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流式玻璃板加热炉的可调节风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210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流式玻璃板加热炉的可调节风道,该可调节风道安装在集气箱与蜗壳之间,包括两个可调节连接关系的主连接管和副连接管,分别设置在集气箱的进风口和蜗壳的出风口处,主连接管和副连接管嵌套连接,互相之间可在轴向伸缩;集气箱与可调节风道之间可在横向或上下调节位置,蜗壳与可调节风道之间可在上下或横向调节位置;集气箱与可调节风道之间的调节方向、蜗壳与可调节风道之间的调节方向互相垂直。该风道将集气箱与蜗壳之间的固定连接变为可调节连接,在加热炉受热变形时,可以提供组件之间的活动间隙,避免了对装配关系造成破坏,同时也方便组装拆卸。(*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流式玻璃板加热炉,具体涉及炉体内设置的可调节风道。
技术介绍
在钢化玻璃制造过程中,通常采用对流式玻璃板加热炉对玻璃实施加热。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ZL200910076062.X)中公布了一种对流式玻璃板加热炉,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加热炉中部设置有玻璃输送辊道8,输送辊道8上下方均设置有玻璃加热装置,力口热炉的炉体I设置成上、下炉体,上、下炉体可打开,以便进行炉体内部的维修维护工作。加热装置由集气箱4、风机5、蜗壳6、加热器12构成,风机5通过蜗壳6连接集气箱4,蜗壳6的出风口和集气箱4的进风口连通。现有的集气箱4、风机5、蜗壳6之间采用固定连接,缺少活动间隙,由于加热炉加热后,这些内部组件在高温下会产生变形,同时炉体也会受热变形,内部组件的尺寸及相对位置均会发生变化,使原有的装配关系经常发生干涉现象。例如:风机5固定在炉体I的侧壁,集气箱4吊装在炉体I的顶壁或支撑在炉体I的底板上,两者的线性尺寸变化或位移方向不一致,进而造成集气箱4与蜗壳6之间发生硬性偏移出现装配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风道,该风道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对流式玻璃板加热炉的可调节风道,所述可调节风道安装在集气箱与蜗壳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风道包括两个可调节连接关系的主连接管和副连接管,分别设置在集气箱的进风口和蜗壳的出风口处,主连接管和副连接管嵌套连接,互相之间可在轴向伸缩;集气箱与可调节风道之间可在横向或上下调节位置,蜗壳与可调节风道之间可在上下或横向调节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兵李金玉吴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