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37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电锤,包括前端部件和后端部件,前端部件的传动轴组件11包括传动轴12、套装在传动轴12上的齿轮49、摆杆轴承13、可轴向滑动以与摆杆轴承13啮合或分离的离合器15及滑动轴齿18;前端部件的冲击轴组件5包括冲击轴6、驱动冲击轴6转动的齿轮8、驱动钻头沿轴向运动的活塞9;它还包括可沿传动轴12的轴向滑动的锤滑板20和钻滑板21,连接锤滑板20和底座10的第一滑板弹簧19,连接钻滑板21和底座10的第二滑板弹簧19’;锤滑板20上连接有可拨动滑动轴齿18轴向移动的侧压板33;钻滑板21上连接有可拨动离合器15轴向移动的侧压板34。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一个旋钮实现电锤的锤、角度调节、锤钻、钻四种功能的转换,且结构紧凑、作用可靠、安装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行业中电动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单旋钮来实现单锤、角度调节、锤钻、钻等四种功能的多功能电锤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单旋钮來实现锤、锤钻、钻、角度调节等功能之间的转换的电锤,从锤钻功能向角度调节和捶功能转换时,需要推动套装在输出轴上的齿轮组件移动,从缍和角度调节功能向锤钻功能转换时,齿轮组件依靠复位弹簧推动复位。齿轮组件具有脱扣保护功能,由齿轮、轴套、弹簧、挡圈等组成,因此齿轮组件体积大,份量重,相应的复位弹簧的压力也大,使得从锤钻功能向角度调节和锤功能转换时,操作旋钮所受的阻力较大,使用者手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就是现有的多功能电锤实现功能转换时,操作旋钮所受的阻力较大,使用者手感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一个旋钮实现电锤的单锤、锤钻、钻、角度调节等四种功能的转换,且结构紧凑、作用可靠、安装使用方便的多功能电锤。本专利技术包括作为传动控制部分的前端部件和作为动力部分的后端部件,前端部件包括W端壳体、底座、传动轴组件、冲击轴组件、设置在底座上的旋钮;前述传动轴组件包括与动力部分连接的传动轴、套装在传动轴12上与动力部分连接的齿轮49、套装在传动轴上的摆杆轴承、套装在传动轴上的可轴向滑动以与摆杆轴承啮合或分离的离合器、套装在传动轴上的滑动轴齿;前述冲击轴组件包括冲击轴、套装在冲击轴上的驱动冲击轴转动的齿轮、驱动设置在冲击轴内的钻头沿轴向运动的活塞;它还包括可沿传动轴的轴向滑动的锤滑板和钻滑板,连接锤滑板和底座的第一滑板弹簧,连接钻滑板和底座的第二滑板弹簧;锤滑板上连接有可拨动滑动轴齿轴向移动的侧压板;钻滑板上连接有可拨动离合器轴向移动的侧压板;作为进一歩的改进,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止转板,止转板套装在位于前端壳体的二个圆柱上,可沿圆柱的轴向滑移,其中部设有一个圆孔,圆孔的内壁上设有与滑动轴齿相配合的齿。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外旋钮通过内旋钮上的凸轮带动二只滑板处于四种工作状态1、外旋钮顺时针旋转到底,内旋钮的凸轮推动锤滑板和钻滑板同时上移,在锤滑板和钻滑板的推动下,滑动轴齿和离合器同时移动,离合器在传动轴上滑移时,离合器的内花键与传动轴的外花键仍保持啮合,离合器与摆杆轴承分离,滑动轴齿和离合器啮合在--起,实现钻功能;2、外旋钮从钻位置逆时针旋转,锤滑板和钻滑板在滑板弹簧的作用下复位,离合器与摆杆轴承啮合,滑动轴齿和离合器啮合在一起,实现锤钻功能;3、外旋钮从锤钻位置逆时针旋转,钻滑板不动,离合器仍与摆杆轴承啮合,锤滑板上移,滑动轴齿和离合器分离,实现角度调节功能;4、外旋钮从锤钻位置逆时针旋转,钻滑板不动,离合器仍与摆杆轴承啮合,锤滑板继续上移,滑动轴齿与止转板啮合,实现锤功能。本专利技术在锤功能状态作为扁f产操作时,扁铲受力后冲击轴会任意旋转,操作者握持使用不方便。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止转板,在角度调节位置设置好需要的扁铲角度,旋转到锤位置时,滑动轴齿与止转板啮合,就可按设定的角度进行扁铲操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由一个旋钮能方便地实现电锤的功能转换。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所示的多功能电锤的锤、角度调节、锤钻、低钻等四种功能的标记排列图图l中标记的l、 1、 3、 4分别对应上述四种功能标记。图2是实施例1所示的多功能电锤前端传动控制部分在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A剖面图。