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少宁专利>正文

即兑即饮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262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即兑即饮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即兑即饮茶饮料由采用鲜茶叶或商品茶叶经绞切、浸泡、湿法粉碎、固液分离、减压蒸馏浓缩、醇沉、减压蒸馏浓缩的茶浓缩液、饮用水组成,包装由瓶盖(1)密封容器(5),茶浓缩液(3)置放在密封容器(5)内,瓶盖(1)内中心处有一支销钉(2),瓶盖(1)向瓶(4)的底部旋入时销钉(2)将穿透密封容器(5),即与瓶(4)内盛的饮用水(6)混合,混合后即可饮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茶饮料在包装后至食用前保持茶浓缩液(3)与饮用水(6)隔离包装,有效的保证了茶浓缩液(3)的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属食品领域,特别是即兑即饮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茶饮料有红茶饮料,绿茶饮料,这类茶饮料是将茶叶中成分通过溶媒溶出、浓缩、除鞣质、再浓缩成浓缩液,将浓缩液配制成茶饮料、灌装、灭菌等工艺组成,为了使灌装之后达到灭菌要求,所采用的饮料瓶需要符合耐受高温的性能和一定的耐压力要求,为了达到耐受高温的性能和一定的耐压力要求所采用的塑料材质要求耐温100℃,与纯净水饮料相比不仅塑料材质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容器的壁厚也要比纯净水饮料容器的壁厚更厚以符合高温灭菌时的压力要求,生产茶饮料的包装材料的成本消耗占饮料总成本主要部分,生产成本分析表明,以350ml茶饮料为例茶浓缩汁0.2元,配水0.1元,瓶0.6元,而纯净水瓶仅需0.2元。现有的茶饮料技术还存在茶饮料多酚类物质易氧化问题,而茶叶的生理功效成分主要是茶儿茶素、茶儿茶素是茶叶多酚类物质的主要成分,当茶叶多酚类物质发生氧化之后茶汤色变深甚至产生沉淀,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空气中和水中极易氧化,生成棕色物质,被氧化的茶多酚金属易与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酸及维生素结合形成沉淀,阻碍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可造成对肾脏、肝脏、肺组织的损害[中国科协信息中心,茶的妙用,中国公众科技网,2004,7,28],为了避免茶叶多酚类物质发生氧化通常添加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类,还要加入防腐剂山梨醇,添加防腐剂和抗氧化剂之后既增加了成本又影响了口感。本专利技术是要提供一种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口感质量的即兑即饮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现有研究证明茶多酚对多种细菌、真菌、酵母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诸敏,梁景平,茶多酚抗细菌生长,粘附能力的研究,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9,15(2)],茶多酚对变链菌、黏放菌胃中螺旋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李鸣宇,绿茶多酚和氟化钠对变链菌形态学及酶学的影响,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9,15(3)],茶多酚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黄色溶血性葡萄球菌、金黄色链球菌均有抑制和杀伤作用[何皎,茶多酚的药理研究概况,数理医学杂志,1995,16(1)],根据上述研究依据只要茶多酚的含量在有效抑菌浓度范围即可不必采用高温灭菌工艺,生产工艺简化高温灭菌工艺之后所采用的容器即可使用纯净水瓶,使用纯净水瓶生产成本可降低50%以上。为了使茶多酚的含量恒定在有效抑菌浓度以保持茶饮料在储运期质量稳定,将茶叶提取浓缩液与稀释浓缩液的饮用水分别包装,需要饮用时再与稀释浓缩液的饮用水冲兑。其制备流程如下 1、将鲜茶叶在通风条件下晾适当的时间使之柔软(鲜茶叶柔软后易于下道工序加工)。2、将晾至柔软鲜茶叶至炒青锅快速炒青(炒青的温度需控制在80℃以上时间须控制在1分钟以内,既要彻底将鲜茶叶中酶灭活又不能加热时间太长引起鲜茶叶中的酚类物质受热破坏)。3、将炒青后的鲜茶叶用切茶机切碎(切碎至小于5MM)。4、将切碎的鲜茶叶碎片浸泡于含乙醇50%混合水溶液中,常温下浸泡4小时。5、将浸泡在混合水溶液中的鲜茶叶碎片使用湿法粉碎机粉碎至固性物通过《药典》规定的5号筛。6、将湿法粉碎的固液混合液使用离心机分离固性物。7、将离心液减压蒸馏,蒸除混合溶液中的乙醇和水分,蒸馏至与鲜茶叶重量比相等。8、将蒸馏浓缩汁加入95%乙醇使混合溶液含醇65%,将其置放在5℃环境醇沉(除去鲜茶叶中的树胶等大分子水难溶物质)24小时。