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56421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输送记录介质(P)的输送部(170);向被该输送部输送的记录介质喷出液滴的液滴喷出头(172);以及与该液滴喷出头相比被设在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上游侧,沿着输送部的输送面(170A)射出记录介质的检测用光束(L1)、和比该检测用光束远离输送面的参照用光束(L2)的出射部(230)。另外,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接收从出射部射出的检测用光束和参照用光束的受光部(240);以及基于由受光部接收到的检测用光束的受光量与参照用光束的受光量的差值的大小,来判定记录介质有无浮起的浮起判定部(2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图像形成装置,公知有一种具有排列了多个喷嘴的液滴喷出头,相对该液滴喷出头输送用纸(记录介质),通过从喷嘴向用纸喷出墨水等液滴,而在用纸上形成图像(包括文字)的液滴喷出记录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这样的液体喷出记录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用纸接近于液滴喷出头的喷嘴面地被输送,所以有时会因为用纸的姿势而使得用纸与喷嘴碰撞,导致用纸上附着污浊,或反过来划伤喷嘴面,或者纸粉堵塞在喷嘴中而引起不喷出等不良情况。鉴于此,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一种沿着用纸被输送的输送面来投射光束,将由受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束的受光量与基准受光量相比较,若受光量低于基准受光量,则判定为存在用纸的浮起,来避免用纸与喷嘴面的碰撞的图像形成装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76872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I的构成中,如果因图像形成装置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环境变化而在输送面的上方产生升腾 的热气流等干扰(日文:外乱),则所投射的光束受到干扰的影响而弯转,导致一部分光束没有入射到受光传感器,由受光传感器检测的受光量降低。结果,由于即便实际上用纸没有浮起而遮挡光束,受光量也低于基准受光量,所以会误判定为用纸存在浮起,采取避免用纸与喷嘴面碰撞的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事实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因干扰引起的对记录介质浮起的误判定的图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输送部,输送记录介质;液滴喷出头,向被输送部输送的记录介质喷出液滴;出射部,与液滴喷出头相比被设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游侧,沿着输送部的输送面射出记录介质的检测用光束、和比检测用光束远离输送部的输送面的参照用光束;受光部,接收从出射部射出的检测用光束和参照用光束;以及浮起判定部,基于由受光部接收到的检测用光束的受光量与参照用光束的受光量的差值的大小,来判定记录介质有无浮起。根据该构成,受光部接收由出射部沿着输送部的输送面射出的记录介质的检测用光束、和与该检测用光束相比远离输送部的输送面的参照用光束,并检测其受光量。因此,当在输送面的上方没有发生干扰但记录介质从输送面浮起时,接近于输送面的检测用光束被记录介质遮挡,使得由受光部接收的受光量降低。另一方面,远离于输送面的参照用光束未被浮起的记录介质遮挡,受光部接收的受光量难以降低。然后,浮起判定部基于由受光部接收到的检测用光束的受光量与参照用光束的受光量的差值的大小,来判定记录介质有无浮起。在该判定时,由于如上述那样检测用光束的受光量降低,另一方面,参照用光束的受光量不变,所以各受光量的差值的大小与因记录介质的浮起而引起的检测用光束的受光量的降低的大小相等或近似。结果,浮起判定部判定为记录介质存在浮起。另外,当在输送面的上方发生干扰,记录介质没有从输送面浮起时,检测用光束与参照用光束分别因干扰而弯转,由受光部检测的受光量降低。然后,浮起判定部基于由受光部接收到的检测用光束的受光量与参照用光束的受光量的差值的大小,来判定记录介质有无浮起。在该判定时,由于如上述那样检测用光束的受光量降低,并且,参照用光束的受光量也降低,所以各受光量的差值的大小等于或近似于零。结果,浮起判定部判定为记录介质没有浮起。综上所述,即使在输送面的上方发生干扰,也能够防止记录介质的浮起的误判定。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在第I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的,出射部具备射出一个光束的光源、和将一个光束分割成检测用光束与参照用光束的分光器。