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全自动刀带磨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404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抛光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精密全自动刀带磨抛机。其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安装有磨头、主动轮轴和被动轮轴,所述磨头安装有砂轮,所述磨头驱动连接有横向进刀主机和纵向运行主机;所述主动轮轴套设有主动轮,所述被动轮轴套设有被动轮,所述主动轮轴通过皮带轮连接有主动轮电机,所述被动轮轴连接有变速箱电机;所述被动轮轴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活动底座,所述被动轮轴安装于活动底座,所述活动底座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安装有电接压力表,所述电接压力表与变速箱电机电连接。该精密全自动刀带磨抛机可以对刀带实现自动张紧,刀带磨削的厚度公差一致,可以实现刀带一次性磨抛成形,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抛光机
,尤其是指精密全自动刀带磨抛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于刀带的接头处理及表面光洁处理分别采用不同的机械进行磨削和抛光,刀带安装于机械上时都是采用人工锁紧,既费时又费力,且在磨抛的过程中需要靠人工进行前后和纵横的操作,以防刀带过磨或过抛。有的刀带磨床使用双磨头双面对磨,但无法保证磨头和刀带面的精确平行,以至于无法磨削到产品使用厚度的标准。目前磨头的固定一般釆用燕尾槽卧式固定,既不稳定又容易被粉尘磨损;传统的被动刀轮一般釆用轴套滑动、主架采用钢架固定,被动轮座不能自行移动和锁定,且容易产生共振。而刀带的进出调节机构采用被动刀轮与调节分离架通过螺栓固定调节,无法满足设备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精密全自动刀带磨抛机,该精密全自动刀带磨抛机可以对刀带实现自动张紧,刀带磨削的厚度公差一致,可以实现刀带一次性磨抛成形,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精密全自动刀带磨抛机,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安装有磨头、主动轮轴和被动轮轴,所述磨头、主动轮轴和被动轮轴呈并列平行安装,所述磨头安装有砂轮,所述磨头驱动连接有横向进刀主机和纵向运行主机;所述主动轮轴套设有主动轮,所述被动轮轴套设有被动轮,所述主动轮轴通过皮带轮连接有主动轮电机,所述被动轮轴连接有变速箱电机;所述被动轮轴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活动底座,所述被动轮轴安装于活动底座,所述活动底座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安装有电接压力表,所述电接压力表与变速箱电机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底座的前方设置有光轴固定板,所述光轴固定板通过精密硬光轴与活动底座连接,所述被动轮轴后端下方设置的精密硬光轴套设有三个万向节轴承,所述被动轮轴前端下方设置的精密硬光轴套设有两个万向节轴承,所述被动轮轴前端下方设置的精密硬光轴的两个万向节轴承与所述被动轮轴后端下方设置的精密硬光轴的其中两个万向节轴承对称,所述被动轮轴后端下方设置的精密硬光轴的另一个万向节轴承驱动连接有刀带进出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被动轮轴的前端套设有被动轮前轴承,所述被动轮轴的后端套设有被动轮后轴承;所述主动轮轴的前端套设有主动轮前轴承,所述主动轮轴的后端套设有主动轮后轴承。再进一步地,所述被动轮轴下方设置有主机长丝杆,所述主机长丝杆的一端与变速箱电机驱动连接,所述主机长丝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安装有数百分表。优选的,所述主机长丝杆通过主螺母与工作台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上方包覆有机壳外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精密全自动刀带磨抛机,首先通过所述变速箱电机驱动被动轮轴对刀带进行张紧,此时与活动底座连接的液压缸内的压力增大,当压力升至设定的压力时,安装于液压缸的电接压力表连接到变速箱电机切断电源,可以对刀带实现自动张紧;由于所述磨头、主动轮轴和被动轮轴呈并列平行安装,磨头横向运行使砂轮表面与刀带呈平行状态,保证了刀带磨削的厚度公差一致性,实现刀带一次性磨抛成形,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精密全自动刀带磨抛机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精密全自动刀带磨抛机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主视图。