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输入输出支架的同轴式行星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453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7:45
一种带输入输出支架的同轴式行星齿轮箱,包括输入端盖、输入支架和输入壳体,输入壳体和行星连接法兰间、行星连接法兰和输出法兰间均分别安装有内齿圈,内齿圈内分别安装有太阳轮、行星轮和行星架;输入轴、太阳轮、行星轮和行星架同轴心;行星初级传动级输入轴通过渐开线内花键与初级太阳轮联接,行星输出级太阳轮通过渐开线内花键与初级行星架联接;行星架周边分别均布三个行星轮,行星轮分别与对应的内齿圈及太阳轮保证相同啮合侧隙的常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齿轮箱带底脚安装,有效简化了安装过程,输出端能承受更大的径向力,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运行平稳、承载能力大以及适应性强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传动设备领域,涉及齿轮箱,尤其是同轴式行星齿轮箱。
技术介绍
行星齿轮箱采用渐开线行星齿轮传动,合理利用内、外啮合,功率分流,因此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转速范围宽、效率高、运行平稳、承载能力大以及适应性强等特点。作为传递动力的主要装置,广泛应用在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破碎机、搅拌机等各式机械领域,其产品水平和质量对机械产品有着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需要较大扭矩和较大功率的各种传动中,因此齿轮箱有着巨大的市场和应用价值。然而,现有齿轮箱因结构设计的限制,往往会出现空间位置安装比较麻烦,输出端不能承受太大的径向力,不能保证设备间中心高一致且传动部件不同心等问题,从而导致传动不平稳,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且安全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输入输出支架的同轴式行星齿轮箱,该输入输出支架的同轴式行星齿轮箱实现了带底脚安装,有效简化了安装过程,输出端能承受更大的径向力,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运行平稳、承载能力大以及适应性强等特点。本实用 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输入输出支架的同轴式行星齿轮箱,包括配装有输入端盖、输入支架和输入壳体,输入壳体内部安装有输入轴,输入轴穿过输入端盖的端面伸出,输入轴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设备联接;行星传动部分包括输入壳体和行星连接法兰间、行星连接法兰和输出法兰间分别安装有第一内齿圈及第二内齿圈,第一内齿圈及第二内齿圈内分别安装有初级太阳轮及行星输出级太阳轮、行星轮和初级行星架及输出级行星架;输入轴、初级太阳轮及行星输出级太阳轮、行星轮和初级行星架及输出级行星架同轴心;行星初级传动级输入轴通过渐开线内花键与初级太阳轮联接,行星输出级太阳轮通过渐开线外花键与初级行星架联接;初级行星架及输出级行星架周边分别均布三个行星轮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内齿圈及第二内齿圈及初级太阳轮及行星输出级太阳轮保证相同啮合侧隙的常啮合;输出级行星架连接输出轴穿过输出法兰外部与被驱动设备连接,输出法兰上配装有输出支架和输出端盖。进一步,所述输入壳体端面通过螺栓联接安装有输入支架和输入端盖,所述输入端盖内安装有双氟橡胶油封。所述输入轴通过轴承支撑安装在输入壳体上,输入轴一轴端和初级行星架一端做成渐开线内花键,分别与初级太阳轮和输出级太阳轮啮合。所述用于安装输入轴的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初级太阳轮及行星输出级太阳轮一端做成渐开线外花键,另一端做成外齿圆柱齿轮结构,初级太阳轮及行星输出级太阳轮是浮动的,初级太阳轮通过轴承和球头螺钉限制轴向位移,输出级太阳轮通过轴承和初级挡铁法兰限制轴向位移。所述用于定位太阳轮的轴承为深沟球轴承,轴承分别安装在初级太阳轮和输出级挡铁法兰内。所述行星轮分别通过轴承均布安装在对应的第一行星轮轴及第二行星轮轴上。所述输出级行星架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行星连接法兰内,另一端以轴套为安装止口和输出轴联接为一体,并通过轴承安装在输出法兰内,所述输出轴为平键实心输出轴。所述用于安装行星轮、输出级行星架和输出轴的轴承均为圆柱滚子轴承。所述输出法兰通过螺栓联接安装在输出支架上,输出法兰端安装有输出端盖,所述输出端盖内安装有双氟橡胶油封。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输入和输出支架采用Q345焊接,具有刚性好、强度高、能承受较大扭力等特点;输入和输出端分别通过输入支架和输出支架固定,可保证输出端承受更大的径向力或更加恶劣工况时,整机传动具有更高稳定性和安全性。