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蒿珍王茶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135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的生产工艺,它采集白蒌蒿上部的一心三叶之间的部分即白蒌蒿头作为原料,去杂、冲洗后放入加热的水中浸烫,并均匀搅拌,使白蒌蒿头适度变软,浸烫后立即取出放入冷水中冷却,冷却后用脱水机脱水,然后晾干,白蒌蒿头晾干后,或者放入烘干机进行烘干,烘至白蒌蒿头自然卷曲为度,就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蒌蒿茶;或者将浸烫、晾干后的白蒌蒿头用铁锅炒,使白蒌蒿头成茶叶形状,自然冷却后就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保健蒌蒿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的生产工艺。现有的茶叶均是用茶树长出的叶子为原料,经清理、整形、炒、烤、配料制成。它虽具有解渴、爽口等功能,但保健功能较差,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且它也不能食药同用,通常只能作为饮茶用品,功效单一。此外现有茶叶的原料均靠人工种植,成本较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既保留现有茶叶的功能,同时又具有很好的治疗保健功能且可食药同用的保健蒌蒿茶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保健蒿珍王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采集白蒌蒿上部的一心三叶之间的部分即白蒌蒿头作为原料,去杂、冲洗后放入加热的水中浸烫,并均匀搅拌,水加热温度为90-120℃,时间不超过60秒,使白蒌蒿头适度变软,浸烫后立即取出放入0-15℃的冷水中冷却,冷却后用脱水机脱水,然后晾干,白蒌蒿头晾干后,或者放入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85-200℃,烘干时间约2-3分钟,烘至白蒌蒿头自然卷曲为度,就得本专利技术的蒌蒿茶;或者将浸烫、晾干后的白蒌蒿头用铁锅炒,温度控制在75-95℃,炒作时间为5-8分钟,使白蒌蒿头成茶叶形状,自然冷却后就得到本专利技术的保健蒌蒿茶。蒌蒿也称芦蒿,它是滩涂川泽地中生长的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两岸,尤其是苏北平原滩涂沼泽地盛产。有些地区已开始大面积大棚种植。蒌蒿是多年生直立草本,有地下茎,其清香醉人,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和疗效成份。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既能食用,也可药用,属菜药同源野生植物,也是开发绿色食品的天然资源。据《本草纲目》记载,蒌蒿气味甘、平、无毒,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久服轻身,耳目聪明,抗衰老,去热黄及心痛,治夏日痢泻,治淋病,解恶疮癞疾,杀河豚鱼毒。根据现代医学对蒌蒿的原理分析发现,它还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尤其对甲、乙肝病毒有预防作用,故具有食药同用之功效。本专利技术正是利用蒌蒿(主要是白蒌蒿)可食、药同用的特性,采用特殊工艺制成本专利技术的蒌蒿茶。该茶是野生原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保持野生植物的原质原味。本专利技术原料来自大自然,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制得的蒿茶不仅具有现有茶叶的各种功能,同时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开胃,解酒毒,抗风寒,治湿疹,补中益气,生毛发,疗心悬,少食常饥,久服轻身,健胃利胆、抗癌、防衰、耳聪目明等保健治疗功效,可食药同用,从而使茶叶的功能更趋完善。本专利技术制作工艺如下1、采集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原料为天然的野生白蒌蒿(也可用大棚人工种植的蒌蒿),采集时间一般在3月中下旬,当蒌蒿长至3-4叶一心的时候采集较适宜,采集时应采集白蒌蒿上部的一心三叶之间的部分即白蒌蒿头作为原料。2、去杂将采集的白蒌蒿头去黄叶、枯叶、杂草、泥土等杂物。3、冲洗分两次冲洗,水源用纯净水或深井水,以洗干净为宜。切忌用自来水冲洗,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次氯酸钙,会降低蒌蒿的品味和有效成份。4、浸烫用纯净水或深井水加热至90-120℃,一般在100℃,再将洗净的白蒌蒿头放入上述加热的水中均匀搅拌,时间不超过60秒,使白蒌蒿头适度变软。如果不均匀搅拌,白蒌蒿头不能保持原质、原味。如果时间烫得过长,会使白蒌蒿头烫烂、烫熟,使其有效成份流失。在白蒌蒿头浸烫后立即取出放入0-15℃的纯净冷水或深井冷水中冷却,冷却后用脱水机脱水,然后晾干。5、烘炒将浸烫过的白蒌蒿头晾干后,或者放入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85-200℃,烘干时间约2-3分钟,烘至白蒌蒿头自然卷曲为度,就得本专利技术的蒌蒿茶。或者将浸烫、晾干后的白蒌蒿头用铁锅炒,温度控制在75-95℃,炒作时间为5-8分钟,使白蒌蒿头成茶叶形状,自然冷却后就得到本专利技术的保健蒌蒿茶。具体实施例如下采集野生白蒌蒿(或大棚人工种植蒌蒿,大棚内一般均种植白蒌蒿)上部的一心三叶之间的白蒌蒿头10斤作为原料,经去杂和深井水冲洗后,放入铁锅内烧开(100℃)的深井水中浸烫,同时均匀搅拌,时间为40秒,使白蒌蒿头适度变软即可取出放入5℃的深井水中冷却,冷却后用脱水机脱水,脱水后进行晾干。可将浸烫冷却脱水后的白蒌蒿头放入消毒塑料网中进行晾干,因为塑料网有网眼,一般网眼孔在2公分左右,在晾干过程中,每一小时翻动一次,直至晾干为止。因为白蒌蒿头在100℃水中烫过后,含水份比较大,如果不定时翻动,则在晾干工序中,有的白蒌蒿头被晾干,有的没有晾干,没有晾干的白蒌蒿头与晾干的白蒌蒿头混合在一起,就会使蒌蒿变味变坏。将晾干的白蒌蒿头或者放入烘干机内烘烤3分钟,烘干机温度为150℃,使白蒌蒿头自然卷曲,得到约1斤的本专利技术的保健蒌蒿茶。或者将晾干的白蒌蒿头放入铁锅内炒,温度控制在90℃左右,炒作6分钟使其形状为茶叶状即可取出,然后自然冷却亦得到约1斤的本专利技术的保健蒌蒿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健蒿珍王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采集白蒌蒿上部的一心三叶之间的部分即白蒌蒿头作为原料,去杂、冲洗后放入加热的水中浸烫,并均匀搅拌,水加热温度为90-120℃,时间不超过60秒,使白蒌蒿头适度变软,浸烫后立即取出放入0-15℃的冷水中冷却,冷却后用脱水机脱水,然后晾干,白蒌蒿头晾干后,或者放入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85-200℃,烘干时间约2-3分钟,烘至白蒌蒿头自然卷曲为度,就得本专利技术的蒌蒿茶;或者将浸烫、晾干后的白蒌蒿头用铁锅炒,温度控制在75-95℃,炒作时间为5-8分钟,使白蒌蒿头成茶叶形状,自然冷却后就得到本专利技术的保健蒌蒿茶。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1-11-22 01134189.11.一种保健蒿珍王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采集白蒌蒿上部的一心三叶之间的部分即白蒌蒿头作为原料,去杂、冲洗后放入加热的水中浸烫,并均匀搅拌,水加热温度为90-120℃,时间不超过60秒,使白蒌蒿头适度变软,浸烫后立即取出放入0-15℃的冷水中冷却,冷却后用脱水机脱水,然后晾干,白蒌蒿头晾干后,或者放入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85-200℃,烘干时间约2-3分钟,烘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道春朱万祥
申请(专利权)人:金湖县蒿珍王天然食品有限公司伏道春朱万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