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在成专利>正文

大尺寸面板用输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92168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30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尺寸面板用输送板。该输送板的组成包括:下板,一面形成由外部供应的空气被填入的槽形空气室;空气分支板,位于所述下板的上部,形成多个将由所述空气室供应的空气分支的空气通路;上板,位于所述空气分支板的上部,形成从所述空气通路接收空气向上侧喷出的气孔;所述空气通路包括:快速通路,由空气快速流动的狭缝形成;延迟通路,具备可以使空气比该快速通路相对较慢的速度流动的阻力要素。根据所述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大尺寸面板用输送板的有益效果在于,移送大尺寸的薄形面板或者各种显示板乃至各种被输送体时,可以有效抑制局部下垂现象,同时保证以平坦状态以便稳定移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尺寸面板用输送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空气的浮力,将各种显示板及大尺寸薄板以非接触的方式移送的输送板,具体是,输送大尺寸面板时,可以抑制晃动,提高移送时的稳定性,且抑制边缘下垂现象而保持平坦度的大尺寸面板用输送板。
技术介绍
在线检测装备(In-LineFPDAutomaticOpticalInspection)是指引导TFTLCD板或PDP、彩色滤光片等显示板(displaypanel)等同时使用光学透镜和CCD摄像头捕捉图像之后,应用图像处理算法检测出用户需要找出的各种缺陷的装备。所述在线检测装备大体上分为检测不良的扫描部(scansection)、reviewsection、unlaodsection。所述检验装备为发挥作为检验系统的作用,不仅需要准确检测出缺陷所在位置和大小,而且从扫描部到unlaodsection引导被输送体(检验对象)的输送装置的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作为传统的输送装置,曾公开了一种利用滚轮(roller)的旋转力输送被输送体的接触式输送装置,但该装置因滚轮的旋转产生斑点,而且摩擦力小或者旋转力弱,输送体被下滑而输送上并不顺利。为解决所述问题,目前正在使用对多个气孔上充入压缩空气,用从气孔上喷出的空气将被输送体浮起输送的非接触式输送装置。所述接触式输送板中韩国专利注册第650290号(2006.11.27.公告)和韩国专利注册第886968号(2009.03.09.公告)是在空气喷出的气孔内部任意形成细缝从中喷出空气。首先,专利第650290号如图1所示,在输送板的上板110上形成的气孔a1内部连接螺栓112,在该螺栓112上装配形成细缝的垫圈113,由垫圈113和螺栓112的螺线形成喷出空气的结构。专利第886968号如图2所示,在输送板的上板220上形成的气孔221的内部插入弹簧销222,使销部223被插进气孔221的内侧而形成一定的细缝。专利第650290号是将螺栓112和垫圈113作为阻力装置,喷出低流量空气,但气孔111上形成的内螺纹和螺栓112上形成的外螺纹不能始终按一定规格提供,而从气孔111上喷出的空气不均匀。就是说,内螺纹是用人工加工(TAP加工)方式形成而具有一定规格,但螺栓不是根据内螺纹的规格进行加工,一般使用成品,因此从螺线之间泄漏出去的气体量在每个气孔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每个气孔的气体喷出量相差较大,而在输送板上的悬浮的被浮体会失去平坦度,振动较大而检验的可靠性也随之下降。专利第886968号是在具有一定规格的气孔221和在此气孔上插入具有一定规格的销部223,使整个区段分布均匀地喷出空气,但具有固定作用的弹簧部224不能始终被垂直地固定住而销部223被倾斜插入,或者对销部223的直进性而无法均匀地对准气孔221的细缝。为解决所述问题,本申请人通过韩国专利注册第10-0938355号(2010.01.22公告)提出了一种通过螺旋线均匀地喷出高压气体的非接触式输送板。本申请人提供的非接触式输送板其组成包括:外部的空气流入后填充上部面上形成的空气室的中板;结合于所述中板的上部,使所述空气室内的空气从上部面上喷出,且形成所述空气室连通的多个气孔的上板。所述气孔的内部下侧形成直径大于所述气孔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内形成节圆(pitch)较大的螺旋线,所述螺旋线上插入销使其具有既定的摩擦力。所述结构的非接触式输送板是使空气在气孔的内部的销和螺旋线槽之间缝隙流动,而使从气孔上喷出的流量的偏差最小化的同时,使各气孔的气压和喷出量保持均匀。但,本申请人提出的非接触式输送板是需要在气孔的内面上加工螺旋线,加工难度太大而不利于批量生产,输送率也大幅下降。而且从气孔喷出的空气的推进旋转力是其性能虽然优于传统技术,但仍然存在很多缺陷,无法将被输送体被稳定支承的状态下输送。为解决所述问题,本申请人曾经通过韩国专利注册第10-1091561号(2011.12.13公告)提出过一种“非接触式输送板”。本申请人提出的非接触式输送板的组成包括:下板,形成外部空气被流入的通气口;空气分支板,在所述下板的上部形成,形成与所述通气口相对应的贯通孔,以及使空气分支的空气通路;以及作为在所述空气分支板的上部形成,且将被输送体浮起移送的空气的喷出要素的空气室,将通过所述贯通孔流入的空气传递到气路;漩涡发生部,连接于所述气路而流入的空气通过而形成旋风形态的具有直进旋转力的螺旋槽而形成;上板,位于旋涡发生的上部,包括形成垂直面使旋涡以具有直进性的喷出的由直进引导部形成的气孔。