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荣国专利>正文

液压式单板菱形刀模压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6244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式单板菱形刀模压孔机,包括机座、两个机架、工作台、液压驱动机构及控制液压驱动机构工作的电气控制部件。每一机架设有压力臂、滑块、滑块导向座及菱形刀模。压力臂设置在机架的顶部,与机架转动连接,压力臂的外端与滑块的上端铰接,滑块的下端与菱形刀模的刀杆相连接。在机架的下部与菱形刀模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一衬刀转盘。液压驱动机构包括与各机架一一对应的大单杆活塞液压缸和小单杆活塞液压缸,大单杆活塞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压力臂的内端相连接,小单杆活塞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一超越离合器与衬刀转盘的转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单板缺陷挖补的自动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负荷。(*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单板的液压式压孔设备。技术背景目前,在胶合板工业中,对单板的自然缺陷的挖补大多为手工操作。手工 挖补存在着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挖补后的板材质量不够稳定等缺点,当 板材厚度较大时,依靠手工挖补缺陷很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挖补速度快并能减 轻操作者劳动强度的液压式单板菱形刀模压孔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压式单板菱形刀模压孔机,包括一 机座以及固设在机座上的两个机架;每一机架包括上臂部、下臂部以及连 接上臂部和下臂部的连接部,上臂部和下臂部相对设置;上臂部设有压力 臂、滑块、滑块导向座及菱形刀模;压力臂设置在上臂部的顶部,滑块导 向座设置在上臂部外侧位于压力臂下方的位置;在压力臂的中部设有一枢 轴,压力臂通过该枢轴与上臂部转动连接,压力臂的外端与滑块的上端铰 接,滑块的下端与菱形刀模的刀杆相连接;在下臂部的顶部与菱形刀模相 对应的位置设有一衬刀转盘;所述压孔机还包括工作台、液压驱动机构及 控制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工作的电气控制部件;工作台设置在两个机架的下 臂部上;液压驱动机构包括与各机架一一对应的大单杆活塞液压缸和小单 杆活塞液压缸,所述大单杆活塞液压缸和小单杆活塞液压缸固定在机架上: 大单杆活塞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压力臂的内端相连接,小单杆活塞液压缸的 活塞杆通过一超越离合器与衬刀转盘的转轴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现了单板缺陷挖补的自动化操 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负荷,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液压式单板菱形刀模压孔机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所述菱形刀模的形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液压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气控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的液压式单板菱形刀模压孔机包括机座 1、固设在机座上的两个平行设置的机架2、工作台3以及与各个机架2 — 一对应的压力臂4、滑块5a、滑块导向座5b、菱形刀模6、衬刀转盘7。本技术的压孔机还包括一液压驱动机构和控制液压驱动机构工作的电气 控制部件。其中,液压驱动机构包括与各个机架2 —一对应的大单杆活塞 液压缸81和小单杆活塞液压缸82。大单杆活塞液压缸81和小单杆活塞液 压缸82固定在机架2上。每一机架2包括上臂部2K下臂部22以及连接 所述上臂部和所述下臂部的连接部23,上臂部21和下臂部22相对设置。 工作台3设置在两个机架2的下臂部上。压力臂4设置在各机架的上臂部 顶部,在压力臂4的中部设有一枢轴41,压力臂通过枢轴41与上臂部转动 连接。压力臂的内端与大单杆活塞液压缸81的活塞杆811相连接,外端与 滑块5a的上端铰接。滑块5a的下端与菱形刀模6的刀杆相连接。菱形刀 模6的刀杆通过螺丝与滑块5a紧固连接,需要更换菱形刀模时,只需松开 螺丝,就可以根据需要更换大小不同的菱形刀模。衬刀转盘7设置在下臂 部22的顶部与菱形刀模6相对应的位置,衬刀转盘7的转轴通过一超越离 合器93与小单杆活塞液压缸82的活塞杆821相连接。滑块导向座5b设置 在机架上臂部21的外侧位于压力臂4下方的位置。图3为本技术的菱形刀模的形状示意图,较佳的是,菱形刀模6的四条边相等。图4为本技术的液压原理图。