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折叠器的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06466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26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折叠器的驱动电路,其包括连接电路、以连接电路为中心左右对称的两个执行电路。连接电路包括电容C1~C2、电阻R1。每个执行电路包括稳压管D1、三极管Q1~Q3、电阻R2~R6、电容C3~C4。在每个执行电路中,D1的阴极经由R2连接于Q1的基极,Q1的集电极连接于输出端,Q1的发射极经由R5连接于输入端,Q2的基极经由R3、R4连接于输入端,R5并联于R4,C3的连端分别连接于Q2的基极与发射极,Q3的基极经由R6连接于输出端,Q3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分别连接于Q1的基极与发射极,C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Q3的基极与发射极。Q2的集电极经由R1连接于另一执行电路中的Q2的集电极,C1并联于电机,C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输出入端。(*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折叠器的驱动电路,其用于驱动电机使汽车后视镜折叠或打开;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电路包括连接电路、以该连接电路为中心左右对称的两个执行电路;该连接电路包括电容C1~C2、电阻R1;每个执行电路包括稳压管D1、三极管Q1~Q3、电阻R2~R6、电容C3~C4;电容C1并联于该电机,连接该电机的两端作为该驱动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两个稳压管D1的阳极作为该驱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在每个执行电路中,稳压管D1的阴极经由电阻R2连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相应的输出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经由电阻R5连接于相应的输入端,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由电阻R3、电阻R4连接于相应的输入端,电阻R5并联于电阻R4,电容C3的连端分别连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三极管Q3的基极经由电阻R6连接于相应的输出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分别连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电容C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发射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由电阻R1连接于另一执行电路中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容C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输出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道学王正斌袁光辉高社科刘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富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