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材料装入到压制陶瓷制品用的模具中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3726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将材料装入到压制陶瓷制品用的模具中的装置包括支承着其上支承有至少一个托盘的滑动架的支架和置于托盘前方的至少一条机动传送带,滑动架能在供给材料用的供给工位与装载材料用的装载工位之间往复式直线滑动。模具装载方法包括:将材料堆积到容纳托盘中和设置在托盘前方的至少一条机动传送带的顶部上;使托盘和传送带同时前进,传送带静止在模具的上方,移动托盘以使其位于模具的模腔之上,并利用重力来充填模腔,从而形成第一层材料;使托盘和静止的传送带同时回缩,并将传送带设置在模腔的下游边缘处;以及使托盘和传送带进一步回缩,传送带被致动而移动,以便将堆积在其顶部上的材料释放到模腔中,从而形成叠置在第一层上的第二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材料装入到压制陶瓷制品、尤其瓷砖用的模具中的方法及其相应的装载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的装载装置包括一活动滑动架,该滑动架设有一托盘,该托盘的内部由容纳粉末用的栅条所分割,并且被致动而在位于压制机的模具上游的、其中托盘由粉末充填的供给工位与位于压制机处的、其中托盘和栅条对齐且叠置在模具的阴部件的凹部上的装载工位之间平移运动。托盘和栅条在下游区域中打开,并搁置在与压制机的平面共面的滑动表面上。在用预定数量的粉末充填托盘之后,该托盘自供给工位朝着装载工位平移运动,同时模具的上部阳塞保持上升,而互补的下部阳塞则保持上升至与压制机的平面齐高的结构中,以便构成用于活动滑动架的托盘的连续滑动表面。当托盘相对于凹部对齐且叠置时,互补的阳塞下降,由此形成模腔,该模腔由自栅条掉落的粉末来充填。当带有空的托盘和栅条的滑动架返回至供给工位而供下一轮操作循环之用时,上部阳塞下降,以便压制装入到模具中的粉末状材料。此外,已知的装载装置包括一活动滑动架,该滑动架具有其上堆积有特定数量的粉末的机动传送带而不是托盘。滑动架朝着装载工位平移运动,将静止的传送带设置在模具的凹部上方,接着返回至供给工位;在这最后的行程中,传送带被致动而移动,以便将粉末释放到模具的凹部内。上述装置可获得由单层材料所构成的陶瓷制品。已知另一种所谓的双重装载装置,它可获得具有两层叠层的制品,例如下面一层构成本体,而上面一层则构成装饰。这些装置包括那些由用于容纳模制瓷砖的本体用的粉末的主托盘所构成的装置,主托盘的前方设有用于容纳模制瓷砖的装饰层用的粉末的辅助托盘。这两个托盘由同一个活动滑动架所支承,并可相互移进或移离。滑动架从两个托盘由相应的粉末充填时所处的供给工位朝着装载工位平移运动,以便主托盘相对于模具的凹部对齐和叠置,而辅助托盘则设置在所述凹部的下游。一旦粉末已落入到下方的模腔之中,则主托盘就空着朝着供给工位回缩;接着,辅助托盘也回缩,在此回缩期间,辅助托盘将第二层粉末堆积到早先装载的第一层上。当两个托盘返回至压制机上游时,模具的上部阳塞下降,以便压制瓷砖。这些传统的双重装载装置无法避免下列缺点,即它们速度缓慢且相当复杂而难以操作;它们实际上需要两次连续且独立的返回行程,每个行程均需要足够的时间,这样就会造成生产率低下。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在于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将材料装入到压制陶瓷制品用的模具中的方法及其相应的装置来消除已知装置中的上述缺点,该方法和装置可缩短执行装载所需的时间,加快速度和提高生产率。为实现此既定目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用简单、便于实施、使用安全、运行高效且成本相对低廉的结构来实现上述目标。在下文中将变得更加一目了然的这个目标和这个及其它的目的由一种用于将材料装入到压制陶瓷制品用的模具中的方法来得以实现,其特点在于,它包括将材料堆积到容纳托盘中和设置在托盘前方的至少一条机动传送带的顶部上;使托盘和传送带同时前进,传送带保持静止在模具的上方,移动托盘,以使其位于模具的模腔之上,并利用重力来充填模腔,从而形成第一层材料;使托盘和静止的传送带同时回缩,并将传送带设置在模腔的下游边缘处;以及使托盘和传送带进一步回缩,传送带被致动而移动,以便将堆积在其顶部上的材料释放到模腔中,从而形成叠置在第一层上的第二层。