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铜箔分切过程中清理铜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22081 阅读:5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解铜箔分切过程中清理铜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分切机或多卷同步分切机的过渡辊的外侧安装有铜粉清理装置;(2)铜粉清理装置上的海绵体刷辊与过渡辊上面的铜电解箔表面接触,使海绵体刷辊压缩量为0.2~0.6毫米;(3)海绵体刷辊的线速度为1~2米/分钟,其运行方向与铜箔运行方向相反;(4)铜粉清理装置上的吸尘罩与海绵体刷辊之间的间隙不大于2毫米。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一边分切电解铜箔一边清理铜粉,具有操作简便,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清理铜粉效果好,电解铜箔表面上90%以上的铜粉被清除掉,并集中收集而不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理电解铜箔在分切过程中产生铜粉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电解铜箔在分切过程中,由于设备运行中的振动、分切机的精度、刀具的锋利程度、以及刀具的磨损等都会导致分切过程中产生铜粉。铜粉通常飘落在分切机上的铜箔外侧表面的两边,有少部分铜粉飘落在箔面外侧整个表面上。箔面上的铜粉对铜箔的使用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锂离子电池用的电解铜箔表面如果飘落铜粉严重,会压穿隔膜引起电池正、负极短路而造成起火事故;印刷线路板用的电解铜箔表面如果飘落铜粉严重,严重的会引起印刷电路短路,造成线路板报废。通常清理铜粉是人工用清洁布在铜箔表面上进行处理,存在处理不均匀、不彻底、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电解铜箔分切过程中产生的铜粉能一边分切电解铜箔一边清理铜粉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1)在分切机或多卷同步分切机的过渡辊的外侧安装有铜粉清理装置;(2)铜粉清理装置上的海绵体刷辊与过渡辊上面的电解铜箔表面接触,使海绵体刷辊压缩量为0.2~0.6毫米,过大容易损伤电解铜箔表面的质量,过小会降低铜粉的清理能力;(3)海绵体刷辊的线速度为1~2米/分钟,其运行方向与铜箔运行方向相反;(4)铜粉清理装置上的吸尘罩与海绵体刷辊之间的间隙不大于2毫米。 所述的铜粉清理装置是由海绵体刷辊、吸尘罩、软管和吸尘器构成,海绵体刷辊外围设有吸尘罩,吸尘罩通过软管与吸尘器连接,软管上设有扎头。 所述的过渡辊固定在分切机或多卷同步分切机两边的立板上,海绵体刷辊左端轴承固定在左滑块上,海绵体刷辊右端轴头与带有电机的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连,蜗轮蜗杆减速机固定在右滑块上。 所述的吸尘罩一侧通过左连接架固定在左滑块上,吸尘罩另一侧通过右连接架固定在蜗轮蜗杆减速机上。 所述的左滑块固定在左导轨上,右滑块固定在右导轨上,左导轨和右导轨分别固定在立板上,左丝杆通过固定块连接在左滑块上,右丝杆通过固定块连接在右滑块上。 本专利技术能一边分切电解铜箔一边清理铜粉,具有操作简便,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清理铜粉效果好,电解铜箔表面上90%以上的铜粉被清除掉,并集中收集而不产生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带有铜粉清理装置的分切机或多卷同步分切机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铜粉清理装置与分切机或多卷同步分切机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放卷轴1,过渡辊2,导向辊3,下刀4,上刀5,过渡辊6,海绵体刷辊7,过渡辊8,上张力轴9,下张力轴10,上收卷轴11,下收卷轴12,吸尘罩13,扎头14,软管15,吸尘器16,电解铜箔17,立板18,左滑块19,左导轨20,左丝杆21,螺栓22,左连接架23,右连接架24,蜗轮蜗杆减速机25,右滑块26,右导轨27,右丝杆2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请阅图2,铜粉清理装置是由海绵体刷辊7、吸尘罩13、软管15和吸尘器16构成,海绵体刷辊7外围设有吸尘罩13,吸尘罩13通过软管15与吸尘器16连接,软管15上设有扎头14。过渡辊6上的轴承固定在分切机两边的立板18上,海绵体刷辊7左端轴承固定在左滑块19上,海绵体刷辊7右端轴头与带有电机的蜗轮蜗杆减速机25的输出轴相连,蜗轮蜗杆减速机25固定在右滑块26上。