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滑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9178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22:23
一种动力滑轨组件。该动力滑轨组件包括:一底座、一支架、一导引件、一滑动座、一螺合件、一螺杆以及一驱动马达;底座包括一顶面及一底面;支架直立设置于顶面;导引件设置于支架,且提供二互相面对的导引槽;滑动座包括一连接部及二滑动部,其中二滑动部分别向外突出于连接部,而分别嵌入二导引槽,使得滑动座可移动地设置于导引件;螺合件固定于连接部,且螺合件提供一螺合槽;螺杆设置于支架的一容置部中,且螺杆穿过螺合槽,使螺合件咬合于螺杆;驱动马达固定于支架,且驱动马达具有一输出轴,输出轴连接于螺杆,以驱动螺杆转动,从而驱动滑动座移动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微调显示器的高度且不需考虑显示器的重力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滑轨组件(power rail assembly),特别是一种用于升降显示器的动力滑轨组件。
技术介绍
滑轨组件包含一支架及一滑动座。滑动座可在支架上沿一滑动方向滑动。滑动座及支架在滑动方向的垂直方向的剖面上,具有互相匹配的导引结构,避免滑动座直接脱离支架。滑轨组件经常用于架设显示器,以上下移动显示器。为了使显示器固定于特定高度,滑轨组件还会包含一插销结构,用以锁定滑动座,使固定于滑动座上的显示器不会上下滑动。例如,美国US 2011/0176862号专利公开提出一种插销结构,用以锁定滑动座。但是,这种锁定方式只能在预先设定的位置进行锁定,因此无法任意地调整显示器高度。同时,在调整显示器高度的过程中,使用者必须以人力扶持显示器。若显示器过重时,调整显示器的工作将不易进行。美国US 2011/0176265号专利公开中,滑动座及支架之间更进一步地设置了弹性组件,以平衡显示器的重量,以减轻使用者的负担。但是,弹性组件的弹性力设定,必须配合显示器的重量。弹性组件的弹性力过大或是过小,都会使得显示器的高度不容易调整。因此,若显示器的重 量变化之后,弹性组件也须重新设计,造成US2011/0176265号专利公开的滑轨组件的通用性不佳。从而,需要提供一种动力滑轨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公知技术的滑轨组件用于升降显示器时,无法对显示器的高度进行微调,只能调整至预先设定的高度,且显示器的重量也会造成使用者的不便。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动力滑轨组件,该动力滑轨组件包含:一底座、一支架、一导引件、一滑动座、一螺合件、一螺杆以及一驱动马达;该底座包含一顶面及一底面;该支架直立设置于该顶面;该导引件设置于该支架,且提供二互相面对的导引槽;该滑动座包含一连接部及二滑动部,其中该二滑动部分别向外突出于该连接部,而分别嵌入该二导引槽,使得该滑动座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导引件;该螺合件固定于该连接部,且该螺合件提供一螺合槽;该螺杆设置于该支架的一容置部中,且该螺杆穿过该螺合槽,使该螺合件咬合于该螺杆;该驱动马达固定于该支架,且该驱动马达具有一输出轴,该输出轴连接于该螺杆,以驱动该螺杆转动,从而驱动该滑动座移动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通过驱动马达驱动滑动座,即可驱动显示器上升及下降,且可微调显示器的高度。当驱动马达停止转动,停止转动的螺杆就可以挡住显示器,使得显示器不会下降。纵使显示器的重量大幅被提升,同一螺杆仍可挡住提升重量之后的显示器,不需考虑如何制止显示器因重力而下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及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不同视角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部分组件的分解图。图5及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部分组件的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部分组件的分解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 动力滑轨组件 132 滑轨110 底座132a 导引槽112 顶面140 滑动座113 定位凹槽142 连接部114 底面144 滑动部115 定位块150 螺合件116 按键座152 螺合槽·118 按键孔154 接触单元120 支架160 螺杆122 固定部170 驱动马达124 容置部172 输出轴124a 支柱180 马达架124b 侧板182 穿孔124c 容置空间190 按键126 定位板194 极限开关126a 定位缺口Pl 第一位置130 导引件P2 第二位置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图1”、“图2”及“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动力滑轨组件100,用以结合于一显示器,以升降该显示器。