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以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150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以及电机,为解决现有用于安装磁钢的磁轭凹槽固定磁钢繁琐、稳定性不够以及漏磁等现象而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种电机转子,包括成圆环状的磁轭以及安装在磁轭上的磁钢,所述磁轭外沿处向内凹陷形成若干个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内大外小;所述磁钢安装在所述燕尾槽内,且相邻两燕尾槽内安装的为磁性相反的磁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机,包括定子以及转子,所述转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机转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机转子以及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磁钢扫膛现象以及无磁漏现象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以及电机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市场电机转子包括转轴01以及转轴外侧的磁轭02 ;在所述磁轭外侧设有安装磁钢的凹槽03。从图示可知,所述凹槽03内外等大;磁钢必须通过铆钉与磁轭02连接,从而造成了以下缺陷:1:磁钢与磁轭02之间通过铆钉连接,连接繁琐;2:使用过程中,铆钉的松弛或连接不当导致磁钢外移最终导致磁钢在运动过程中与外围的定子等部件相互碰撞形成磁钢扫膛现象;3:如图示两相邻的凹槽03之间的磁轭是没有断开的,磁钢安装好后,导致两相邻磁钢之间以磁轭为媒介形成了磁通路了以致形成漏磁现象,降低了磁场能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磁钢与磁轭之间连接简单,连接稳固、无漏磁现象的电机转子以及电机。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电机转子,包括成圆环状的磁轭以及安装在磁轭上的磁钢,所述磁轭外沿处向内凹陷形成若干个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内大外小;所述磁钢安装在所述燕尾槽内,且相邻两燕尾槽内安装的为磁性相反的磁钢。优选地,两相邻所述燕尾槽之间的磁轭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燕尾槽的深度。优选地,所述磁轭在所述凹槽底部设有圆形或椭圆形的铆钉孔。优选地,所述磁钢为弧形磁钢片;所述弧形磁钢片安装在所述燕尾槽内。优选地,所述燕尾槽的个数为6个、8个或10个。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电机,包括定子以及位于所述定子内侧的转子,所述转子为上述的电机转子。本技术电机转子以及电机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电机转子以及电机,所述燕尾槽设置成外小内大,磁钢在安装的过程中,夹紧两边磁轭完成固定或通过相接触面的粘贴完成固定,相对于传统方法中的铆钉固定更加简便,且不会因为铆钉的不当使用或者松弛导致扫膛现象,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性能强的特点。2、本技术电机转子以及电机,通过在两相邻燕尾槽之间的磁轭上开设凹槽,由于空气的导磁率的是磁轭的几千分之一从而基本上杜绝了两相邻磁钢之间形成磁通路形成的磁漏现象。3、 本技术电机转子以及电机,将铆钉孔开设在所述凹槽下方,有利于磁轭的简单制作。4、本技术电机转子以及电机,将磁钢设置成弧形磁钢片,相对于传统电机转子中不规范的磁钢形状,进一步的减少了因磁钢本身的形状造成的扫膛现象,实用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电机转子中的磁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磁轭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机转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电机转子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电机转子,包括成圆环状的磁轭2以及安装在所述磁轭2上的磁钢6,所述磁轭2外沿处向内凹陷形成8个燕尾槽3 ;所述燕尾槽3内大外小;所述磁钢6安装在所述燕尾槽内,且相邻两燕尾槽内安装的为磁性相反的磁钢。其中所述圆环状的磁轭在内环处形成一凸起的键与所述转轴I传动连接。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所述磁轭通常为铁芯。由于燕尾槽3外小内大,首先,磁钢6从磁轭2的正反面插入所述燕尾槽3中,通过夹紧燕尾槽两侧的磁轭加固磁钢6与燕尾槽的连接或通过粘合剂将磁钢固定在燕尾槽内,组装方便;其次,在转动过程中,磁钢6不会因为旋转的切线方向的力被甩出去形成与电机外围部件的相互碰撞而导致扫膛现象,从而避免了因为磁钢外移处燕尾槽导致电机故障。实施例二:·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电机转子,包括成圆环状的磁轭2以及安装在所述磁轭2上的磁钢6,所述磁轭2外沿处向内凹陷形成8个燕尾槽3 ;所述燕尾槽3内大外小;所述磁钢6安装在所述燕尾槽内。