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应用、生物合成纳米硒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分离的豚鼠气单胞菌及在纳米硒制备中的应用。申请人通过对吸附于油菜根系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获得了一株能高效还原亚硒酸盐并合成生物纳米硒的菌株。
技术介绍
1、硒,作为人和动物必须的一种重要微量元素,与机体的健康紧密相关,缺硒会引起克山病、肝硬化、哮喘、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适量补硒可以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并有益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及生殖系统。who推荐成人每日硒补充量应为40~400μg,由于无机硒的安全使用阈值与对人体有害的阈值间较窄,通过将植物体中已转化的有机作为膳食硒源,来满足日常补硒的需求是目前公认最安全有效的补硒方式。
2、现阶段,主要通过叶面喷施或土壤施加硒肥,来提升作物富硒水平。亚硒酸钠为主要的硒肥,但不同作物对其吸收及转化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往往需要频繁施加才能实现硒营养水平的提升。无机硒肥应用于农业实践中会导致生产成本高昂,同时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土壤、河流硒污染。随着科技发展,生物纳米硒备受关注,主要原因是纳米硒具有较高的表面积-体积比,更易于植物吸收;相比传统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合成的纳米硒,生物纳米硒形状更为规则,其表面的氨基酸修饰赋予其较高的生物活性及稳定性;此外,生物纳米硒具有较高的附着能力,不需要多次施用,相比无机硒肥更安全有效。因此,生物纳米硒符合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未来富硒农业及环境治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作为生物纳米硒合成的关键原料,无机硒通常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抑制许多微生物的生长甚至导致其死亡;部
4、油菜,是一种芸薹属作物,具有高效吸收、转化及富集硒的能力,被视为硒的优异生物反应器,在富硒蔬菜中备受关注。申请人从生长于含40μm亚硒酸钠的水培营养液的油菜根系中分离获得了一株兼具硒耐受和硒还原能力的豚鼠气单胞菌,通过液体培养可将无机硒转化成生物纳米硒。制备的生物纳米硒可应用于油菜的富硒种植过程,并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分离的豚鼠气单胞菌株( aeromonas caviae),可高效合成生物纳米硒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所述的豚鼠气单胞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5128。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生物纳米硒的制备方法,该方案简单、高效、便捷,适合大规模推广。
3、本专利技术的最后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豚鼠气单胞菌( aeromonas caviae)的应用,所述菌株可在高无机硒浓度下进行硒元素的还原或转化。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5、申请人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收集于含40μm亚硒酸钠水培营养液下生长的油菜根系,经超声破碎仪处理,加入到lb培养基中进行富集培养。取一定量的培养液涂布于分离平板(含2mmol/l亚硒酸钠的lb固体培养基),培养48h后,挑取红色菌落。经过若干次分离纯化得到若干克隆,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及镜检,观察其细菌形态特征。用菌种鉴定16s rdna通用引物(引物对序列分别为:正向f引物:5’-agtttgatcmtggctcag-3’;反相r引物:5’-ggttaccttgttacgactt-3’)进行扩增,经测序比对后进行菌种鉴定。其中se01菌株被鉴定为豚鼠气单胞菌( aeromonas caviae)。
6、 上述菌株已于2025年01月14日送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分类命名: aeromonas caviae se01,保藏编号:cctcc no:m2025128,地址:中国 武汉 武汉大学。
7、上述的豚鼠气单胞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呈短杆状,细胞大小0.2-0.4×0.5-0.8μm。在lb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乳白色,不透明;当在含5 mmol/l亚硒酸钠的lb培养基中,表现出对无机硒的强还原性,菌落呈鲜红色。
8、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
9、豚鼠气单胞菌se01在无机硒培养基中发酵获得的发酵液,所述的发酵液含有豚鼠气单胞菌se01活菌及纳米硒。
10、一种组合物,包括豚鼠气单胞菌se01和/或上述发酵液。
11、豚鼠气单胞菌se01、上述发酵液或上述组合物在还原无机硒中的应用。
12、豚鼠气单胞菌se01、上述发酵液或上述组合物在制备生物纳米硒中的应用。
13、豚鼠气单胞菌se01、上述发酵液或上述组合物在制备纳米单质硒中的应用。
14、豚鼠气单胞菌se01、上述发酵液或上述组合物在富硒植物种植中的应用。
15、豚鼠气单胞菌se01、上述发酵液或上述组合物在制备富硒种植制剂中的应用。
16、以上所述的应用,优选的,所述的植物为甘蓝型油菜。
17、以上所述的发酵液,优选的,其制备过程是将豚鼠气单胞菌se01接种至无机硒含量在2-800 mmol/l的培养基中发酵获得。
18、以上所述的发酵液,优选的,所述的无机硒含量为2-200mmol/l。
19、以上所述的发酵液,优选的,所述的无机硒含量为2-11mmol/l。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1、(1)本专利技术首次提供了一株对无机硒具备还原能力的豚鼠气单胞菌。
2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豚鼠气单胞菌兼具较高的硒耐受水平和硒转化效率,能够在高浓度(800 mmol/l)硒含量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而环境中的微生物在此浓度下通常生长受到抑制或直接致死。此外,在对豚鼠气单胞菌的培养过程中,即可完成高效的无机硒转化率,相比物理和化学手段合成纳米硒,生成投入成本较低,适合推广。
2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硒营养液是借助豚鼠气单胞菌进行转化获得,大部分为规则的纳米硒颗粒,其表面附着的碳水化合物、多糖、蛋白质等有机质,有效提高了黏附能力,在富硒农业生产过程中,能保持较高的生物利用率;此外,相比物理和化学手段合成的纳米硒,由于生物纳米硒具有有机质包裹,其生物稳定性更高,不易发生积聚失活,能长期保持其生物活性,可以大幅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反复施加的频率,减少富硒农业生产成本。
24、(4)相比传统化学硒肥,生物纳米硒是经过微生物代谢合成,对环境更友好,不会产生土壤及河流的环境污染,其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在富硒农业中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 一株分离的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Se01,所述的豚鼠气单胞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5128。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豚鼠气单胞菌Se01在无机硒培养基中发酵获得的发酵液,所述的发酵液含有豚鼠气单胞菌Se01活菌及纳米硒。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液,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是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豚鼠气单胞菌Se01接种至无机硒含量在2-800 mmol/L的培养基中发酵获得。
4.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豚鼠气单胞菌Se01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液。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豚鼠气单胞菌Se01、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液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在还原无机硒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1所述的豚鼠气单胞菌Se01、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液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生物纳米硒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1所述的豚鼠气单胞菌Se01、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液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纳米单质硒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1所述的豚鼠气单胞菌Se0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豚鼠气单胞菌Se01、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液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富硒植物种植制剂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为甘蓝型油菜。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株分离的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se01,所述的豚鼠气单胞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5128。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豚鼠气单胞菌se01在无机硒培养基中发酵获得的发酵液,所述的发酵液含有豚鼠气单胞菌se01活菌及纳米硒。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液,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是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豚鼠气单胞菌se01接种至无机硒含量在2-800 mmol/l的培养基中发酵获得。
4.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豚鼠气单胞菌se01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液。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豚鼠气单胞菌se01、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液或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顿小玲,王汉中,王新发,姜伟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