本技术的液压驱动机构包括油 箱84、电磁溢流阀85、油泵86、弹性联轴器87、电机88、单向阀89、压 力表90、吸油过滤器91以及与各机架2—一对应的大单杆活塞液压缸8K 小单杆活塞液压缸82和电磁换向阀83。其中,电机88通过弹性联轴器87 与油泵86相连。油泵86的进油端通过一吸油过滤器91与油箱84相连通, 出油端与单向阀89的输入端相连通,单向阀89的输出端分别与各机架的 电磁换向阀83的进油口相连通。各机架的大单杆活塞液压缸81及小单杆 活塞液压缸82与电磁换向阀83的出油口相连通,大单杆活塞液压缸81与 小单杆活塞液压缸82相互并联。电磁溢流阀85的进油口与各电磁换向阀 83的回油口相连通,电磁溢流阀85的溢流口与油箱84连通。图5为本技术的电气控制示意图。本技术的电气控制部件包括接 触器KM1和KM2、行程开关KS1和KS2、控制电磁换向阀83和溢流阀85工作 的多个继电器、及脚踏开关TSS1和TSS2,脚踏开关TSS1和TSS2分别用于控制一个机架上的菱形刀模和衬刀转盘的工作。各机架的菱形刀模的大小不同, 这样,可根据单板的缺陷大小来选择一个机架上的菱形刀模进行挖补工作。下 面结合图5、图3和图1对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作一描述。按下按钮SB2之 后,接触器KM1闭合,启动电机88,电机88通过弹性联轴器87带动油泵86 工作。油箱84中的油通过油泵86输送到各机架的电磁换向阀83 。电磁换向阀 83为三位四通电磁阀。当要选择第一个机架上的菱形刀模工作时,以位于该机 架上的第一大液压缸(大单杆活塞液压缸81)为例,踩下脚踏开关TSS1,继 电器KA1通电接通,使该机架的电磁换向阀83的线圈S0L2及溢流阀85的线 圈S0L5通电吸合。此时,进油由P至A,大单杆活塞液压缸81的活塞杆推动 压力臂4绕枢轴41顺时针转动。压力臂4的摆动转变为滑块5a的直线运动, 滑块5a沿滑块座5b向下滑动,带动菱形刀模6下降。由于超越离合器93只 能单向工作,此时,小单杆活塞液压缸82无法带动衬刀转盘7转动。当菱形 刀模6切压单板时,压力表90的压力值上升到设定值,压力表90的触点SP1-2 接通,继电器KA5的线圈得电,使继电器KA2也一起接通。继电器KA2接通后,该机架的电磁换向阀83的线圈S0L1得电吸合,并且,与继电器KA1的线圈串 联的继电器KA2的动断触点断开,使继电器KA1断开。此时,电磁换向阀83进 油由P至B,大单杆活塞液压缸81的活塞杆拉动压力臂4绕枢轴41逆时针转 动。滑块5a在压力臂的带动下沿滑块座5b向上滑动,带动菱形刀模6上升。 菱形刀模6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行程开关KS1断开,上升停止。当菱形刀模6 上升的同时,小单杆活塞液压缸82的活塞杆推动超越离合器93无规则往返运 动,带动衬刀转盘7无规则转动。第二机架上的第二大液压缸(大单杆活塞液 压缸81)的工作过程与原理与此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气控制通过脚踏开 关TSS2、继电器KA3,KA4, KA5、行程开关KS2、电磁换向阀83的线圈S0L3 和S0L4来实现。本技术的单个菱形刀模的最高压力可达12吨,而且,可根据木材 质量软硬及尺寸大小调节压力。单板挖空厚度为0. 1 5mm。本技术实现了单板缺陷挖补的自动化操作,大大加快了缺陷挖补的 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负荷,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权利要求1. 一种液压式单板菱形刀模压孔机,包括一机座以及固设在所述机座上的两个机架;每一所述机架包括上臂部、下臂部以及连接所述上臂部和所述下臂部的连接部,上臂部和下臂部相对设置;上臂部设有压力臂、滑块、滑块导向座及菱形刀模;所述压力臂设置在上臂部的顶部,所述滑块导向座设置在上臂部外侧位于压力臂下方的位置;在压力臂的中部设有一枢轴,压力臂通过所述枢轴与上臂部转动连接,压力臂的外端与所述滑块的上端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式单板菱形刀模压孔机,包括:    一机座以及固设在所述机座上的两个机架;每一所述机架包括上臂部、下臂部以及连接所述上臂部和所述下臂部的连接部,上臂部和下臂部相对设置;    上臂部设有压力臂、滑块、滑块导向座及菱形刀模;所述压力臂设置在上臂部的顶部,所述滑块导向座设置在上臂部外侧位于压力臂下方的位置;在压力臂的中部设有一枢轴,压力臂通过所述枢轴与上臂部转动连接,压力臂的外端与所述滑块的上端铰接,滑块的下端与所述菱形刀模的刀杆相连接;在下臂部的顶部与所述菱形刀模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一衬刀转盘;    所述压孔机还包括工作台、液压驱动机构及控制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工作的电气控制部件;所述工作台设置在两个机架的下臂部上;液压驱动机构包括与各机架一一对应的大单杆活塞液压缸和小单杆活塞液压缸,所述大单杆活塞液压缸和小单杆活塞液压缸固定在机架上;大单杆活塞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压力臂的内端相连接,小单杆活塞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一超越离合器与所述衬刀转盘的转轴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荣国
申请(专利权)人:朱荣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