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单元、旋转电机以及制造转子单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37674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4:27
一种转子单元,该转子单元包括:由垂直层压的层压钢板制成的转子铁芯;以及由树脂制成的保持件。转子铁芯与保持件通过嵌件成型而固定。为此,缩短了转子铁芯与保持件的制造过程。此外,在转子铁芯的外周表面中,构成保持件的树脂的一部分位于构成转子铁芯的多个钢板之间。为此,提高了转子铁芯与保持件的固定强度。此外,由于抑制了转子铁芯与保持件之间发生分离,所以可容易地压装磁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一种使具有磁体的转子单元在线圈内旋转的内转子型马达。例如,W0-A2006-008964公开了一种包括定子以及布置在定子内部的转子的无刷马达。W0-A2006-008964的转子包括转子轴、转子铁芯、磁体保持件以及六个转子磁体。W0-A2006-008964的第0026段公开了:转子铁芯固定至转子轴,并且六个转子磁体附接至转子铁芯的外周。此外,W0-A2006-008964的第0027段公开了磁体保持件固定至转子轴。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TO-A2006-00896
技术实现思路
抟术问是页此外,W0-A2006-008964的第0029段公开了:磁体保持件的装配突出部被装配至在转子铁芯的外周部形成的电极保持件附接槽中。在W0-A2006-008964中,这种装配防止磁体保持件的保持臂沿径向方向从转子铁芯滑落。然而,W0-A2006-008964未公开如何在转子铁芯与磁体保持件之间获得轴向固定强度。尤其是,当沿轴向方向·将磁体压装至磁体保持件时,如果未沿轴向方向牢固固定转子铁芯与磁体保持件,那么转子铁芯与磁体保持件就有可能由于压装时的载荷而彼此分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提高旋转电机的转子单元中的转子铁芯与保持件之间的固定强度。解决问题的方案作为本申请的第一示例性专利技术的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单元包括:环形的转子铁芯,该转子铁芯由垂直层压的层压钢板制成;绕所述转子铁芯沿周向方向布置的多个磁体;以及由树脂制成的用于保持所述磁体的保持件。所述保持件具有:多个分隔部,所述分隔部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表面垂直延伸;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多个分隔部。所述转子铁芯与所述保持件通过嵌件成型而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表面中,构成所述保持件的树脂的一部分位于构成所述转子铁芯的多个所述钢板之间。所述磁体被压装至彼此相邻的成对的分隔部中。本申请的第二示例性专利技术是一种旋转电机用转子单元的制造方法,该转子单元包括:环形的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由垂直层压的层压钢板制成;绕所述转子铁芯沿周向方向布置的多个磁体;以及由树脂制成的用于保持所述磁体的保持件。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一是步骤a):将所述转子铁芯布置在模具内,将流态树脂注入所述模具中,从而将所述保持件嵌件成型为以下形状,即,具有多个分隔部并具有连接部,所述分隔部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表面垂直延伸,所述连接部连接这些分隔部。另一是步骤b):在步骤a)之后,将所述磁体压装至彼此相邻的成对的分隔部。根据本申请的第一示例性专利技术,在转子铁芯的外周表面中,构成保持件的树脂的一部分位于构成转子铁芯的多个钢板之间。这提高了转子铁芯与保持件的固定强度。根据本申请的第二示例性专利技术,通过嵌件成型而缩短了转子铁芯与保持件的制造过程。此外,构成保持件的树脂的一部分位于构成转子铁芯的多个钢板之间。这提高了转子铁芯与保持件的固定强度。此外,由于抑制了转子铁芯与保持件之间发生间隔,所以磁体可容易地被压装。本专利技术被设置成改善止推部的上端面关于轴的外表面的垂直度。