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新型杂环杀虫剂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类含芳杂环三嗪类(反)-β -法尼烯类似物及其在防治蚜虫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蚜虫报警信息素是蚜虫自身分泌的一种化学信息物质,对同种其它个体产生报警反应,使其迅速逃离现场,从而停止对作物的侵害。上世纪70年代,Bowers等研究发现,这种液体的主要成分是(反)_β -法尼烯((Ε)-β-farnesene,简称EBF)。Francis等发现EBF是16种蚜虫报警信息素的主要或唯一成分。除了报警活性之外,EBF还具有其它多重生物活性,例如对某些昆虫具有类似保幼激素III的功能,具有调控蚜虫后代中有翅蚜与无翅蚜比例的功能,在高剂量使用时对蚜虫有明显毒杀作用等。因此,利用天然EBF这一生物学特性进行蚜虫防治,具有用量少,专属性强,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安全等优点,因而引起植物保护专家和农业生产者的青睐。但由于EBF其结构中存在多个双键,导致其易挥发、易氧化、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于田间蚜虫防治,因此,需要对EBF的结构进行改造。国内外学者从降低不饱和度和在分子中引入杂原子等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了结构修饰和改造,得到了具 ...
【技术保护点】
一类含芳杂环三嗪类(反)?β?法尼烯类似物,其特征在于它是通式为式I的化合物:?(式I)?其中R1为吡啶、噻唑、苯基、吡唑、咪唑、噁唑、异噁唑、喹啉、噻吩、呋喃、四氢呋喃;或被卤素、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取代的上述杂环;?R2为H或者苄基、亚甲基吡啶、亚甲基噻唑、亚甲基吡唑、亚甲基咪唑、亚甲基噁唑、亚甲基异噁唑、亚甲基喹啉、亚甲基噻吩、亚甲基呋喃、亚甲基四氢呋喃;或被卤素、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取代的上述亚甲基杂环。?FDA000030532955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玲,刘少华,秦耀果,宋敦伦,凌云,段红霞,李宏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