所述结构的非接触式输送板是对气孔的结构进行改进,在具有旋风形态的推进旋转力的状态下保持直进性而将被输送体稳定无晃动地移送。但,所述本申请人提出的非接触式输送板是将形成螺旋线槽的涡形销硬夹进气孔内而组成,但涡形销的加工难度太大,生产性低,装配也需要高精密度而无法达到量产水平,且制造成本也很高。而且,目前显示板和太阳能电池板等各种面板逐渐走向大型化趋势,在保持平坦度的同时稳定移送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尤其如图3所示,随着显示板的尺寸逐渐加大,沿移送方向的左右侧边缘部分下垂现象逐渐严重而导致工艺不良等问题。就是说,根据图3,从位于被输送体(p)的下部中心侧的气孔喷出的气压因无法被排到外部而形成停滞的停留气流(a),从位于被输送体(p)边缘侧的气孔喷出的气压是在与外气接触的状态下而喷出的空气无法向所述停留气流(a)流动,形成向外侧快速排放的排气气流(b)而最终导致被输送体(p)如图所示的中心部分凸出等平坦度不良的问题。最近作为环保能源备受瞩目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因尺寸大,为输送较重的玻璃基板(Borosilicate和Sodalime系列)进行蒸镀等工艺而在局部负载作用下难以控制平坦度,最终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且输送性低,从经济角度不宜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输送由大尺寸的薄型面板以及各种显示板形成的被运输体时,能够抑制面板的局部下垂,且输送同时保证其平坦度的大尺寸面板用输送板,从而解决所述传统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就是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送被输送体时从移送方向上位于两侧的空气喷出压对于位于中心的空气喷出压保持高压,从而抑制被输送体两侧边缘部分下垂,并精密地控制移送平坦度而保证稳定移送的大尺寸面板用输送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移送太阳能电池板使用的玻璃基板等尺寸大且重量较大的产品时,可以补偿局部负载,精密地控制平坦度,从而提高输送率,节省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出的空气保持旋风形态的推进旋力,保证无晃动地移送被输送体的大尺寸面板用输送板。为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大尺寸面板用输送板,该组成包括:下板,一面形成由外部供应的空气被填入的槽形空气室;空气分支板,位于所述下板的上部,形成多个将由所述空气室供应的空气分支的空气通路;上板,位于所述空气分支板的上部,形成从所述空气通路接收空气向上侧喷出的气孔;所述空气通路包括:快速通路,由空气快速流动的狭缝形成;延迟通路,具备可以使空气比该快速通路相对较慢的速度流动的阻力要素。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的大尺寸面板用输送板该组成包括:下板,具备从外部分别供应空气和真空压的通气口和真空口,上面连接于所述真空口而形成真空压产生作用的槽形真空室;上板,位于所述下板的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大尺寸面板用输送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尺寸面板用输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板(10),具备从外部分别供应空气和真空压的通气口(a1)和真空口(v1),上面连接于所述真空口(v1)而形成真空压产生作用的槽形真空室(14);上板(30),位于所述下板(10)的上部,下面形成由通气口(a1)供应的空气被填入的槽形空气室(34)和向上喷出空气以及真空压产生作用的气孔(33)和真空孔(37);真空分支板(40),位于所述下板(10)和上板(30)之间,与所述真空室连接形成将真空压传输给所述真空孔(37)的真空通路(41);空气分支板(20),位于所述真空室(14)的上侧或者下侧,与所述空气室(34)连接形成将被供应的空气分支供应给所述气孔(33)的空气通路(21);所述空气通路还包括:快速通路(21a),安排于被输送体(p)外围部侧,由空气快速流动的狭缝形成;延迟通路(21b),安排于被输送体(p)的中心部侧,具备使空气相对于所述快速通路(21a)以较慢速度流动的阻力要素。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4.24 KR 10-2012-00427331.一种大尺寸面板用输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板(10),具备从外部分别供应空气和真空压的通气口(a1)和真空口(v1),所述下板的上面连接于所述真空口(v1)而形成真空压产生作用的槽形真空室(14);上板(30),位于所述下板(10)的上部,下面形成由通气口(a1)供应的空气被填入的槽形空气室(34)和向上喷出空气以及真空压产生作用的气孔(33)和真空孔(37);真空分支板(40),位于所述下板(10)和上板(30)之间,与所述真空室连接形成将真空压传输给所述真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在成
申请(专利权)人:李在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