一种用于将材料装入到压制陶瓷制品用的模具中的装置,其特点在于,它包括支承着其上支承有至少一个托盘的滑动架的支架和设置在托盘前方的至少一条机动传送带,滑动架能在用于将材料供给到托盘中和传送带的顶部上的供给工位与用于装载模具的装载工位之间作往复式直线滑动运动,在装载工位中,托盘设置在模具的模腔之上,以便充填模腔,从而形成第一材料层,并且传送带保持静止在模腔的下游,传送带在滑动架的回缩行程中被致动而移动,以便将堆积在传送带上的材料释放到模腔中,以便形成叠置在第一层上的第二层。附图简介从下面对仅仅以非限制性例子的形式示出在附图中的、一种用于将材料装入到压制陶瓷制品用的模具中的方法及其相应的装置的一较佳(但不唯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特征及优点将会变得一目了然,在这些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装置的细节处于第一运行结构中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细节处于第二运行结构中的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细节处于第三运行结构中的示意图。实施例的详述请参阅附图,标号1总的表示本专利技术用于将材料装入到压制陶瓷制品用的模具中的装置。该装置1设置在模制瓷砖P用的压制机2的上游,它包括与滑动架3相关联的支架T;该滑动架支承着托盘4,该托盘设有用于容纳模制材料M的内部栅条5。机动传送带6设置在托盘4的前方,其顶部适于接纳预定数量的模制材料N。压制机2包括下模部分和上模部分,该下模部分由阴模部分7构成,在该阴模部分中设有凹部8,该凹部由互补的阳塞9向下封闭,该阳塞在凹部8中垂直移动,以便界定用于模制瓷砖P的模腔10,上模部分执行垂直平移运动,并支承着适于压制装入到模腔10中的粉末、以便获得瓷砖P的阳塞11。因压制机纯属传统类型,故仅仅示意性地示出了压制机2的结构。支架T包括两块彼此相对的横向板12,滑动架3被引导在这两块板之间藉由传统类型的直线引导装置和电动机装置(未图示)作往复式直线运动;托盘4和传送带6与滑动架3一同刚性移动。滑动架3在位于压制机2的上游、用于将模制和/或装饰材料M和N分别供给到托盘4中和传送带6上的供给工位与位于压缩机2处、用于以叠层方式将材料M和N装入到模腔10中的装载工位之间移动。供给工位包括由支架T所形成的、用于支承第一料斗13的结构,该第一料斗的开口藉由由第一气缸14所构成的流体动力致动器所控制;该料斗适于用预定数量的材料M来充填托盘4。料斗13设有适于促进材料M卸入到托盘内的振动装置(未图示),并藉由配料管15从上方被充填,该配料管由第一电动机16致动,以便沿着一横过装置1的杆(未图示)滑动。供给工位还包括第二料斗17,该料斗也设有振动装置(未图示),并且其开口藉由由第二气缸18所构成的流体动力致动器所控制;该第二料斗适于将材料N堆积到传送带16的顶部上。料斗17的内部藉由允许以一种区分方式来分配其中的材料N的诸分隔件分割成诸部分,并藉由三个容器19从上方被充填,这三个容器由支架20所支承,该支架由电动机22致动,以便沿着一横向杆21滑动,并适于将诸容器19置于其中料斗17被分割的不同部分处,以便获得多色效果。每个容器19可独立地沿着各自笔直的纵向导轨23滑动,这些导轨彼此平行且由支架20所支承,并且每个容器通过相应的、由第三气缸24所构成的致动装置的致动而移动。各容器19的出口藉由控制材料N的配量用的机动滚筒25在向下区域中封闭;滚筒25可具有不同的轮廓。为图示简单起见,图2没有示出置于托盘4和栅条5之上的第一料斗13和置于传送带6之上、容器19之下的第二料斗17。此外,滑动架3设有其开口受控的辅助托盘26;该辅助托盘也具有振动装置(未图示),并设置在传送带6的前方,以便容纳附加数量的模制材料。有利地,装置1包括将模制而成的瓷砖P推离压制机2的推动件27、以及被设计用来清除压制区域中的材料残渣的刷子28、刮刀等。标号29表示与阴模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材料装入到压制陶瓷制品用的模具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将材料堆积到容纳托盘中和设置在所述托盘前方的至少一条机动传送带的顶部上;使所述托盘和所述传送带同时前进,所述传送带静止在所述模具的上方,移动所述托盘,以使其位于所述模具的模腔之上,并利用重力来充填所述模腔,从而形成第一层材料;使托盘和静止的传送带同时回缩,并将传送带设置在所述模腔的下游边缘处;以及使托盘和传送带进一步回缩,所述传送带被致动而移动,以便将堆积在其顶部上的材料释放到模腔中,从而形成叠置在所述第一层上的第二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曼弗雷迪尼S希安企A菲奥伦蒂尼
申请(专利权)人:曼弗里迪尼及希安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