动力滑轨组件100包含一底座110、一支架120、一导引件130、一滑动座140、一螺合件150、一螺杆160及一驱动马达170。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底座110包含一顶面112及一底面114。支架120设置于底座110的顶面112。支架120具有一固定部122及一容置部124。固定部122固定于底座110的顶面112,使得支架120直立设置于底座110的顶面112,且容置部124远离顶面112延伸。容置部124包含二支柱124a,相隔一间隔距离设置。容置部124还包含二侧板124b,分别延伸于二支柱124a,且互相平行设置,使得二侧板124b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124c。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导引件130固定于支架120的容置部124。导引件130提供二互相面对的导引槽132a。导引件130包含二滑轨132,分别固定于支架120的二侧板124b,使得二滑轨相隔一间隔距离设置,且互相平行。各滑轨132分别提供一导引槽132a。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滑动座140包含一连接部142及二滑动部144。连接部142用以结合于显示器的背侧面。二滑动部144分别向外突出于该连接部142,而分别嵌入二导引槽132a。其中,二滑动部144为长方形,结合于连接部142的相对二侧面。各滑动部144的宽度匹配各导引槽132a的宽度,使得滑动座140可移动地设置于导引件130的二滑轨132之间。如“图5”、“图6”及“图7”所示,螺合件150固定于滑动座140 ;其中,螺合件150固定于连接部142,且螺合件150提供一螺合槽152。螺杆160设置于支架120的容置部124中,且位于二滑轨132之间。螺杆160穿过螺合槽152,使得螺合件150咬合于螺杆160。因此,螺杆160的转动动作可被转换为对螺合件150进行线性驱动。驱动马达170固定于支架120,且驱动马达170的一输出轴172连接于螺杆160,藉以驱动该螺杆160转动,从而驱动滑动座140移动于一第一位置Pl及一第二位置P2之间。如“图1”、“图2”、“图5”及“图6”所示,在一具体范例中,动力滑轨组件100还包含一马达架180,固定于支架120。其中,马达架180固定于二支柱124a之间,且马达架180还包含一穿孔182。驱动马达170固定于该马达架180,且输出轴172穿过该穿孔182而连接于螺杆160。如“图1”、“图2”及“图3”所示,该底座110的顶面112凸设一按键座116,该按键座116上开设多个按键孔118。动力滑轨组件100还包含多个按键190,设置于底座110中,且分别通过按键孔118外露。该些按键190用以被按压而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马达170进行正转及反转, 以驱动滑动座140上升及下降。例如动力滑轨组件100包含二按键190,按键座116包含二按键孔118 ;该二按键190其中之一用以控制驱动马达170进行正转,以驱动滑动座140上升;另一按键190用以控制驱动马达170进行反转,而驱动滑动座140下降。如“图5”及“图6”所示,滑动座140可上升及下降于第一位置Pl及第二位置P2之间,其中第一位置Pl大致对应于螺杆160的末端,第二位置P2大致对应于螺杆160与驱动马达170的输出轴172的连接处。动力滑轨组件100还包含二极限开关194,设置于支架120,且分别对应于第一位置Pl及第二位置P2。且螺合件150还包含至少一接触单元154,用以在第一位置Pl或第二位置P2碰触二极限开关194其中之一。当该二极限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滑轨组件,该动力滑轨组件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包括一顶面及一底面;一支架,该支架直立设置于该顶面;一导引件,该导引件设置于该支架,且提供二互相面对的导引槽;一滑动座,该滑动座包括一连接部及二滑动部,其中该二滑动部分别向外突出于该连接部,而分别嵌入该二导引槽,使得该滑动座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导引件;一螺合件,该螺合件固定于该连接部,且该螺合件提供一螺合槽;一螺杆,该螺杆设置于该支架的一容置部中,且该螺杆穿过该螺合槽,使该螺合件咬合于该螺杆;以及一驱动马达,该驱动马达固定于该支架,且该驱动马达具有一输出轴,该输出轴连接于该螺杆,以驱动该螺杆转动,从而驱动该滑动座移动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嘉王友刚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