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冲击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311921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1-06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机械冲击试验装置,包括冲击球、导管和挡板,导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导管的内径大于冲击球的内径,冲击球滑设于导管内,导管上开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缝隙,挡板穿设于缝隙内,导管上的各缝隙处分别标记有冲击球的冲击能量的数值。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冲击球在导管内竖直向下运动并对电气设备进行冲击,因此冲击球的落点能够准确控制,保证了测试的准确性;另外,冲击球撞击电气设备后,冲击球仍然位于导管内,冲击球不会跑遍伤人,保证了测试的安全性;另外,由于导管上的各缝隙处分别标记有冲击球的冲击能量的数值,因此冲击球的冲击能量可以从导管上的各缝隙处直接读出,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冲击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产电气设备时,都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机械冲击试验,进行机械冲击试验时,一般采用一定质量m的冲击球从一定高度h垂直下落对电气设备进行冲击,冲击能量E由公式E=mgh导出,该公式中,质量m的单位为千克(kg),重力加速度g取10牛/千克(N/m),高度h的单位为米(m)。常规实验中,冲击球的质量一般为2.27kg,高度h一般为100mm至1830mm,所以冲击能量一般为2.27J~41.541J。在冲击试验时,当冲击球从高度h自由落体冲击到电气设备时,存在两个问题:(1)冲击球的落点不能控制,影响到试验的准确性;(2)冲击球在撞击电气设备后会跑偏,对操作人员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冲击试验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机械冲击试验装置的冲击球落点不能控制和跑偏伤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械冲击试验装置,用于对电气设备进行冲击测试,包括冲击球、导管和挡板,所述导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导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冲击球的内径,所述冲击球滑设于所述导管内,所述导管上开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缝隙,所述挡板穿设于所述缝隙内,所述导管上的各缝隙处分别标记有所述冲击球的冲击能量的数值。 具体地,所述导管的横截面为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具体地,所述导管的内径比所述冲击球的内径大1~5mm。具体地,所述导管的高度为1830mm,内径为104mm。 具体地,所述缝隙在所述导管上每隔100mm间隔设置。具体地,所述冲击球为钢球。具体地,所述冲击球的质量为2.27kg。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冲击球在导管内竖直向下运动并对电气设备进行冲击,因此冲击球的落点能够准确控制,保证了测试的准确性;另外,冲击球撞击电气设备后,冲击球仍然位于导管内,冲击球不会跑遍伤人,保证了测试的安全性;另外,由于导管上的各缝隙处分别标记有冲击球的冲击能量的数值,因此冲击球的冲击能量可以从导管上的各缝隙处直接读出,提高了测试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械冲击试验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械冲击试验装置,用于对电气设备进行冲击测试,其包括冲击球1、导管2和挡板3,导管2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导管2的内径大于冲击球1的内径,冲击球1滑设于导管2内,导管2上开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缝隙21,挡板3可穿设于各个缝隙21内,导管2上的各缝隙21处分别标记有冲击球1的冲击能量的数值,冲击球1的冲击能量通过公式E=mgh计算出,其中,E为冲击能量,m为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冲击能量E的数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由低到高依次标记在导管2上的各个缝隙21处。本实施例中,导管2的横截面为圆形、三角形、方形或其他形状。为了保证导管2对冲击球1进行有效导向,导管2的内径不能比冲击球1的内径太大,一般只需要导管2的内径比冲击球1的内径大1~5mm即可,如果导管2的内径过大,冲击球1会在导管2内偏离竖直向下的运动方向,影响冲击试验的准确性。当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机械冲击试验时,首先将导管2竖直放于电气设备的表面上;然后挡板3插入高度最低的缝隙21内;接着将冲击球1从导管2的上端开口放入,冲击球1沿着导管2竖直下落并落到挡板3上停止下来;再将挡板3从缝隙21内抽出,冲击球1沿着导管2继续竖直下落并对电气设备的表面进行冲击;冲击电气设备的表面后,仔细观察电气设备的表面有无变形,如没有变形,将挡板3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再插入导管2上的其它缝隙21内,并按照前述冲击试验步骤对电气设备重复进行冲击试验,直至电气设备产生变形,然后读出并记下挡板3所在缝隙21处的冲击能量数值,该冲击能量数值即为电气设备所能承受的极限冲击能量,这样就完成了对电气设备的冲击测试。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冲击球1在导管2内竖直向下运动并对电气设备进行冲击,因此冲击球1的落点能够准确控制,保证了测试的准确性;另外,冲击球1撞击电气设备后,冲击球1仍然位于导管2内,冲击球1不会跑遍伤人,保证了测试的安全性;另外,由于导管2上的各缝隙21处分别标记有冲击球1的冲击能量的数值,因此冲击球1的冲击能量可以从导管2上的各缝隙21处直接读出,提高了测试效率。以下通过一个具体冲击试验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介绍。请再参阅图1,该具体冲击试验中,冲击球1为标准规定的淬火钢制成的内径为100mm的钢球,冲击球1的质量为2.27kg;导管2的高度为1830mm,内径为104mm;在导管2上每隔100mm间隔开设一个缝隙21,因此总共可以开18个缝隙21,根据公式E=mgh(E为冲击能量,m为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g取10牛/千克,h为高度),冲击球1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从导管2上的各个缝隙21处落下的冲击能量E为2.27J~41.541J,并将冲击能量E的数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由低到高依次标记在导管2上的各个缝隙21处,便于操作者读取冲击球1从各个缝隙21落下时的冲击能量E的大小。在进行冲击试验时,首先将导管2竖直放于电气设备的表面上;然后挡板3插入高度为100mm处的缝隙21内;接着将冲击球1从导管2的上端开口放入,冲击球1沿着导管2竖直下落并落到挡板3上停止下来;再将挡板3从缝隙21内抽出,冲击球1沿着导管2继续竖直下落并对电气设备的表面进行冲击;冲击电气设备的表面后,仔细观察电气设备的表面有无变形,如没有变形,将挡板3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再插入导管2上的其它缝隙21内,并按照前述冲击试验步骤对电气设备重复进行冲击试验,直至电气设备产生变形,并在导管2上直接读取电气设备产生变形时的挡板3所在缝隙21处的冲击能量数值,该冲击能量数值即为电气设备所能承受的极限冲击能量,这样就完成了对电气设备的冲击测试。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冲击试验装置,用于对电气设备进行冲击测试,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球、导管和挡板,所述导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导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冲击球的内径,所述冲击球滑设于所述导管内,所述导管上开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缝隙,所述挡板穿设于所述缝隙内,所述导管上的各缝隙处分别标记有所述冲击球的冲击能量的数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冲击试验装置,用于对电气设备进行冲击测试,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球、导管和挡板,所述导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导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冲击球的内径,所述冲击球滑设于所述导管内,所述导管上开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缝隙,所述挡板穿设于所述缝隙内,所述导管上的各缝隙处分别标记有所述冲击球的冲击能量的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横截面为圆形、三角形或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冲击试验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林久锋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