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缘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0984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缘连接器,具有绝缘本体、若干上导电端子、若干下导电端子和卡槽,上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还设有热塑性绝缘填充体,下导电端子埋设结合于热塑性绝缘填充体上构成下导电端子组件,下导电端子组件组装于绝缘本体,且下导电端子为平板材料片经冲压裁切后再折弯而成的导电端子结构,故在高度方向所占空间很少,可满足低安装高度连接器的结构要求,而且下导电端子紧密结合于热塑性绝缘填充体上,避免了端子松动、脱落等不良,保证了连接器的使用性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卡缘连接器结构,尤其是一种在极低安装高度使用情况下仍可以稳定连接SSD、ffffAN、WiF1、Bluetooth等模块的卡缘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趋势下对连接器的安装高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型连接器不断向更小更薄方向发展。如图1所示,为一款现有技术的卡缘连接器,该卡缘连接器具有绝缘本体1、若干上导电端子2和若干下导电端子3。其中,下导电端子3具有卡榫31及接触部32。绝缘本体I具有若干下导电端子插槽12,在下导电端子插槽12上部有卡槽11。前述下导电端子插槽12用以承接下导电端子卡榫31从而实现对下导电端子3的固持,前述卡槽11用以承接外接卡4的插入,当外接卡4插入卡槽11时会与前述下导电端子接触部32弹性接触从而实现与下导电端子3的导通连接。当连接器的安装高度不断减小时,绝缘本体I在下导电端子3所在底部区域会随着安装高度的减小而变的更薄。在保证强度和可靠性及现有制造工艺局限的情况下,下导电端子卡榫31的高度与下导电端子插槽12的上下壁厚无法一直减小,所以在极低安装高度的情况下采用该方式不可实现产品生产的功能。如图2至图5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另一款该类型的卡缘连接器,该卡缘连接器具有若干上导电端子1、若干下导电端子2和绝缘本体3。如图3所示,下导电端子2具有接触部21及固持部22。如图4及图5所示,绝缘本体3有若干下导电端子插槽32,在下导电端子插槽32上部有一卡槽31。前述下导电端子插槽32用以承接下导电端子固持部22从而实现对下导电端子2的固持,前述卡槽31用以承接外接卡4的插入,当外接卡4插入卡槽31时会与前述下导电端子接 触部21弹性触从而实现与下导电端子2的导通连接。如图3所示,由于下导电端子2采用平板材料经冲压裁切后再折弯而成,在高度方向所需安装空间小,可以满足安装高度较低的场合。但是,下导电端子2通过组配方式卡合入绝缘本体3的下导电端子插槽32中,下导电端子插槽32的上壁33及下壁34因要形成插槽形状且壁厚极薄使其结构强度极不稳定,下导电端子组入后易松脱,从而严重影响连接器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卡缘连接器,该卡缘连接器能够在极低安装高度使用情况下仍可以稳定连接SSD、ffffAN、WiF1、Bluetooth等模块,而且避免了端子松动、脱落等不良,保证了连接器的使用性能。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卡缘连接器,具有绝缘本体、若干上导电端子、若干下导电端子和卡槽,若干上导电端子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上导电端子具有上导电端子接触部,所述下导电端子具有下导电端子接触部,所述上导电端子接触部和所述下导电端子接触部分别伸入所述卡槽内,还设有热塑性绝缘填充体,所述若干下导电端子埋设的结合于所述热塑性绝缘填充体,所述热塑性绝缘填充体和所述若干下导电端子构成下导电端子组件,所述下导电端子组件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下导电端子为平板材料片经冲压裁切后再折弯而成的导电端子结构。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进一步地说,所述下导电端子具有下导电端子接触部、下导电端子弹性臂、下导电端子埋入部和下导电端子焊接部,所述下导电端子弹性臂自所述下导电端子埋入部一端延伸而成,所述下导电端子接触部自所述下导电端子弹性臂末端延伸弯折而成,所述下导电端子焊接部自所述下导电端子埋入部另一端延伸而成,所述下导电端子埋入部埋设结合于所述热塑性绝缘填充体内。较佳地是,所述下导电端子埋入部具有与所述下导电端子弹性臂一体连接的基部、自所述基部弯折延伸并与所述下导电端子焊接部一体连接的弯折部以及自基部两侧向下凹陷的下陷区域。