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榨制油的新方法及榨油机技术

技术编号:9250906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16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榨制油的新方法及榨油机。一种压榨制油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压榨制油的榨油机;2)原料仓的油料(即物料)经输送机送入榨油机的进料系统中,油料在榨膛内先经过输送段的螺旋推动进入预榨段,被挤压出的油脂经条排装置过滤后流出榨机成为压榨毛油;物料在前料塞段被料塞螺旋推进并压实不透气;当物料推进到气体强化压榨段所设置的锥圈处时油气混合物被挤出,经过条排装置过滤后流入耐压圆柱形夹套中,最后从耐压圆柱形夹套的出口流出;物料经过气体强化压榨段压榨后进入后料塞段,从后料塞段出来的气、饼混合物进入出料段,在出料螺旋的推动下流出榨机。该方法及榨油机可增加出油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榨制油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压榨制油的榨油机:榨油机包括进料系统(1)、榨笼(20)、双螺旋主轴(3);榨笼(20)内设有榨膛(2),榨笼(20)的右端部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榨膛(2)相连通,进料系统(1)的出口端与榨笼(20)上的进料口相连,榨笼(20)的左端为饼粕出料口;双螺旋主轴(3)的左端从榨笼(20)的右端穿入榨膛(2)内,且双螺旋主轴(3)的右端位于榨膛(2)外并与旋转机构相连,榨膛(2)和双螺旋主轴(3)组成的工作区域划分为6个功能区段,从进料口至饼粕出料口分别依次为输送段I、预榨段II、前料塞段III、气体强化压榨段IV、后料塞段V和出料段VI;所述的输送段I,其榨膛壁为“8”字型密封结构,该段双螺旋主轴(3)的上、下两轴螺纹交错排列;预榨段II的榨膛壁为条排装置,形成“8”字型的过滤结构(6),该段双螺旋主轴(3)的上下两轴上分别套有螺纹交错排列的榨螺(5)和锥圈(22);前料塞段III的榨膛壁为“8”字型密封结构,该段双螺旋主轴(3)的上、下两轴套有料塞螺旋(7),料塞螺旋(7)是一种头部带有锥形过度的榨螺,锥形头部直径与其相邻榨螺直径相同,锥形尾部直径即料塞螺旋(7)螺旋直径大于与之相连接的榨螺直径;气体辅助压榨段IV的榨膛壁(8)分为两段,其靠近进料口的一段为“8”字型密封结构,靠近出料口的一段为条排装置,其中的双螺旋主轴(3)的上下两轴上分别套有混料输送榨螺(11)、锥圈和榨螺;气体辅助压榨段IV的右端密实榨膛外壁上、下焊接有加强柱,加强柱的中心穿孔,进气管(9)由螺栓(10)固定在加强柱上从加强柱中心孔穿过并穿透榨膛壁(8)的密封部分与榨膛内部空间相连通,进气管(9)与气体供气回收循环系统相连;气体辅助压榨段IV中条排装置的两端密封榨膛外壁分别焊接有第一法兰环(12),耐压圆柱形夹套(13)的两端外表面焊接第三法兰环(21),耐压圆柱形夹套(13)的内径大小与第一法兰环(12)外径相同,耐压圆柱形夹套(13)套在第一法兰环(12)上后,第三法兰环(21)由螺栓(15)与第二法兰环(14)相连,第二法兰环(14)由螺栓(16)固定在第一法兰环(12)上,形成气密空间(18);耐压圆柱形夹套(13)的筒壁中间开有小口,小口处焊接有出油管(19);后料塞段V的榨膛壁为“8”字型密封结构,该段双螺旋主轴(3)的上、下两轴套有料塞螺旋(7),料塞螺旋(7)是一种头部带有锥形过度的榨螺,锥形头部直径与其相邻榨螺直径相同,锥形尾部直径即料塞螺旋(7)螺旋直径大于与之相连接的榨螺直径;出料段VI的榨膛壁为条排装置,该段双螺旋主轴(3)的上、下两轴上分别套有螺纹交错排列的榨螺和锥圈;2)油料经过清理、筛分与调节水分后进入原料仓暂存;开始压榨时,原料仓的油料经输送机送入榨油机的进料系统中,油料在榨膛内先经过输送段的螺旋推动进入预榨段,不断前进的物料在预榨段所设置的锥圈阻挡下产生挤压作用,被挤压出的油脂经条排装置过滤后流出榨机成为压榨毛油;预榨后物料被充分挤压破碎并在螺旋的推动下进入前料塞段;物料在前料塞段被料塞螺旋(7)推进并压实不透气;气体供气回收循环系统产生的高压气体经进气管(9)导入气体强化压榨段的前端与前料塞段出来的物料相接触,由于空间突然变大而松弛,物料在螺旋的推动下不断翻滚前行并与气体充分混合,高压气体在物料油脂中溶解接近饱和, 当物料推进到气体强化压榨段所设置的锥圈处时油气混合物被挤出,经过条排装置过滤后流入耐压圆柱形夹套(13)中,最后从耐压圆柱形夹套的出口流出,并被输送到气液分离器;油气混合物在气液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后,油与一部分细渣流出气液分离器成为压榨毛油,而分离出的气体则回到气体供气回收循环系统进行循环利用;物料经过气体强化压榨段压榨后进入后料塞段,物料在后料塞段被料塞螺旋推进并压实不透气;从后料塞段出来的气、饼混合物进入出料段,在出料螺旋的推动下流出榨机,被输送到气固分离器中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气体则被输送回气体供气回收循环系统进行循环利用,而固体则流出分离器成为压榨饼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凤洪万楚筠李文林钮琰星郑明明邓乾春郭勉胡双喜许继取黄庆德杨湄郭萍梅刘昌盛郑畅周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