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保堂专利>正文

气动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9037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气动离合器,包括包括花键轴;沿轴线按顺序设置的左端盖、摩擦移动盘、右端盖;该摩擦移动盘的两端面分别有摩擦贴合面,左端盖及右端盖分别有与之相对应的摩擦贴合面,相对应的摩擦贴合面可两两相贴合,摩擦移动盘与花键轴键连接并可在花键轴上移动;气室,该气室包括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外接通气口;复位弹簧;气室移动环,该气室移动环置于左端盖与摩擦移动盘之间,左端盖与气室移动环相对的一端面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与气室移动环的相对端面相适配,并沿轴向方向相互衔接形成该气室;复位弹簧设置在右端盖上并沿轴向指向所述摩擦移动盘。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离合动作反映灵敏、适合高频率、高速离合的使用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动离合器
技术介绍
手动式离合器通过手动操纵所产生的轴向压力,使其摩擦片达到轴向接合与分离,使用较为不便,为了提升离合器的整体性能,人们对离合器结构改良设计。如申请号为89205389.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动离合器,由皮带盘、摩擦片、进退盘、弹性气室、复位弹簧及输出轴等组成,输出轴就是变速箱或工作机械的输入轴,气动机构中的进气通道在密封盘内利用弹性膜及密封盘等构成的弹性气室替代原有的气缸,使离合器的轴向尺寸得到减少,结构紧凑,输出轴直接由下级机械如变速箱或工作机械的输入轴构成,使离合器的输出轴与下级机械的输入轴之间无需联轴器。上述技术方案中用弹性膜及密封盘等构成的弹性气室替代原有的气缸结构,由于行程短,弹性膜与接触的内部零部件在复位过程中容易产生粘连,当离合频率高时,离合动作反应滞后,影响离合器的分离动作,只能用于低速的使用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离合动作反映灵敏、适合高频率、高速离合的气动离合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离合器,包括花键轴;沿轴线按顺序设置的左端盖、摩擦移动盘、右端盖;该摩擦移动盘的两端面分别有摩擦贴合面,左端盖及右端盖分别有与之相对应的摩擦贴合面,相对应的摩擦贴合面可两两相贴合,摩擦移动盘与花键轴键连接并可在花键轴上移动;气室,该气室包括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外接通气口 ;复位弹簧;气室移动环,该气室移动环置于左端盖与摩擦移动盘之间,左端盖与气室移动环相对的一端面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与气室移动环的相对端面相适配,并沿轴向方向相互衔接形成该气室。上述技术方案中,米用左端盖、气室移动环沿轴向相套在内形成气室的技术方案,由于左端盖、气室移动环均是刚性构件,不管气室是充气或消气,气室移动环即刻移动位置以适应气室体积的变化,所以克服了反应滞后、复位过程中产生粘连的问题,而且摩擦移动盘在花键轴上移动顺畅,对于高频率、高速离合的使用场合均反映灵敏,而且结构简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弹性气室造成离合动作反应滞后及易粘连的缺点。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摩擦贴合面上分布对应的滚花纹。滚花纹具有易加工、摩擦性能良好的优点。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具体方案,该滚花纹是沿径向发散的齿形纹。该沿径向发散的齿形纹使摩擦贴合面及摩擦接合面可啮合性的相互贴合。作为对上述技术 方案的一个具体方案,该通气口设在左端盖上,进气通道从气室贯通至该通气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摩擦移动盘的主视图;图4是左端盖的主视图;图5是右端盖的主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一种气动离合器,包括花键轴2,沿轴线按顺序设置的左端盖1、气室移动环3、摩擦移动盘4、轴向弹性挡圈21、右端盖5、复位弹簧6。左端盖I与气室移动环3相对的一端面有环形凹槽13。参见图2,环形凹槽13与气室移动环3的相对端面相适配,并沿轴向方向相互衔接形成气室7,气室移动环3中形成气室7的重叠端部有密封圈8,花键轴2穿过左端盖I及气室移动环3,摩擦移动盘4与花键轴2进行键连接并可沿轴向在花键轴2上移动,轴向弹性挡圈21将摩擦移动盘4限制在花键轴2上;轴向弹性挡圈21与花键轴2的轴肩21之间的距离适合将气室移动环 3的行程限制在环形凹槽13内,左端盖I上设置有通气口 11,进气通道12从气室7贯通至通气口 11。