吸尘罩13一侧通运左连接架23用螺栓22固定在左滑块19上,吸尘罩13另一侧通过右连接架24固定在蜗轮蜗杆减速机25上。左滑块19固定在左导轨20上,右滑块26固定在右导轨27上,左导轨20和右导轨27分别固定在立板18上,左丝杆21通过固定块连接在左滑块19上,右丝杆28通过固定块连接在右滑块26上。 本专利技术用于一边分切电解铜箔一边清理铜粉时,将电解铜箔17经过放卷轴1、过渡辊2、导向辊3后,经过分切下刀4、上刀5后切成用户所要求的宽幅,分切后的电解铜箔17沿着过渡辊6和过渡辊8,经过上张力轴9、下张力轴10分别收在上收卷轴11和下收卷轴12上,铜粉清理装置安装在分切机的过渡辊6的外侧,在电解铜箔分切过程中产生的铜粉会飘落在电解铜箔17的外侧表面,见图1。分切后的电解铜箔17经过过渡辊6时,利用海绵体刷辊7的多孔和柔软特性,海绵体刷辊7将轻压在过渡辊6上面的电解铜箔17表面上,通过观察使海绵体刷辊7压缩量为0.6毫米,海绵体刷辊压缩量是指海绵体刷辊7与过渡辊6相接触的部分压紧而收缩的变形量,压缩量过大容易损伤电解铜箔表面的质量,压缩量过小会降低铜粉的清理能力;海绵体刷辊7的线速度为2米/分钟,并沿着与电解铜箔运行相反方向低速旋转;电解铜箔上的铜粉被粘附到海绵体刷辊7上而不会损伤电解铜箔表面的质量,通过软管15将海绵体刷辊7上的铜粉连续不断地吸进吸尘器16内部的集尘袋里。吸尘罩13与海绵体刷辊7四周的间隙为0.1毫米,也可以没有间隙,由于海绵体刷辊柔软弹性好,即使吸尘罩13碰到海绵体刷辊7也不会损伤海绵体刷辊7,以保证吸尘罩13内的负压,使海绵体刷辊7上的铜粉被及时清理掉。这样实现了一边分切电解铜箔,一边清理铜粉的目的。 实施例二请阅图2,铜粉清理装置与实施例一相同,铜粉清理装置只是安装在多卷同步分切机(中国专利号200420094687.1)上,连接方式和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专利技术用于一边分切电解铜箔一边清理铜粉时,将电解铜箔17经过放卷轴1、过渡辊2、导向辊3后,经过下刀4、上刀5后切成用户所要求的宽幅,分切后的电解铜箔17沿着过渡辊6和过渡辊8,经过上张力轴9、下张力轴10分别收在上收卷轴11和下收卷轴12上,铜粉清理装置安装在多卷同步分切机的过渡辊6的外侧,在分切过程中产生的铜粉会飘落在电解铜箔17的外侧表面,见图1。分切后的电解铜箔17经过过渡辊6时,利用海绵体刷辊7的多孔和柔软特性,海绵体刷辊7将轻压在过渡辊6上面的电解铜箔17表面上,使海绵体刷辊7压缩量为0.2毫米;海绵体刷辊7的线速度为1米/分钟,并沿着与电解铜箔运行相反方向低速旋转;电解铜箔上的铜粉被粘附到海绵体刷辊7上,通过软管15将海绵体刷辊7上的铜粉连续不断地吸进吸尘器16内部的集尘袋里。吸尘罩13与海绵体刷辊7四周的间隙为2毫米,以保证吸尘罩13内的负压,使海绵体刷辊7上的铜粉被及时清理掉。这样实现了一边分切电解铜箔,一边清理铜粉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铜箔分切过程中清理铜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分切机或多卷同步分切机的过渡辊(6)的外侧安装有铜粉清理装置;(2)铜粉清理装置上的海绵体刷辊(7)与过渡辊(6)上面的电解铜箔表面接触,使海绵体刷辊7压缩量为0.2 ~0.6毫米;(3)海绵体刷辊(7)的线速度为1~2米/分钟,其运行方向与铜箔运行方向相反;(4)铜粉清理装置上的吸尘罩(13)与海绵体刷辊(7)之间的间隙不大于2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铜箔分切过程中清理铜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分切机或多卷同步分切机的过渡辊(6)的外侧安装有铜粉清理装置;(2)铜粉清理装置上的海绵体刷辊(7)与过渡辊(6)上面的电解铜箔表面接触,使海绵体刷辊7压缩量为0.2~0.6毫米;(3)海绵体刷辊(7)的线速度为1~2米/分钟,其运行方向与铜箔运行方向相反;(4)铜粉清理装置上的吸尘罩(13)与海绵体刷辊(7)之间的间隙不大于2毫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铜箔分切过程中清理铜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粉清理装置是由海绵体刷辊(7)、吸尘罩(13)、软管(15)和吸尘器(16)构成,海绵体刷辊(7)外围设有吸尘罩(13),吸尘罩(13)通过软管(15)与吸尘器(16)连接,软管(15)上设有扎头(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铜箔分切过程中清理铜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钦欢夏文梅汤金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梅县梅雁电解铜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