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成形陶瓷板或者陶瓷砖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93650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成形陶瓷砖的方法,包括下述工作步骤:    a.在一根输送带上沉积一个连续的粉末层,其中一些装置与所述输送带协同工作,用于横向保持住所述粉末层;    b.通过使得所述输送带前移穿过一个连续型压制工位,对所述粉末进行压制以便获得一种由压实的粉末形成的凝聚物体;    c.在压制过程中对施加于粉末上的力加以控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陶瓷板或者陶瓷砖的方法,并且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成形所述陶瓷板的方法和用于实施该方法的相关设备。
技术介绍
公知的陶瓷砖成形方法包括在柔性带上沉积一个连续的粉末层,其中一些侧壁与所述柔性带协同工作,用以横向保持住所述粉末。在其上形成有所述粉末层的柔性带随后前移穿过一个连续型压制工位,该连续型压制工位对位于柔性带上的粉末进行压实,来获得一种由压实的粉末形成的凝聚物体(a coherent article)。在压实操作终止时,所述凝聚物体被分割成坯件,并且有可能经受二次压制。这种方法在同一申请人的专利申请No.RE2002A000035中给予了详细描述,为了获得更为完整的信息需要参考其中的文字说明。根据在所述专利申请中描述的已知技术,压制工位通常包括呈辊或者压实带形式的粉末压实装置,和用于在压实操作终止时控制材料发生膨胀的装置。在两种情况下,所述压实装置和膨胀控制装置均能够进行高度调节,以便能够改变凝聚物体的厚度。对压实装置进行高度调节确保了凝聚物体的平面度,和在横向上的恒定压实比,但是无法确保凝聚物体的机械性能,凝聚物体的机械性能由所述压实装置作用在粉末上的最大压力保证。就此而言,为了美观原因或者由于装载缺陷,沉积于所述柔性带上的粉末带的厚度可能在横向和纵向上发生变化,或者虽然厚度相同,但是在横向上粉末的颗粒尺寸分布或者其它物理性能不一致,并且因此在横向上被压实至不同程度。所有这些均意味着压实后物体的机械性能可能在横向和纵向上发生变化,直到达到无法确保物体的机械凝聚性的值,这样又会导致出现龟裂和破碎,变得无法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一种简单合理的解决方式克服已知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成形陶瓷砖或者陶瓷板的方法实现了所述目的,其中在压制过程中对施加于粉末带上的力进行调整。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法至少包括下述工作步骤—在输送带上沉积一个连续的粉末层,其中一些侧壁与所述输送带协同工作,用于横向保持住所述粉末层;—通过使得所述输送带前移穿过一个连续型压制工位,对所述粉末进行压制以便获得一种由压实的粉末形成的凝聚物体;—在压制过程中对施加在粉末上的力加以控制。根据前述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粉末压制步骤包括对所述粉末进行压实和在压实操作之后控制所述粉末发生膨胀。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压制过程中施加于所述粉末上的力可以单独地在粉末压实过程中、单独地在控制粉末膨胀过程中或者这两个过程中加以控制。还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设备可以用于获得一种经受彻底压实的物体,和用于获得一种预压实物体,这种预压实物体必须随后经受二次压制。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用于实施前述方法的设备。这种设备包括一根输送带,在其上形成一个由呈粉末形式的材料组成的连续粉末带,并且输送带被设置成使得所述粉末带前移穿过一个压制工位,该压制工位设有用于横向保持住位于所述输送带上的材料的装置,与所述压制工位协同工作的装置用以控制施加于所述粉末上的力。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压制工位包括能够使得粉末在前移穿过该工位的输送带上得以连续压实的压实装置,所述压实控制装置与该压实装置协同工作。所述连续压实装置可以呈压实辊形式或者呈压实带形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变型实施例,所述压制工位还包括一个用于在压实操作之后控制材料发生膨胀的装置,其位于所述连续压实装置的下游。