图4是图2中的止转板和滑动轴齿的位置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所示的多功能电锤前端传动控制部分在锤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实施例1所示的多功能电锤前端传动控制部分在角度调节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实施例1所示的多功能电锤前端传动控制部分在锤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内旋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内旋钮与锤滑板和钻滑板之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IO是内旋钮与锤滑板之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内旋钮与钻滑板和离合器之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传动轴组件和锤滑板、钻滑板及内旋钮之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实施例1所示的多功能电锤的前端传动控制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掉前端壳体)。图14是底座上安装钻滑板和锤滑板的凹槽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歩描述。实施例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前端部件和后端部件(此部分或现有技术相同,故未画出);前端部件为传动控制部分,后端部件为动力部分。前端部件包括前端壳体7,底座IO,传动轴组件ll,冲击轴组件5,锤滑板20,钻滑板21,第一滑板弹簧19,第二滑板弹簧19',内旋钮22,外旋钮23,止转板24等,其中传动轴组件11主要由传动轴12、套装在传动轴12上与动力部分连接的齿轮49、套装在传动轴12上的摆杆轴承13、套装在传动轴12上的可轴向滑动以与摆杆轴承13啮合或分离的离合器15、套装在传动轴12上的滑动轴齿1.8组成;动力部分的输出轴与传动轴12上的齿轮49啮合,驱动传动轴12转动。在传动轴12的中间端的外圆周面上开有外花键14;离合器15上连接有内花键37,内花键37与传动轴12的外花键14保持啮合状态,离合器15的一端连接有可与摆杆轴承13上的凹槽40相啮合或分离的凸台39,另一连接有可与滑动轴齿18相啮合或分离的凹槽38,离合器15的中间设有用于安装侧压板34的槽16。滑动轴齿18套装在传动轴12上,可沿传动轴12的轴向滑动和转动。滑动轴齿18的--端连接有与齿轮8啮合的齿轮29,另一端连接有可与离合器15的凹槽38相啮合或分离的凸台41,中间有可安装锤滑板20上侧压板33的槽17。冲击轴组件5主要包括冲击轴6、套装在冲击轴6上的驱动冲击轴6转动的齿轮8、驱动设置在冲击轴6内的钻头沿轴向运动的活塞9。锤滑板20设置在底座10上的平行于传动轴12的轴向的凹槽48中,可沿传动轴12的轴向在该凹槽内滑动;钻滑板21设置在底座IO上的平行于传动轴12的轴向的凹槽47中,可沿传动轴12的轴向在该凹槽内滑动。锤滑板20上连接有侧压板33,侧压板33安装在滑动轴齿18的槽17内,锤滑板20沿传动轴12的轴向移动时,侧压板33可拨动滑动轴齿18轴向移动,锤滑板20的 孔45上设有的与滑动方向垂直的内侧边46,锤滑板20上设有连接第一滑板弹簧19的 孔22;钻滑板21上连接有侧压板34,侧压板34安装在离合器15的槽16内,侧压板 34可拨动离合器15轴向移动,钻滑板21的孔44上设有与滑动方向垂直的内侧边36; 钻滑板21上设有连接滑板弹簧19的孔35;侧压板33与锤滑板20垂直;侧压板34与 钻滑板21垂直。第一和第二滑板弹簧19均为拉簧。第二滑板弹簧19'的一端连接在钻滑板21的 孔44上,另一端连接在底座10的孔42上,第二滑板弹簧]9'在常态时通过侧压板34 使得离合器15的凸台39处于与摆杆轴承13的凹槽40啮合的位置;第一滑板弹簧19 的---端连接在锤滑板20的孔32上,另一端连接在底座1()的孔43上,第二滑板弹簧 19在常态时通过侧压板33使得滑动轴齿18的凸台41处于与离合器15的凹槽38啮合 的位置。内旋钮22上连接有凸轮30和凸轮31,凸轮30通过孔45的内侧边46与锤滑板20 接触;凸轮31通过孔45的内侧边46与锤滑板20接触,凸轮31还通过孔44的内侧边 36与钻滑板21接触;外旋钮23安装在内旋钮22上,旋转外旋钮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电锤,包括作为传动控制部分的前端部件和作为动力部分的后端部件,前端部件包括前端壳体(7),底座(10),传动轴组件(11),冲击轴组件(5),设置在底座(10)上的旋钮,其特征在于: 传动轴组件(11)包括与动力部分连接的传动轴 (12)、套装在传动轴(12)上与动力部分连接的齿轮(49)、套装在传动轴(12)上的摆杆轴承(13)、套装在传动轴(12)上的可轴向滑动以与摆杆轴承(13)啮合或分离的离合器(15)、套装在传动轴(12)上的滑动轴齿(18); 冲击 轴组件5包括冲击轴(6)、套装在冲击轴(6)上的驱动冲击轴(6)转动的齿轮(8)、驱动设置在冲击轴(6)内的钻头沿轴向运动的活塞(9); 它还包括可沿传动轴(12)的轴向滑动的锤滑板(20)和钻滑板(21),连接锤滑板(20)和底座( 10)的第一滑板弹簧(19),连接钻滑板(21)和底座(10)的第二滑板弹簧(19’);锤滑板(20)上连接有可拨动滑动轴齿(18)轴向移动的侧压板(33);钻滑板(21)上连接有可拨动离合器(15)轴向移动的侧压板(3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年杨庆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赛迪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