参见图3,摩擦移动盘4的两端面上分别有摩擦贴合面,该摩擦贴合面上分布沿径向发散的齿形纹。参见图4,左端盖I有与气室移动环端面对应的摩擦贴合面。该摩擦接合面有沿径向发散的齿形摩擦滚花纹。参见图5,右端盖5有与气室移动环端面对应的摩擦贴合面,该滚花纹是沿径向发散的齿形纹。其工作原理是,当气室7充气时,气室移动环3被推向摩擦移动盘4,气室移动环3将摩擦移动盘4压向右端盖5的摩擦贴合面彼此紧相贴,使得从花键轴2传递到摩擦移动盘4上的转动,通过摩擦贴合面带动右端盖5转动,达到离合器“合”的效果;当停止向气室7充气时,复位弹簧6将摩擦移动盘4推离右端盖5,右端盖5停止转动,达到离合器“离”的效果;当打开通气口 11使气室7消气时,复位弹簧6将摩擦移动盘4压向左端盖1,使摩擦移动盘4与左端盖I之间的摩擦贴合面彼此紧相贴,使得从花键轴2传递到摩擦移动盘4上的转动,通过摩擦贴合面带动左端盖I转动,达到离合器另一个“合”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气动离合器,包括 花键轴; 沿轴线按顺序设置的左端盖、摩擦移动盘、右端盖; 所述摩擦移动盘的两端面分别有摩擦贴合面,左端盖及右端盖分别有与之相对应的摩擦贴合面,相对应的所述摩擦贴合面可两两相贴合,所述摩擦移动盘与所述花键轴键连接并可在花键轴上移动; 气室,所述气室包括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外接通气口 ; 复位弹簧; 其特征在于 气室移动环,所述气室移动环置于所述左端盖与所述摩擦移动盘之间,所述左端盖与所述气室移动环相对的一端面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气室移动环的相对端面相适配,并沿轴向方向相互衔接形成所述气室; 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右端盖上并沿轴向指向所述摩擦移动盘。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贴合面上分布滚花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花纹是沿径向发散的齿形纹。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设在所述左端盖上,所述进气通道从所述气室贯通至所述通气口。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气动离合器,包括包括花键轴;沿轴线按顺序设置的左端盖、摩擦移动盘、右端盖;该摩擦移动盘的两端面分别有摩擦贴合面,左端盖及右端盖分别有与之相对应的摩擦贴合面,相对应的摩擦贴合面可两两相贴合,摩擦移动盘与花键轴键连接并可在花键轴上移动;气室,该气室包括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外接通气口;复位弹簧;气室移动环,该气室移动环置于左端盖与摩擦移动盘之间,左端盖与气室移动环相对的一端面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与气室移动环的相对端面相适配,并沿轴向方向相互衔接形成该气室;复位弹簧设置在右端盖上并沿轴向指向所述摩擦移动盘。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离合动作反映灵敏、适合高频率、高速离合的使用场合。文档编号F16D25/064GK103256319SQ20121056730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薛保堂 申请人:薛保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离合器,包括花键轴;沿轴线按顺序设置的左端盖、摩擦移动盘、右端盖;所述摩擦移动盘的两端面分别有摩擦贴合面,左端盖及右端盖分别有与之相对应的摩擦贴合面,相对应的所述摩擦贴合面可两两相贴合,所述摩擦移动盘与所述花键轴键连接并可在花键轴上移动;气室,所述气室包括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外接通气口;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气室移动环,所述气室移动环置于所述左端盖与所述摩擦移动盘之间,所述左端盖与所述气室移动环相对的一端面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气室移动环的相对端面相适配,并沿轴向方向相互衔接形成所述气室;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右端盖上并沿轴向指向所述摩擦移动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保堂
申请(专利权)人:薛保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