两相邻所述燕尾槽之间的磁轭2向内凹陷形成凹槽4,且所述凹槽4的深度大于所述燕尾槽3的深度。燕尾槽内部均安装有磁钢,在传统的电机转子中相邻磁钢之间由于磁轭将形成磁通短路造成磁漏现象,不能最大程度的利用磁钢所携带的磁场能。而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两相邻的燕尾槽之间的磁轭上开设凹槽,将凹槽的深度设置大于所述磁钢,且由于磁轭的导磁率是空气的几千倍故能够防止两相邻磁钢之间不按照理想的磁通回路形成磁通短路造成漏磁现象。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的改进,现有的磁轭是由上下大小形状一致的叠放的铁片构成的,铁片之间通过铆钉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铆钉孔5设置所述凹槽底部。上述结构方便了磁轭的成型和制作。通常所述铆钉孔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磁轭之间通过铆钉7固定。实施例三: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电机转子,包括成圆环状的磁轭2以及安装在所述磁轭2上的磁钢6,所述磁轭2外沿处向内凹陷形成8个燕尾槽3 ;所述燕尾槽3内大外小;所述磁钢6安装在所述燕尾槽内,且相邻两燕尾槽内安装的为磁性相反的磁钢。两相邻所述燕尾槽之间的磁轭2向内凹陷形成凹槽4,且所述凹槽4的深度大于所述燕尾槽3的深度。所述磁钢6为弧形磁钢片;所述弧形磁钢片安装在所述燕尾槽内。在本实施例电机转子中将所述磁钢设置弧形磁钢片,且规范了磁钢片的圆弧曲率为其安装的燕尾槽处与磁轭所在圆环的圆弧一致,从而进一步的避免了由于磁钢的本身形状导致的扫膛现象,实用性强。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电机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例电机,包括定子以及位于所述定子内侧的转子,所述转子为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电机转子。上面卷绕有线圈。当所述定子转动时,所述线圈相对于所述磁钢形成的磁力线运动,从而切割磁钢线从而发电。由于本实施例所述电机采用了本技术所述的电机转子,从而具有本实施例电机转子所具有的,结构简单,安装简便,使用性能佳,磁场能利用率最大化等优点。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 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转子,包括成圆环状的磁轭以及安装在磁轭上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外沿处向内凹陷形成若干个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内大外小;所述磁钢安装在所述燕尾槽内,且相邻两燕尾槽内安装磁性相反的所述磁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两相邻所述燕尾槽之间的磁轭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燕尾槽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在所述凹槽底部设有圆形或椭圆形的铆钉孔。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为弧形磁钢片;所述弧形磁钢片安装在所述燕尾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的个数为6个、8个或10个。6.一种电机,包括定子以及位于所述定子内侧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为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机转子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以及电机,为解决现有用于安装磁钢的磁轭凹槽固定磁钢繁琐、稳定性不够以及漏磁等现象而设计。本技术种电机转子,包括成圆环状的磁轭以及安装在磁轭上的磁钢,所述磁轭外沿处向内凹陷形成若干个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内大外小;所述磁钢安装在所述燕尾槽内,且相邻两燕尾槽内安装的为磁性相反的磁钢。本技术电机,包括定子以及转子,所述转子本技术所述的电机转子。本技术电机转子以及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磁钢扫膛现象以及无磁漏现象等优点。文档编号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转子,包括成圆环状的磁轭以及安装在磁轭上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外沿处向内凹陷形成若干个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内大外小;所述磁钢安装在所述燕尾槽内,且相邻两燕尾槽内安装磁性相反的所述磁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耀
申请(专利权)人:名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