根据该构成,与从具备两个发光点的平面发光激光器输出检测用光束和参照用光束的情况相比,利用分光器将一个光束分割成检测用光束和参照用光束的情况能够减小相互的光束的光量差。由此,能够从检测用光束的受光量准确地减去参照用光束的受光量。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在第I方式或者第2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的,设置有:设在出射部与输送部之间,通过检测用光束与参照用光束的第I平行平板;和设在受光部与输送部之间,通过检测用光束与参照用光束的第2平行平板。根据该构成,通过改变设在出射部侧以及受光部侧的平行平板的倾斜,能够不改变检测用光束与参照用光束的相对距离地调整距离输送部的输送面的分离距离。由此,即使记录介质的厚度变化,也不需要变更针对检测用光束的受光量与参照用光束的受光量的差值的大小的阈值。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在第I方式 第3方式中任意一个的基础上提出的,出射部从比检测用光束远离液滴喷出头的输送方向上游射出参照用光束。根据该构成,存在参照用光束在比检测用光束早的定时受到干扰的影响的情况。由此,由于能够在受光部检测出检测用光束降低了的受光量的瞬间从检测用光束的受光量减去参照用光束的受光量(由于能够除去干扰的影响),所以能够在记录介质移动到液滴喷出头的下面之前,尽早判定记录介质有无浮起。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在第I方式 第4方式中任意一个的基础上提出的,受光部具备接收检测用光束的检测用传感器、和接收参照用光束的参照用传感器,检测用传感器与参照用传感器的受光面相对重力方向是平行的,检测用传感器与参照用传感器的受光面的高度位置水平一致。根据该构成,由于例如能够将具备出射部和受光部的光束单元水平设置,所以设计变得容易。本专利技术的第6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是在第I方式 第5方式中任意一个的基础上提出的,浮起判定部在受光部接收到的检测用光束的受光量与参照用光束的受光量的差值的大小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记录介质存在浮起,在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记录介质没有浮起。 根据该构成,能够将阈值设定为记录介质开始与液滴喷出头碰撞时的各受光量的差值的大小(记录介质距离输送面的浮起距离)。由此,即使在各受光量的差值的大小与因记录介质的浮起而引起的检测用光束的受光量的降低的大小相等或近似时,在其大小是记录介质不与液滴喷出头碰撞那样的大小的情况下也小于阈值,浮起判定部判定为没有浮起。因此,浮起判定部不会在记录介质没有与液滴喷出头碰撞的情况下反而误判定为存在浮起。本专利技术的第7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在第I方式 第6方式中任意一个的基础上提出的,浮起判定部利用逻辑电路来判定记录介质有无浮起,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接收逻辑电路发出的浮起判定,使输送部的输送速度降低、或使液滴喷出头远离输送部,或者降低输送部的输送速度且使液滴喷出头远离输送部的碰撞避免控制部。根据该构成,由于利用逻辑电路来判定记录介质有无浮起,所以与通过软件进行判定的情况相比,得出判定结果的处理时间提前。由此,碰撞避免控制部能够尽早接收到浮起判定的结果,在记录介质与液滴喷出头碰撞之前,降低输送部的输送速度或者使液滴喷出头远离输送部。或者,碰撞避免控制部可以尽早接收到浮起判定的结果,在记录介质与液滴喷出头碰撞之前,降低输送部的输送速度且使液滴喷出头远离输送部。其中,上述“降低输送速度”还包括使输送部的输送停止。本专利技术的第8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在第I方式 第7方式中任意一个的基础上提出的,输送部是与液滴喷出头对置配置的描绘滚筒(日文:描画胴),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对描绘滚筒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向描绘滚筒输送传递记录介质的递纸滚筒、以及设于递纸滚筒并向由递纸滚筒输送的记录介质吹拂热风来使其干燥的热风干燥部。根据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输送部,输送记录介质;液滴喷出头,向被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液滴;出射部,与所述液滴喷出头相比被设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游侧,沿着所述输送部的输送面射出所述记录介质的检测用光束和比所述检测用光束远离所述输送部的输送面的参照用光束;受光部,接收从所述出射部射出的所述检测用光束和所述参照用光束;以及浮起判定部,基于由所述受光部接收到的所述检测用光束的受光量与所述参照用光束的受光量的差值的大小,来判定所述记录介质有无浮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仓立雄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