进一步地说,所述下导电端子组件卡合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更进一步地说,所述绝缘本体具有若干凹形导向槽,所述热塑性绝缘填充体上具有若干导向凸出部,所述热塑性绝缘填充体的导向凸出部插入并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凹形导向槽内,所述下导电端子组件和所述绝缘本体组装后共同形成所述卡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卡缘连接器主要是将若干下导电端子埋设的结合于热塑性绝缘填充体上构成下导电端子组件,再将下导电端子组件组装于绝缘本体,而且下导电端子为平板材料件经冲压裁切后再折弯而成的导电端子结构,故在高度方向所占空间很少,可满足低安装高度连接器的结构要求,而且下导电端子紧密结合于热塑性绝缘填充体上,避免了端子松动、脱落等不良,保证了连接器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的卡缘连接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种现有技术的卡缘连接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另一种现有技术的卡缘连接器的下导电端子结构示意图;图4为另一种现有技术的卡缘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插入外接卡后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所述绝缘本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所述下导电端子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所述下导电端子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B-B部剖面的局部放大图;图13为本技术所述下导电端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优点及功效。本技术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悖离本技术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卡缘连接器,如图6至图8所示,其具有绝缘本体1、若干上导电弹性端子2和下导电端子组件3。如图9所示,绝缘本体I具有凹形导向槽插槽11、半封闭腔体侧壁121及半封闭腔体上壁122。又如图10至图12所示,下导电端子组件3具有若干下导电弹性端子32及热塑性绝缘填充体31,下导电弹性端子32埋设结合于热塑性绝缘填充体31,具体为下导电弹性端子32在成型模具中与热塑性绝缘填充体31填充形成,从而构成下导电端子组件3,热塑性绝缘填充体31上具有导向凸出部311和上平面312。前述绝缘本体I上的凹形导向槽11用以承接下导电端子组件3的导向凸出部311,从而对下导电端子组件3形成固持。前述绝缘本体I的半封闭腔体侧壁121、半封闭腔体上壁122及下导电端子组件3的热塑性绝缘填充体的上平面312在下导电端子组件3被绝缘本体I固持后共同形成卡槽12,该卡槽12用以承接外接卡4插入。如图13所示,下导电端子32具有下导电端子接触部321、下导电端子弹性臂322、下导电端子埋入部323及下导电端子焊接部324。如图8所示,在前述外接卡4插入卡槽12时,下导电端子弹性臂322发生弹性形变使得下导电端子接触部321与外接卡4接触,从而使得下导电端子32与外接卡4形成连接导通。下导电端子埋入部323则是埋设结合于热塑性绝缘填充体31内。又如图13所示,前述下导电端子32为由平板材料片经冲压裁切后再折弯而成的导电端子结构,下导电端子弹性臂322自下导电端子埋入部323 —端延伸而成,下导电端子接触部321自下导电端子弹性臂322末端延伸弯折而成,下导电端子焊接部324自下导电端子埋入部323另一端 延伸而成,故在高度方向所占空间很少,可满足低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缘连接器,具有绝缘本体、若干上导电端子、若干下导电端子和卡槽,若干上导电端子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上导电端子具有上导电端子接触部,所述下导电端子具有下导电端子接触部,所述上导电端子接触部和所述下导电端子接触部分别伸入所述卡槽内,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热塑性绝缘填充体,所述若干下导电端子埋设的结合于所述热塑性绝缘填充体,所述热塑性绝缘填充体和所述若干下导电端子构成下导电端子组件,所述下导电端子组件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下导电端子为平板材料片经冲压裁切后再折弯而成的导电端子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梁
申请(专利权)人:优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