图4为图2中B处的俯视图。图1至图4中包括有标记:I——工作台2——磨头3——主动轮轴4——被动轮轴5——砂轮6——横向进刀主机7——纵向运行主机8——主动轮9——被动轮10——皮带轮11——主动轮电机12——变速箱电机13——活动底座14——液压缸15——电接压力表16——被动轮前轴承17——被动轮后轴承18——主动轮前轴承19——主动轮后轴承20——光轴固定板21——精密硬光轴22——万向节轴承23—刀带进出调节装置 24——主机长丝杆25-驱动板26-数百分表27——主螺母28——机壳外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4所示,精密全自动刀带磨抛机,包括有工作台I,所述工作台I安装有磨头2、主动轮轴3和被动轮轴4,所述磨头2、主动轮轴3和被动轮轴4呈并列平行安装,所述磨头2安装有砂轮5,所述磨头2驱动连接有横向进刀主机6和纵向运行主机7 ;所述主动轮轴3套设有主动轮8,所述被动轮轴4套设有被动轮9,所述主动轮轴3通过皮带轮10连接有主动轮电机11,所述被动轮轴4连接有变速箱电机12 ;所述被动轮轴4与工作台I之间设置有活动底座13,所述被动轮轴4安装于活动底座13,所述活动底座13连接有液压缸14,所述液压缸14安装有电接压力表15,所述电接压力表15与变速箱电机12电连接;其中,所述被动轮轴4的前端套设有被动轮前轴承16,所述被动轮轴4的后端套设有被动轮后轴承17 ;所述主动轮轴3的前端套设有主动轮前轴承18,所述主动轮轴3的后端套设有王动轮后轴承19。在使用本技术对刀带进行磨抛光时,首先将刀带套设于主动轮8和被动轮9上,通过变速箱电机12驱动被动轮轴4对刀带进行张紧,此时与活动底座13连接的液压缸14内的压力增大,当压力升至设定的压力时,安装于液压缸14的电接压力表15连接到变速箱电机12切断电源,实现对刀带的自动张紧;此时主动轮电机11带动主动轮轴3转动,横向进刀主机6和纵向运行主机7驱动磨头2带动砂轮5转动,从而使得砂轮5对安装于主动轮8和被动轮9的刀带进行磨抛;由于所述磨头2、主动轮轴3和被动轮轴4呈并列平行安装,磨头2横向运行使砂轮5表面与刀带呈平行状态,保证了刀带磨削的厚度公差一致性,实现刀带一次性磨抛成形,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在所述被动轮轴4上套设被动轮前轴承16和被动轮后轴承17,在所述主动轮轴3上套设主动轮前轴承18和主动轮后轴承19,可有效防止刀带在磨抛过程中出现跳动的现象。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底座13的前方设置有光轴固定板20,所述光轴固定板20通过精密硬光轴21与活动底座13连接,所述被动轮轴4后端下方设置的精密硬光轴21套设有三个万向节轴承22,所述被动轮轴4前端下方设置的精密硬光轴21套设有两个万向节轴承22,所述被动轮轴4前端下方设置的精密硬光轴21的两个万向节轴承22与所述被动轮轴4后端下方设置的精密硬光轴21的其中两个万向节轴承22对称,所述被动轮轴4后端下方设置的精密硬光轴21的另一个万向节轴承22驱动连接有刀带进出调节装置23。在本技术中,由于万向节轴承22具有可实现不同轴的动力传送的性能,所述刀带进出调节装置23通过驱动被动轮轴4后端下方精密硬光轴21移动,配合总共五个万向节轴承22带动活动底座13偏移,从而实现被动轮轴4在周向上的微调,保证被动轮轴4的中心线与主动轮轴3的中心线平行,进一步提高刀带磨抛的质量。再进一步地,所述被动轮轴4下方设置有主机长丝杆24,所述主机长丝杆24的一端与变速箱电机12驱动连接,所述主机长丝杆24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板25,所述驱动板25安装有数百分表26 ;优选的,所述主机长丝杆24通过主螺母27与工作台I连接;所述工作台I上方包覆有机壳外罩28。在本技术中,通过变速箱电机12与主机长丝杆24配合形成导轨式的车床,便于安装不同尺寸、不同规格的刀带进行磨抛,增强了本技术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精密全自动刀带磨抛机,包括有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安装有磨头、主动轮轴和被动轮轴,所述磨头、主动轮轴和被动轮轴呈并列平行安装,所述磨头安装有砂轮,所述磨头驱动连接有横向进刀主机和纵向运行主机;所述主动轮轴套设有主动轮,所述被动轮轴套设有被动轮,所述主动轮轴通过皮带轮连接有主动轮电机,所述被动轮轴连接有变速箱电机;所述被动轮轴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活动底座,所述被动轮轴安装于活动底座,所述活动底座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安装有电接压力表,所述电接压力表与变速箱电机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芳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萨浦刀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