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描述,将会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的特征、元件、步骤、特点和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转子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转子铁芯与保持件之间的边界部附近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马达的纵向剖视图。图4是转子单元的立体图。图5是转子单元的俯视图。图6是转子单元的纵向剖视图。图7是转子铁芯与磁体保持件的部分立体图。图8是示出转子单元的制造过程的流程图。图9是示出执行嵌件成型时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10是磁体被压装之前转子单元的部分纵向截面图。图11是磁体被压装之后转子单元的部分纵向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此外,将以旋转电机的中轴线方向作为垂直方向来描述各部分的形状及位置关系。然而,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对垂直方向进行限定,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转子单元及旋转电机在使用时的姿势。图1是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单元32A的立体图。如图1中所示,转子单元32A包括转子铁芯41A、保持件42A以及多个磁体43A。转子铁芯41A是由经垂直层压的层压钢板制成的环形构件。保持件42A是由树脂制成的构件,其保持磁体43A。保持件42A具有多个分隔部60A,并具有连接部70A。所述多个分隔部60A分别沿转子铁芯41A的外周表面垂直延伸。连接部70A连接多个分隔部60A。多个磁体43A绕转子铁芯41A沿周向方向布置。每个磁体43A被压装至彼此相邻的成对分隔部60中。当制造转子单元32A时,首先将转子铁芯4IA布置在模具内。然后,将流态树脂注入模具中。通过注射树脂,保持件42A嵌件成型为具有多个分隔部60A并具有连接部70A的形状。此后,将磁体43A 压装在彼此相邻的成对分隔部60A之间。照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铁芯41A与保持件42A通过嵌件成型而固定。因此,缩短了转子铁芯41A与保持件42A的制造过程。图2是转子铁芯41A与保持件42A之间的边界部附近的纵向剖视图。如图2中所示,在转子铁芯41A的外周表面中,构成保持件42A的树脂的一部分位于构成转子铁芯41A的多个钢板41IA之间。这使转子铁芯41A与保持件42A牢固固定。此外,由于抑制了转子铁芯41A与保持件42A之间发生分离,所以磁体43A可容易地被压装。接着,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更具体的实施方式。图3是作为旋转电机的实施例的马达I的纵向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马达I安装在汽车上,并且用于产生动力转向的驱动力。如图3中所示,马达I包括固定部2与旋转部3。旋转部3被支撑成能相对于固定部2旋转。本实施方式的固定部2具有壳体21、盖部22、电枢23、下轴承24以及上轴承25。壳体21是有底的大致筒状壳体,该壳体中容纳有电枢23、下轴承24以及旋转部3。在壳体21的底部的中央形成有用于保持下轴承24的凹部211。盖部22是封闭壳体21的上开口的板状构件。在盖部22的中央形成有用于保持上轴承25的圆形孔221。电枢23根据驱动电流产生磁通量。电枢23具有定子芯26以及线圈27。定子芯26由层压钢板制成,在该层压钢板中,沿轴向方向(沿中轴线9的方向;下同)层压多个钢板。定子芯26具有环形芯托261以及多个齿262,这些齿沿径向方向(与中轴线9正交的方向;下同)从芯托261朝内突出。芯托261固定至壳体21的侧壁的内周表面。线圈27由绕定子芯26的每个齿262缠绕的导线构成。下轴承24与上轴承25在旋转部3侧支撑轴31旋转。本实施方式的下轴承24与上轴承25使用允许外圈与内圈借助滚珠相对旋转的滚珠轴承。下轴承24的外圈241固定至壳体21的凹部211。此外,上轴承25的外圈251固定至盖部22的圆形孔221的边缘。另一方面,下轴承24的内圈242与上轴承25的内圈252固定至轴31。为此,轴31被支撑成能相对于壳体21与盖部22旋转。本实施方式的旋转部3具有轴31、一对转子单元32、33以及罩34。轴31是大致为柱状的构件,该构件在垂直方向沿中轴线9延伸。轴31绕中轴线9旋转,并由上述的下轴承24与上轴承25支撑。此外,轴31具有头部311,该头部从盖部22向上突出。头部311通过诸如齿轮之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芳贺英博河本达郎村上俊辅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