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自动发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424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18:03
红茶自动发酵机,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应用于红茶加工生产的自动发酵机。包括机体和控制装置(4),机体内设有转笼。机壳为复合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外壳、保温层(22)、内壳(8),保温层与内壳之间形成空腔。机体内设有发酵辅助装置和提香辅助装置。控制装置的CPU输入端与电源模块、温度传感器(13)、湿度传感器(14)以及设定值输入装置连接,CPU输出端与显示器、内置风扇电机驱动电路、外置风机驱动电路、转笼电机驱动电路、电热器驱动电路以及蒸汽发生器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既定的温度值、湿度值、时间值条件下工作,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设计合理、方便高效、可控性强的积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
,特别是属于一种应用于红茶加工生产的自动发酵机。
技术介绍
红茶是全发酵茶,中国是红茶生产的发源地,远在16世纪末就专利技术了红茶。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人们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国内茶叶消费市场日趋多元化,“红茶热”日渐兴起。特别是红茶因其特殊的加工工艺而产生的独特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据统计,2010年全国红茶产量9万吨,较2009年增幅高达20%,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 他茶类。随着红茶文化的推广和红茶消费的不断扩大,国内红茶市场仍将保持持续较强增长的势头。但是在红茶的生产过程中,萎凋、揉捻、发酵、干燥与提香等过程分别由专用的设备设施完成,对于小型加工厂而言,生产投入难以承受,产品成本也较高,而且,如果发酵和干燥不均匀,容易导致粘锅焦糊、水闷等现象,将严重影响茶叶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红茶自动发酵机,以达到综合利用、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提高制茶成功率和茶叶品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红茶自动发酵机,包括机体和控制装置,机体由机壳和门构成,机体内设有转笼,其特征在于,机壳为复合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外壳、保温层、内壳,保温层与内壳之间形成空腔,构成空气流动的通道,内壳上设有分流口 ;机壳上设有通往机体外部的湿气出口 ;机体内设有发酵辅助装置和提香辅助装置,所述的发酵辅助装置由蒸汽发生器、内置风扇、内置风扇电机构成;所述的提香辅助装置由外置风机、进风口、电热器构成;所述的控制装置,其CPU输入端分别与电源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设定值输入装置连接,CPU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器、内置风扇电机驱动电路、外置风机驱动电路、转笼电机驱动电路、电热器驱动电路以及蒸汽发生器相连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红茶自动发酵机,可分别完成茶叶发酵和干燥提香。在用于发酵时,蒸汽发生器开始工作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内置风扇的作用进入机体内部,当湿度值未达到设定值时,CPU控制蒸汽发生器、内置风扇电机,增加蒸汽量与内置风扇的转速;当湿度值达到了设定值,按照设定的时间持续一定时间,使发酵工作完成,然后,蒸汽发生器与内置风扇电机停止工作。在用于干燥提香时,CPU控制外置风机与电热器启动,向机体内输送热风,当温度值未达到设定值时,CPU控制外置风机与电热器,以增加热风量;当温度值达到设定值后,持续设定的时间,使干燥工作完成,并获得提香效果,然后,外置风机、电热器及转笼电机停止工作并发出警报。本专利技术在既定的温度值、湿度值、时间值条件下工作,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设计合理、方便高效、可控性强的积极效果。附图说明附图部分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本专利技术正视 图2,本专利技术内部整体结构示意 图3,本专利技术控制装置逻辑框 图4,本专利技术发酵工作流程 图5,本专利技术干燥提香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红茶自动发酵机,包括机体和控制装置4,机体具有机壳2和门3 ,机体内设有转笼。机体内同时设有发酵辅助装置和提香辅助装置。所述的发酵辅助装置由蒸汽发生器23、内置风扇16构成,二者可以通过蒸汽管9直接连接。蒸汽发生器具有注水口 21。内置风扇由机壳顶部的内置风扇电机6驱动。所述的提香辅助装置由外置风机7、进风口 18、电热器19构成;外部空气在外置风机的作用下通过进风口进入机体,经过电热器的加热变为热风后输送至机体内。所述的转笼由依次竖向排列的若干圆形横撑11和三根立杆10固定而成,转笼的底端为转盘15,转盘与转笼电机20的转轴17联结。转笼的圆形横撑上方放置有托盘12,托盘用于承载待加工的茶叶并在转笼的带动下转动。机壳为复合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外壳、保温层22、内壳8,保温层与内壳之间形成空腔,构成空气流动的通道,也可以作为蒸汽发生器23与内置风扇16之间的蒸汽通道。