9、将在5℃环境醇沉24小时之后取上清液。10、将上清液减压蒸馏至比鲜茶叶重量的1/2无乙醇味、即可收取茶浓缩液。11、将茶浓缩液密封盛放在瓶内盛有饮用水的饮料瓶的瓶口内的密封容器中。12、将封装茶浓缩液密封容器套装在稀释浓缩液的饮用水瓶的瓶口处。13、需要饮用时将封装茶浓缩液密封容器内茶浓缩液兑入饮用水瓶中。即兑即饮茶饮料还可以商品茶叶为原料制备,其制备流程如下1、将商品茶叶用切茶机切碎(切碎至小于5MM)。2、将切碎的鲜茶叶碎片浸泡于含乙醇50%混合水溶液中,常温下浸泡4小时。3、将浸泡在混合水溶液中的鲜茶叶碎片使用湿法粉碎机粉碎至固性物通过《药典》规定的5号筛。4、将湿法粉碎的固液混合液使用离心机分离固性物。5、将离心液减压蒸馏,蒸除混合溶液中的乙醇和水分,蒸馏至与鲜茶叶重量比相等。6、将蒸馏浓缩汁加入95%乙醇使混合溶液含醇65%,将其置放在5℃环境醇沉(除去鲜茶叶中的树胶等大分子水难溶物质)24小时。7、将在5℃环境醇沉24小时之后取上清液。8、将上清液减压蒸馏至比鲜茶叶重量的1/2无乙醇味、即可收取茶浓缩液。9、将茶浓缩液密封盛放在瓶内盛有饮用水的饮料瓶的瓶口内的密封容器中。10、将封装茶浓缩液密封容器套装在稀释浓缩液的饮用水瓶的瓶口处。11、需要饮用时将封装茶浓缩液密封容器内茶浓缩液兑入饮用水瓶中。以下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第一步取鲜茶叶10公斤。第二步置通风处晾至柔软状。第三部至200~250℃热锅快速炒青。第四步绞切式切碎(切碎至小于5MM长度)。第五步浸泡于100升含乙醇50%混合水溶液中。第六步湿法粉碎机粉碎至固性物通过《药典》规定的5号筛。第七步离心机分离固性物、取离心液。第八步将离心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蒸除混合溶液中的部分水分,蒸馏至混合液与鲜茶叶重量比相等。第九步将蒸馏浓缩汁加入95%乙醇使混合溶液含醇65%,溶液混合后搅拌60分钟。第十步搅拌后的混合液将其置放在5℃环境醇沉(除去鲜茶叶中的树胶等大分子水难溶物质)24小时。第十一步将搅拌后混合液在5℃环境醇沉24小时之后取上清液。第十二步将上清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第十三步将回收乙醇后的混合液继续减压蒸馏,蒸馏至鲜茶叶重量的1/4的浓缩掖。第十四步收集鲜茶汁浓缩掖。第十五步参照附图说明图1将鲜茶汁浓缩液灌入密封容器(5)内。第十六步封装(即为即兑即饮茶饮料)。实施例2第一步商品茶叶10公斤。第二步绞切式切碎(切碎至小于5MM长度)。第三步浸泡于100升含乙醇50%混合水溶液中。第四步湿法粉碎机粉碎至固性物通过《药典》规定的5号筛。第五步离心机分离固性物、取离心液。第六步将离心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蒸除混合溶液中的部分水分,蒸馏至混合液与鲜茶叶重量比相等。第七步将蒸馏浓缩汁加入95%乙醇使混合溶液含醇65%,溶液混合后搅拌60分钟。第八步搅拌后的混合液将其置放在5℃环境醇沉(除去鲜茶叶中的树胶等大分子水难溶物质)24小时。第九步将搅拌后混合液在5℃环境醇沉24小时之后取上清液。第十步将上清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第十一步将回收乙醇后的混合液继续减压蒸馏,蒸馏至比茶叶重量的1∶1的浓缩掖。第十二步收集鲜茶汁浓缩掖。第十三步参照图1将鲜茶汁浓缩液灌入密封容器(5)内。第十四步封装(即为即兑即饮茶饮料)。为了进一步说明即兑即饮茶饮料包装结构以下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即溶式茶饮料及其包装结构视图;参照图1瓶盖(1)盖住的瓶口内有密封容器(5),茶浓缩液(3)置放在密封容器(5)内,瓶盖(1)内中心处有一支销钉(2)瓶盖(1)向瓶(4)的底部旋入时销钉(2)将穿透密封容器(5),密封容器(5)被穿透,透密封容器(5)被穿透之后置放在在密封容器(5)内的茶浓缩液(3)即与瓶(4)内盛的饮用水(6)混合,混合后即可饮用,即兑即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即兑即饮茶饮料其特征在于由茶浓缩液(3)饮用水(6)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即兑即饮茶饮料其特征在于由茶浓缩液(3)饮用水(6)组成。2.茶浓缩液(3)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茶叶剪切、乙醇浸泡、绞切、湿法粉碎、固液分离、减压蒸馏浓缩、醇沉、减压蒸馏浓缩。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浓缩液(3)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乙醇浸泡的混合溶液乙醇含量为50%。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浓缩液(3)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浓缩液中加入95%乙醇、将浓缩液(3)调配成混合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昌沪
申请(专利权)人:苏少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