支架安装面具有高加工精度,有效避免了因安装误差而产生的中心高不一致、不同心等缺陷,简化了安装过程的同时,更加保证了传动的稳定性;输入、输出轴端均分别安装双氟橡胶油封,能适应更加复杂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输入轴、行星架和太阳轮采用渐开线花键结构联接,便于安装,受载时齿上有径向力,能起自动定心的作用,使各齿受力均匀,承载能力强。该带输入输出支架的同轴式行星齿轮箱外形设计流畅美观,同轴输出,内部结构紧凑合理,结合最新制造技术工艺和领先采用新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该齿轮箱的承载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侧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侧视示意图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带输入输出支架的同轴式行星齿轮 箱,包括输入轴I,油封2,输入端盖3,第一轴承4,输入支架5,输入壳体6,球头螺钉7,太阳轮8,行星轴9,第二轴承10,行星轮11,内齿圈12,第三轴承13,挡铁法兰14,行星架15,行星连接法兰16,第四轴承17,内齿圈18,行星轮19,第五轴承20,行星轴21,太阳轮22,第六轴承23,第七轴承24,挡铁法兰25,轴套26,输出轴27,行星架28,油封29,输出端盖30,输出法兰31和输出支架32。输入端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设备联接;输出端采用平键实心输出轴与被驱动设备联接。输入壳体6内部安装有输入轴1,输入轴I穿过输入端盖3的端面伸出,输入轴I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设备联接;行星传动部分包括输入壳体6和行星连接法兰16间、行星连接法兰16和输出法兰31间分别安装有内齿圈12、18,内齿圈12、18内分别安装有太阳轮8、22,行星轮11、19和行星架15、28 ;输入轴1,太阳轮8、22、行星轮11、19和行星架15、28同轴心;行星初级传动级输入轴I通过渐开线内花键与初级太阳轮8联接,行星输出级太阳轮22通过渐开线外花键与初级行星架15联接;行星架15、28周边分别均布三个行星轮11、19分别与对应的内齿圈12、18及太阳轮8、22保证相同啮合侧隙的常啮合;输出级行星架28连接输出轴27穿过输出法兰31外部与被驱动设备连接,输出法兰31上配装有输出支架32和输出端盖30。输入壳体6端面通过螺栓联接安装有输入支架5和输入端盖3,输入端盖3内安装有双氟橡胶油封2。输入轴I通过第一轴承4支撑安装在输入壳体6上,输入轴I 一轴端和初级行星架15 —端做成渐开线内花键,分别与初级太阳轮8和输出级太阳轮22啮合。太阳轮8,22 —端做成渐开线外花键,另一端做成外齿圆柱齿轮结构,太阳轮8、22是浮动的,初级太阳轮8通过第三轴承13和球头螺钉7限制轴向位移,输出级太阳轮22通过第七轴承24和初级挡铁法兰14限制轴向位移。行星轮11,19分别通过第二轴承10、第五轴承20均布安装在对应的第一行星轮轴9及第二行星轮轴21上。输出级行星架28 —端通过第四轴承17安装在行星连接法兰16内,另一端以轴套26为安装止口和输出轴27联接为一体,并通过第六轴承23安装在输出法兰31内,所述输出轴27为平键实心输出轴。输出法兰31通过螺栓联接安装在输出支架32上,输出法兰31端安装有输出端盖30,输出端盖30内安装有双氟橡胶油封29。进一步,用于安装输入轴I的第一轴承4为圆锥滚子轴承。用于定位太阳轮的第三轴承13、第七轴承24为深沟球轴承,第三轴承13、第七轴承24分别安装在初级太阳轮8和输出级挡铁法兰25内。用于安装行星轮11、19,输出级行星架28和输出轴27的第二轴承10、第四轴承17、第五轴承20及第六轴承23均为圆柱滚子轴承。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输入输出支架的同轴式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盖(3)、输入支架(5)和输入壳体(6),输入壳体(6)内部安装有输入轴(1),输入轴(1)穿过输入端盖(3)的端面伸出,输入轴(1)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设备联接;输入壳体(6)和行星连接法兰(16)间、行星连接法兰(16)和输出法兰(31)间分别安装有第一内齿圈(12)及第二内齿圈(18),第一内齿圈(12)及第二内齿圈(18)内分别安装有初级太阳轮(8)及行星输出级太阳轮(22)、行星轮和初级行星架(15)及输出级行星架(28);输入轴(1)、初级太阳轮(8)及行星输出级太阳轮(22)、行星轮和初级行星架(15)及输出级行星架(28)同轴心;行星初级传动级输入轴(1)通过渐开线内花键与初级太阳轮(8)联接,行星输出级太阳轮(22)通过渐开线外花键与初级行星架(15)联接;初级行星架(15)及输出级行星架(28)周边分别均布三个行星轮,所述行星轮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内齿圈(12)、第二内齿圈(18)及初级太阳轮(8)及行星输出级太阳轮(22)保证相同啮合侧隙的常啮合;输出级行星架(28)连接输出轴(27)穿过输出法兰(31)外部与被驱动设备连接,输出法兰(31)上配装有输出支架(32)和输出端盖(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显财
申请(专利权)人:博能传动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