内壳上设有若干分流口,以保证发酵提香过程中蒸汽与湿气、热风与冷风的循环均衡;内壳顶端具有温度传感器13、湿度传感器14和通往机体外部的湿气出口 5。另外,机体底端设有滚轮1,以便于整机移动。如图3所示,所述的控制装置,CPU输入端分别与电源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设定值输入装置连接,CPU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器、内置风扇电机驱动电路、外置风机驱动电路、转笼电机驱动电路、电热器驱动电路以及蒸汽发生器相连接。所述的设定值输入装置可以是旋钮,也可以是由按键构成的键盘。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工作启动后,转笼在转笼电机驱动下旋转,蒸汽发生器开始工作,蒸汽进入机体内部,当湿度值未达到设定值时,CPU控制蒸汽发生器、内置风扇电机,增加蒸汽量与内置风扇的转速;当湿度值达到了设定值,经一定的延时后,发酵工作完成。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在用于干燥提香时,外置风机与电热器启动,当温度值未达到设定值时,CPU控制外置风机与电热器以增加热风量;当温度值达到了设定值,经一定延时后,提香干燥工作完成;与此同时,外置风机、电热器与转笼电机停止工作并发出警报。本专利技术在既定的温度值、湿度值、时间值条件下工作,也可以根据显示器的数据显示进行相应的人工干预操作,具有良好的控温控湿能力,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有效地提高了茶叶发酵提香的质量与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红茶自动发酵机,包括机体和控制装置(4),机体由机壳(2)和门(3)构成,机体内设有转笼,其特征在于,机壳为复合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外壳、保温层(22)、内壳(8),保温层与内壳之间形成空腔,构成空气流动的通道,内壳上设有分流口 ;机壳上设有通往机体外部的湿气出口(5);机体内设有发酵辅助装置和提香辅助装置,所述的发酵辅助装置由蒸汽发生器(23)、内置风扇(16)、内置风扇电机(6)构成;所述的提香辅助装置由外置风机(7)、进风口(18)、电热器(19)构成;所述的控制装置,其CPU输入端分别与电源模块、温度传感器(13)、湿度传感器(14)以及设定值输入装置连接,CPU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器、内置风扇电机驱动电路、外置风机驱动电路、转笼电机驱动电路、电热器驱动电路以及蒸汽发生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红茶自动发酵机,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蒸汽发生器与内置风扇之间通过蒸汽管(9)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茶自动发酵机,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有注水口(2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红茶自动发酵机,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转笼由依次竖向排列的圆形横撑(11)和立杆(10)固定而成,圆形横撑上方放置有托盘(12)。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红茶自动发酵机,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转笼的底端为转盘(15),与转笼电机(20)的转轴(17)联结。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红茶自动发酵机,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机体底端设有滚轮(I)。全文摘要红茶自动发酵机,涉及茶叶加工设备
,特别是属于一种应用于红茶加工生产的自动发酵机。包括机体和控制装置(4),机体内设有转笼。机壳为复合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外壳、保温层(22)、内壳(8),保温层与内壳之间形成空腔。机体内设有发酵辅助装置和提香辅助装置。控制装置的CPU输入端与电源模块、温度传感器(13)、湿度传感器(14)以及设定值输入装置连接,CPU输出端与显示器、内置风扇电机驱动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茶自动发酵机,包括机体和控制装置(4),机体由机壳(2)和门(3)构成,机体内设有转笼,其特征在于,机壳为复合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外壳、保温层(22)、内壳(8),保温层与内壳之间形成空腔,构成空气流动的通道,内壳上设有分流口;机壳上设有通往机体外部的湿气出口(5);机体内设有发酵辅助装置和提香辅助装置,所述的发酵辅助装置由蒸汽发生器(23)、内置风扇(16)、内置风扇电机(6)构成;所述的提香辅助装置由外置风机(7)、进风口(18)、电热器(19)构成;所述的控制装置,?其CPU输入端分别与电源模块、温度传感器(13)、湿度传感器(14)以及设定值输入装置连接,CPU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器、内置风扇电机驱动电路、外置风机驱动电路、转笼电机驱动电路、电热器驱动电路以及蒸汽发生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仕波阚君杰宋瑞波王鲲鹏王继宏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继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