用于控制施加于粉末上的力的装置包括一个用于至少一个液压缸-活塞单元的控制单元,所述粉末压实装置或者用于在压实操作之后控制材料发生膨胀的所述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液压缸-活塞单元协同工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变型实施例中,所述膨胀控制装置包括一块柔性板,利用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的多个液压缸-活塞单元与该柔性板协同工作。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液压缸-活塞单元可以被设置成若干平行排,以便还使得能够沿着粉末前移方向对施加于粉末上的力加以控制。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性在权利要求中加以限定。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法的工作模式,以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相关装置的构造特性和优点,下面参照附图,这些附图作为示例示出了用于实施前述方法的设备的特别优选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贯穿本专利技术中的设备的示意性侧剖面。图2是一个本专利技术中的细节的放大视图。图3是图1中III-III的剖面。图4是图2中IV-IV的剖面。图5是一个本专利技术变型实施例中的细节的放大视图。图6是一个贯穿图5的示意性横剖面。图7示出了图6的一个放大细节。具体实施例方式所述附图示出了设备1,其包括一个下侧电动输送带2,利用已知类型的常用装置在其上沉积一个连续的粉末带100,因此不再予以图示。输送带穿过一个压制工位3,其目的在于对粉末带100中的粉末进行压实,以便获得一种由凝聚材料形成的基本上呈平行六面体形式的物体。根据位于输送带上的粉末所经受的压制程度,所述物体可以形成成品砖,或者一种预压实板,这种预压实板必须随后经受二次压制。根据需要可以对所述物体进行装饰,并且由此根据希望获得的成品、尺寸将其分割成具有合适尺寸的坯件。压制工位3包括第一粉末压实区域30,其下游是第二区域31,在压实区域30中形成的物体在第二区域31中得以解压。粉末压实区域30包括两个相互叠置的电动压实器装置4和5,其中之一位于输送带2的下方,而另外一个位于输送带2的上方,并且与输送带2相距一个距离,该距离可以基于待压实粉末带的厚度和希望施加的压制压力进行调节。各个压实器4和5均带有一个电动辊和一个惰性辊,分别由附图标记40、41和50、51指示,相应的带42、52环绕所述电动辊和惰性辊进行延伸。在各对辊40、41和50、51之间,设置有一个辊台43和53,辊台43和53由大量的惰性辊组成,其目的在于保持带42和52受压来对粉末材料带进行压实。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辊台53沿着输送带2的前移方向发生倾斜,以便逐步对带状粉末进行压实。在辊台43和53的下游设置有两个对置辊6和7,其中辊6位于带42的下方,而辊7位于带43的上方,并且将带43压靠在于输送带2上前移的粉末带100上。参照图4,可以看到辊7与两个液压缸-活塞单元8和9联接起来,其中液压缸-活塞单元8和9由框架10支撑起来,并且被设置成向辊7传递一个受控的力,以便调整所述辊施加于粉末带100上的压力。为此,液压缸-活塞8和9通过液压管路11连接在一个控制单元12上,该控制单元12包括一个用于供送高压流体的泵13,其中所述流体一般是油,一个带有压力反馈传感器的压力调整阀14,以及一个对液压缸-活塞单元的进给管路中的压力进行测定的压力计15。辊7将粉末带100的压实区域30与后续解压区域31分隔开,在解压区域31中,粉末带100以一种受控方式发生膨胀,以防止在压实后物体中出现龟裂。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图2和3),所述解压区域31包括两块叠置板16和17,其中下侧板17位于输送带2的下方,而上侧板16位于输送带2的上方并与带52发生接触。下侧板17固定并且水平延伸,而板16通过液压缸-活塞单元19支撑在一根横梁18上,该液压缸—活塞单元19能够对由所述板施加于粉末上的力加以调整。正如可以从图中看到的那样,板16还可以环绕所述液压缸-活塞单元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其可以朝向输送带2发生倾斜,以便能够使得受到压实的粉末带以一种非常小的变形梯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里沃拉A·科奎奥
申请(专利权)人:萨克米伊莫拉机械合作社合作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