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杀虫剂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杀虫剂吡虫啉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吡虫啉作为一种通过阻断昆虫的神经系统而起作用的杀虫剂,兼具内吸传导性、触杀性和胃毒性三种功能,被誉为跨世纪三大杀虫剂之一,具有取代传统高毒农药的前景。目前国内外传统的吡虫啉生产工艺已逐渐筛选出对于吡虫啉的合成较优的溶剂与碱类物质,但具体合成方法仍为仅将各种原料与溶剂、催化剂简单混合后直接反应,普遍存在反应周期长、能耗高、副产物过多、收率低的问题。专利CN101011057以2_氯_5_氯甲基吡啶与2_硝基亚氨基咪唑烷为原料,选用高沸点质子性溶剂,在碱金属氢氧化物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收率有所提高,但由于该反应为两相反应,故仍存在反应时间长、产品纯度低的问题。专利CN201010197424选用季铵盐为相转移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条件,但副产物较多,产品纯度仍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缩短反应时间,提闻广品收率,减少杂质含量。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其合成步骤如下: ①先向反应器中加入胺类物质,然后依次加入2-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吡虫啉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合成步骤如下:①先向反应器中加入胺类物质,然后依次加入2?氯?5?氯甲基吡啶和溶剂,加热回流2h后,冷却至45℃,得到催化剂溶液,其中,胺类物质与2?氯?5?氯甲基吡啶的摩尔比为0.8~1.5:1,2?氯?5?氯甲基吡啶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②然后向催化剂溶液中依次加入溶剂、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1/5量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搅拌下加热至45℃保温30min,溶剂与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的质量比为5~10:1;③保温结束后,向反应液中滴加9.1%~16.7%的2?氯?5?氯甲基吡啶的溶剂溶液,每次滴加30min,共4次,每次滴加完后向反应液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吡虫啉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合成步骤如下: ①先向反应器中加入胺类物质,然后依次加入2-氯-5-氯甲基吡啶和溶剂,加热回流2h后,冷却至45°C,得到催化剂溶液,其中,胺类物质与2-氯-5-氯甲基吡啶的摩尔比为0.8 1.5:1,2-氯-5-氯甲基吡啶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 ; ②然后向催化剂溶液中依次加入溶剂、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1/5量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搅拌下加热至45°C保温30min,溶剂与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的质量比为5 10:1 ; ③保温结束后,向反应液中滴加9.19Γ16.7%的2-氯-5-氯甲基吡啶的溶剂溶液,每次滴加30min,共4次,每次滴加完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5量的碱金属氢氧化物,共4次,最后一次碱金属氢氧化物加完后保温反应2h ; ④保温反应结束后,水洗3次,蒸出溶剂,降温至_5°C后结晶,抽滤,干燥,得到吡虫啉粗品; 其中,催化剂溶液的加入量为2-氯-5-氯甲基吡啶质量的10°/Γ40%,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2-氯-5-氯甲基吡唆、碱金属氢氧化物总量的摩尔比为1.2 1.4:1:Γ .4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吡虫啉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所述的胺类物质为三甲胺、三乙胺、三丁胺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吡虫啉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所述的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如军,俞先怀,吴雪,潘光明,唐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