖腔室15内,压砖腔室15上下通透且呈矩阵分布,在本实施例中压砖腔室15呈长方体状,且压砖腔室15设有48个,呈3*16矩阵分布。压砖腔室15的侧壁均为模板,模板由长模板5和短模板6组成,长模板5和短模板6之间相互垂直,共同包围而成压砖腔室15。所述的模板的结构如图3所示,模板上与砖坯7接触的一面均设有耐磨层8,耐磨层8的长度与模板的长度相同,且耐磨层8与模板的外表面共面。耐磨层8通过镶嵌固定于模板上,耐磨层8的顶边和底边均呈阶梯状,模板上与顶边和底边对应的部位均设有凹槽,顶边和底边均位于凹槽内,耐磨层8和模板之间设有黏胶。耐磨层8的厚度为4毫米;耐磨层8位于模板的上部,其高度为60毫米;耐磨层8的材质为钨合金,其耐磨强度为89。本技术提供的压砖模具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生产环保砖时,首先将中框向上运动,在中框上的压砖腔室内注入原料,达到预先设定的入料深度后即停止。然后压杆带动上模向下运动,上模芯插入原料中,上模在压砖腔室内将原料压制成砖坯,然后上模向上运动脱离压砖腔室并复位。中框向下运动,当中框的上表面和下模芯平行时中框停止下移,此时砖坯由抱砖器夹紧并移至输送带上。然后中框向上运动复位,以此循环进行生产。权利要求1.一种压砖模具,至少包括底座、中框、上模以及与上模匹配的下模,其中上模包括上模连接板、上模垫以及上模芯,下模包括下模芯、下模垫以及下模连接板,其特征在于中框上分布有大小、形状均相同的压砖腔室,砖坯位于压砖腔室内,压砖腔室上下通透且呈矩阵分布,压砖腔室的侧壁均为模板,所述的模板上与砖坯接触的一面均设有耐磨层,耐磨层的长度与模板的长度相同,且耐磨层与模板的外表面共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砖模具,其特征在于耐磨层镶嵌固定于模板上,耐磨层的厚度为4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砖模具,其特征在于耐磨层的顶边和底边均呈阶梯状,模板上与顶边和底边对应的部位均设有凹槽,顶边和底边均位于凹槽内,耐磨层和模板之间设有黏胶。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压砖模具,其特征在于耐磨层位于模板的上部,其高度为60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砖模具,其特征在于压砖腔室呈长方体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砖模具,其特征在于模板由长模板和短模板组成,长模板和短模板之间相互垂直。7.根据权利要求I或5所述的压砖模具,其特征在于压砖腔室设有48个,呈3*16矩阵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压砖模具,其特征在于耐磨层的材质为耐磨强度为89的钨合金。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砖模具,至少包括底座、中框、上模以及与上模匹配的下模,其中上模包括上模连接板、上模垫以及上模芯,下模包括下模芯、下模垫以及下模连接板,中框上分布有大小、形状均相同的压砖腔室,砖坯位于压砖腔室内,压砖腔室上下通透且呈矩阵分布,压砖腔室的侧壁均为模板,所述的模板上与砖坯接触的一面均设有耐磨层,耐磨层的长度与模板的长度相同,且耐磨层与模板的外表面共面。该压砖模具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其耐磨性强,使用寿命长,解决了传统的压砖模具需要经常更换模板的缺点。文档编号B28B3/04GK202656273SQ20122021680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邓正成, 方德胜, 张全国, 李成正 申请人:麻城市惠森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砖模具,至少包括底座、中框、上模以及与上模匹配的下模,其中上模包括上模连接板、上模垫以及上模芯,下模包括下模芯、下模垫以及下模连接板,其特征在于:中框上分布有大小、形状均相同的压砖腔室,砖坯位于压砖腔室内,压砖腔室上下通透且呈矩阵分布,压砖腔室的侧壁均为模板,所述的模板上与砖坯接触的一面均设有耐磨层,耐磨层的长度与模板的长度相同,且耐磨层与模板的外表面共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正成,方德胜,张全国,李成正,
申请(专利权)人:麻城市惠森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