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华国专利>正文

竹编胶压模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450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竹编胶压模壳(1),它是由竹篾(4)以经纬编织的方法加胶在压机上压制成型。模壳(1)外观为一正四边形容器,主体(2)的上口有一凸边(3)。该模壳可取代使用的钢模或玻璃钢模使用于无大梁密肋楼盖的施工工程中。(*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模板领域。目前大型建筑物的楼盖工程通用一种无大梁密筋钢肋混凝土楼盖结构。无大梁密肋楼盖的结构形式降低了楼盖自重,简化了施工程序从而也较大地降低了建筑成本。然而上述的密肋结构虽在国外得到广泛的使用,但在我国却不能普遍推广,其原因在于用于施工的钢模壳和玻璃模壳造价过高,非一般工程所能承受。因此,本设计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一种利用我国资源极其丰富的竹材为原料,以胶结和用普通压机模压的方法制造出一种竹编胶压模壳。本技术结合附图详述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竹编胶压模壳示意图。如图1所示竹编胶压模壳是一个正四边形容器状的模具(图1所表示的是该模壳倒置的形状),主要包括模壳主体(2)和凸边(3)。该模壳是把竹篾(4)以经纬编制的方法,在模压机上分层加胶模压而成,竹篾(4)的层数视模壳的大小可分5-10层,在制造时首先按设计要求制造出钢模具,钢模具分母模和公模,在母模中按设计要求放入一定层数的竹蔑,并加胶,虽然用压机把公模压入,使其成型,即得本设计的竹编胶压模壳。把一定数量的竹编胶压模壳(1)排列在所需灌注的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的下面使模壳的开口向上,然后用支撑顶住,即可进行密肋结构的楼盖施工,向模壳内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可折下模壳再次使用。本设计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其造价可较现有的钢模和玻璃钢模大大降低。权利要求1.一种竹编胶压模壳,本技术的特征为用竹篾条以经纬编织的方法,在模压机上压制成由主体(2)和凸边(3)组成的容器状竹编胶压模壳(1)。专利摘要一种由竹编胶压模壳(1),它是由竹篾(4)以经纬编织的方法加胶在压机上压制成型。模壳(1)外观为一正四边形容器,主体(2)的上口有一凸边(3)。该模壳可取代使用的钢模或玻璃钢模使用于无大梁密肋楼盖的施工工程中。文档编号B27N3/00GK2176228SQ93234648公开日1994年9月7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任华国 申请人:任华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编胶压模壳,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为用竹篾条以经纬编织的方法,在模压机上压制成由主体(2)和凸边(3)组成的容器状竹编胶压模壳(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华国
申请(专利权)人:任华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