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锤电机轴承防泄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782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锤电机轴承防泄漏结构,包括电机轴齿、底座及轴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防油套(2)、密封圈(3)和压圈(4),电机轴齿(1)的一端穿出底座(5),防油套(2)套在电机轴齿(1)上,位于电机轴齿(1)与底座(5)之间,密封圈(3)、压圈(4)均套在防油套(2)上,位于底座(5)与防油套(2)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防油泄漏效果明显。(*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特别是一种电锤的电机轴承部位的防油脂泄漏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在电锤结构中,机头都为机械传动部分要求有油脂来减少机械磨损,降低磨擦温度,这点在电锤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求机头部分有一个密封结构,使油脂不能泄漏。因为机头内的传动能是靠机身中的电机通过轴齿传入的,而电机部分是不能有油脂进入的,所以就要求电机轴齿与机头部分要能保证密封状态的,不泄露油脂。由于在电锤设计时要考虑电锤的外形美观,机头与机身的比例协调,内部机构紧凑。因此,电机的轴齿部分不应太长,再由于电机轴齿多为斜齿结构,在旋转时会产生抽油效应,这样对防油泄露就带来相当困难。国内同行在这部分一般都处理的不好。电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漏油情况就发生了。国内外有的电锤在这方面采用密封胶圈结构来处这个问题,不是结构复杂,就是防油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现有电锤防泄结构要不结构复杂、要么防油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技术包括电机轴齿、底座、轴承防油套、密封圈和压圈。电机轴齿的一端穿出底座,防油套套在电机轴齿上,位于电机轴齿与底座之间,密封圈、压圈均套在防油套上,位于底座与防油套之间。本技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防油泄漏效果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电机轴齿(1)、防油套(2)、密封圈(3)、压圈(4)底座(5)、轴承(6)。电机轴齿(1)的一端穿出底座(5),防油套(2)套在电机轴齿(1)上,位于电机轴齿(1)与底座(5)之间,密封圈(3)、压圈(4)及轴承(6)均套在防油套(2)上{轴承(6)也可以直接套上电机轴齿(1)上},位于底座(5)与防油套(2)之间的空腔内。从图1上看,压圈(4)位于密封圈(3)和轴承(6)之间,其作用是将密封圈(3)压住,防止密封圈(3)位置发生移动。为了防止压圈(4)与防油套(2)之间发生磨擦,压圈(4)的内径较防油套(2)的外径大。底座(5)与现有技术一样,采用的是铝座。为了将密封圈(3)、压圈(4)及轴承(6)与底座(5)及防油套(2)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防油套(2)靠近电锤电机一端的外径比其主体部分的外径大。本技术的防油泄漏机理是电机轴齿(1)在加工时存在着有效尺寸和无效尺寸,齿槽会有一定的长度,在电机轴齿(1)旋转时就产生抽油效应。由于设计要求结构紧凑,电机轴齿(1)不能太长,留给密封用的电机轴光面已不能保证密封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电机轴齿(1)上套入防油套(2),目的是消除电机轴齿(1)的抽油效应和延长电机轴光面并使毛毡(3)有位置设置,由于电锤的电机转速较高(有28000转/分)。因此,我们采用毛毡做密封材料,就不会损坏,又能防油脂泄露,毛毡压圈用来压住毛毡使其固定,当轴承(6)压入铝座(5)后,整个密封防油脂泄漏结构就形成了。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关键在电机轴齿(1)上套入了防油套(2),密封圈(3)采用的密封材料是毛毡。权利要求1.一种电锤电机轴承防泄漏结构,包括电机轴齿、底座及轴承,电机轴齿(1)的一端穿出底座(5),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防油套(2)、密封圈(3)和压圈(4),防油套(2)套在电机轴齿(1)上,位于电机轴齿(1)与底座(5)之间,密封圈(3)、压圈(4)顺次套在防油套(2)上,位于底座(5)与防油套(2)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锤电机轴承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轴承(6)直接套在电机轴齿(1)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锤电机轴承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轴承(6)套在防油套(2)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锤电机轴承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油套(2)靠近电锤电机一端的外径较防油套(2)主体部分的外径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锤电机轴承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密封圈(3)由毛毡制成。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电锤电机轴承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压圈(4)的内径较防油套的外径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锤电机轴承防泄漏结构,包括电机轴齿、底座及轴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防油套(2)、密封圈(3)和压圈(4),电机轴齿(1)的一端穿出底座(5),防油套(2)套在电机轴齿(1)上,位于电机轴齿(1)与底座(5)之间,密封圈(3)、压圈(4)均套在防油套(2)上,位于底座(5)与防油套(2)之间。本技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防油泄漏效果明显。文档编号B25D17/26GK2613349SQ03221278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3日专利技术者罗光宏, 宋云健, 杨庆生 申请人:常州赛迪电气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锤电机轴承防泄漏结构,包括电机轴齿、底座及轴承,电机轴齿(1)的一端穿出底座(5),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防油套(2)、密封圈(3)和压圈(4),防油套(2)套在电机轴齿(1)上,位于电机轴齿(1)与底座(5)之间,密封圈(3)、压圈(4)顺次套在防油套(2)上,位于底座(5)与防油套(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光宏宋云健杨庆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赛迪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