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及其背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091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用于电性连接电路板,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一侧的电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电路板另一侧的背板,该背板对应电路板一侧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背板包括设有通孔的顶板及堆叠于顶板一侧的金属底板,所述顶板及金属底板堆叠后由设于顶板上的通孔及金属底板形成盲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背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组件及其背板,尤其是一种设置于电路板底部用于增加电路板强度的电连接器组件的背板。
技术介绍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41950号揭示了一种设于电路板底面且对应电连接器的背板,该背板设有通孔以容纳必要的设于电路板上的电子组件,如电容等。但是,在电连接器的端子数目增加的情况下,背板的刚性也需要增加,故,该设有通孔的背板已不能满足现代电连接器所需的强度。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组件及其背板,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背板强度的电连接器组件及其背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用于电性连接电路板,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一侧的电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电路板另一侧的背板,该背板对·应电路板一侧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背板包括设有通孔的顶板及堆叠于顶板一侧的金属底板,所述顶板及金属底板堆叠后由设于顶板上的通孔及金属底板形成盲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板与电路板另一侧之间设有绝缘片,该绝缘片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穿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该电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螺钉,所述顶板、金属底板及绝缘片通过所述螺钉贯穿连接并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连接器两端设有分离的固持装置,其中位于一端的固持装置设有用于压接的压杆,位于另一端的固持装置设有用于压接的弹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该电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铆钉,所述顶板及金属底板通过所述铆钉铆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背板,可用在电连接器上,该背板包括:设有通孔的顶板;堆叠于顶板一侧的金属底板,其中,所述顶板及金属底板堆叠后由设于顶板上的通孔及金属底板形成盲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板上表面设有绝缘片,该绝缘片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穿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板及金属底板通过粘接固定。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背板由顶板及金属底板形成,其中顶板及金属底板堆叠后整体上形成盲孔,改善背板设通孔造成的强度不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组件的组装图;图2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组件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组件的背板的组装图;及图4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组件的背板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及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位于电路板I上的电连接器2、安装于电连接器2两端的固持装置3及组装于电路板I下方的背板4,为了实现电路板I与背板4之间良好的绝缘效果,可进一步在电路板I与背板4之间设置绝缘片5。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所述电连接器2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6及电路板I。电连接器2两端设有分离的固持装置3,该固持装置3通过连接件7组装于电连接器2两端。其中位于电连接器2 —端的固持装置3设有压杆31,位于另一端的固持装置3设有弹片32,通过压杆31及弹片32压接固定散热器(未图示)。参阅图3及图4所示,所述背板4包括分离设置的顶板41及金属底板42。所述顶板41设有通孔410,该顶板41的厚度大于设置于电路板I上的电子组件的高度,以使通孔410可以容纳所述电子组件。所述金属底板42堆叠设于顶板41的底部,并通过铆钉9将二者铆接固定,但是二者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铆接,也可通过焊接、粘接或其它贴合方式。所述金属底板42与顶板41的通孔410对应的位置未设置通孔,故,顶板41与金属底板42叠加后使背板4整体上在通孔410位置处形成未贯通的盲孔43,由此增加背板4的强度并收容电子组件。所述绝缘片5贴于顶板41上表面,并设有与顶板41的通孔410对应的穿孔51,所述顶板41、金属底板42及绝缘片5通过螺钉8贯穿连接并固定于电路板I上。应当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 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用于电性连接电路板,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一侧的电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电路板另一侧的背板,该背板对应电路板一侧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设有通孔的顶板及堆叠于顶板一侧的金属底板,所述顶板及金属底板堆叠后由设于顶板上的通孔及金属底板形成盲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电路板另一侧之间设有绝缘片,该绝缘片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穿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螺钉,所述顶板、金属底板及绝缘片通过所述螺钉贯穿连接并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两端设有分离的固持装置,其中位于一端的固持装置设有用于压接的压杆,位于另一端的固持装置设有用于压接的弹片。5.如权利要求1至4项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铆钉,所述顶板及金属底板通过所述铆钉铆接。6.一种背板,可用在电连接器上,该背板包括:设有通孔的顶板、堆叠于顶板一侧的金属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及金属底板堆叠后由设于顶板上的通孔及金属底板形成盲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表面设有绝缘片,该绝缘片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穿孔。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及金属底板通过粘接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用于电性连接电路板,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一侧的电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电路板另一侧的背板,该背板对应电路板一侧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背板包括设有通孔的顶板及堆叠于顶板一侧的金属底板,所述顶板及金属底板堆叠后由设于顶板上的通孔及金属底板形成盲孔。文档编号H01R13/00GK203135019SQ20122073750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叶昌旗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用于电性连接电路板,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一侧的电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电路板另一侧的背板,该背板对应电路板一侧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设有通孔的顶板及堆叠于顶板一侧的金属底板,所述顶板及金属底板堆叠后由设于顶板上的通孔及金属底板形成盲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昌旗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